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袁家嫡子,开局买下太守>第42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平南将军袁凡,出兵平定交州叛乱一事,随着袁凡一首《交州词》逐渐被世人知晓。

  新纸的名声也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传开来。

  这还要得益于沈万三的点子。

  他遣了数十人,骑着马,沿着驿道,在途经的每个城池中,贴上用新纸抒写的《交州词》。

  为了追求效率,硬生生跑死了数匹马。

  效果显而易见。

  出征交州,一首《交州词》,世人似乎明白了袁凡的志向,士人闻名,百姓诵声,袁凡之名举世皆知。

  ......

  豫州颍川阳翟县。

  一穿着华丽服饰的俊俏青年,将自己的袖子从小娘子的怀中抽出来,脚步踉跄的从春楼走了出来。

  身后的小娘子对他千呼万唤,却没得到他一个回首。

  “美色虽好,浅尝即可。”

  待走远,青年喃喃一句。

  继续朝着回家的路走去。

  路过县衙门口时,发现不少人围在布告栏前指指点点。

  出于好奇,他走了上去,往里挤了挤,勉强能看清贴在上面的东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青年逐字念道,仅仅是第一句,他就眼前一亮。

  以他的才识,怎么可能看不出这诗写得极好。

  最重要的是,这诗的意境深深触动到了他。

  他虽年少,但早已看出来大汉天下将会大乱,便收敛了自己的才华,隐居在家。

  可他明白,天下一乱,任何人都逃不过这场纷争。

  就如同此诗所言,他奢靡安稳的生活迟早会被这场纷争打破,到那时他不得不效力一方,以保家小安全。

  青年定睛往下看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猛地一怔。

  字语行间透露出来的洒脱和豪迈,让他顿时心生共鸣。

  他本就是一个洒脱的人,仿佛从这诗词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连忙往下看去。

  “《交州词》,袁凡。”

  “袁凡!”

  他嘀咕一句,深思起来。

  颍川离洛阳不算远,袁凡在洛阳城中的行事他知晓一二,至于袁凡离开洛阳后的事迹他就不甚了解了。

  恰好这个时候。

  旁人的议论声传到了他耳边。

  “平南将军文成武就,了不得啊!”

  “人家可是四世三公的出身,岂能是庸人耳。”

  “也不知道袁将军率兵前往交州平乱,结果如何。”

  “还早着呢,估计现在才到交州,还未与叛军交手,不然怎么会没有消息传出,不过我瞧着,平南将军必定会马到功成。”

  ......

  “袁凡出兵平定交州?”

  青年捕捉到一句重要的话,脸色有些复杂。

  袁凡哪来的兵?

  黄巾之乱后,朝廷虽然下令让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就地募兵,抵御黄巾,可他知道扬州并未受到黄巾的影响。

  丹阳按理来说,就算有兵马,也不会超过千数。

  袁凡总不可能带着千余士兵前去平乱吧。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袁凡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征募且训练了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

  刚一上任就征兵,这显然不合常理。

  唯有一种可能。

  袁凡在为之后的事做打算,此乃先见之明。

  青年眼中露出异样的目光。

  “若如此,袁凡征伐交州的目的......”

  他忽的看向眼前的布告。

  一首诗竟然会出现在县衙门前的布告栏中。

  “这是精心计划好的!”

  他低声惊呼一句。

  正如他所料,沈万三就是让手底下的人打着袁凡的名义,商量或者说贿赂了衙门内的一些官员,才让这首诗贴在了布告栏中。

  本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些官员,犯不着冒着得罪袁家和袁凡的风险,拒绝这事,再者说,还有好处可拿。

  这还不是个例,基本上,沈万三手底下那些人去过的城池中,都是这样。

  青年待在布告栏前许久,眼睛一直盯着眼前的诗词,心思却没在这上面。

  良久,他心中大概猜透了袁凡的意图。

  “此人,乱世霸主也,其野心深藏不露,却有着驾驭野心的能力,其眼光更是高瞻远瞩。”

  “于汉而言,他乃奸贼,于贤而言,他正是明主啊。”

  青年感叹一句,离开了县衙门口。

  翌日,一匹骏马从县城门口,疾驰而出,南下而去。

  ......

  丹阳,九月也到了末尾。

  袁凡的大军早已离开数十日。

  长史蔡邕一大早,便照常出了府,去了衙门。

  蔡府。

  丫鬟春竹打了水,走进屋子。

  “小姐,梳洗了。”

  只见一女子坐在镜台前发着呆。

  白皙的皮肤宛如上好的白瓷,眉宇娇柔,精致小巧的五官,即使不施粉黛,仍旧显得格外的娇嫩和漂亮。

  又是一倾国倾城的女子。

  她正是蔡琰,文姬。

  文姬手上捏着一张纸,细心看去,不难发现上头写着的正是袁凡的《交州词》。

  文姬似乎没有听到春竹的声音。

  直等到春竹走到她眼前,才反应过来抬眸看着她,眼神还有些茫然。

  “小姐,你怎么又发呆啊。”

  “这诗有写得这么好吗?”

  春竹嗔道,小嘴巴撅着。

  她和他家小姐主仆多年,她早已没有那么多拘束。

  闻言,文姬看向手中的诗,纤长若蝶般的睫毛微微扑闪,呢喃道,

  “袁将军之才,甚过于我。”

  又是这句话。

  春竹抚了抚额,她家小姐真魔怔了。

  自从看到这首诗后,便跟丢了魂一样,不时就呆呆起来。

  往日里读的那些经书也不看了,只守着这首诗来回看着。

  好端端的一个才女,就好像...

  “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思春的小娘子!”

  春竹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句。看書喇

  这个想法一生出,她便止不住的往这方面想。

  春竹使劲摇头,想要将这种想法抛之脑外,却突然听到她家小姐问道,

  “古来征战几人回,春竹,你说袁将军会平安回来吗?”

  春竹闻言一愣,看着她家小姐目不转睛的盯着诗词,忽然感觉,她家小姐是在问她,又好像在自问。

  良久,春竹悄悄的靠近她耳边,小声问道,

  “小姐,不会是喜欢上袁将军了吧?”

  “哪...哪有。”

  文姬立马惊醒过来,眼神躲闪着否认道。

  手里的纸张被她捏得死死的,她却浑然不知。

  春竹了解她的性子,见她如此反应,眼神瞪得笔直,随后冷不丁的提醒她,

  “小姐,你再用点力,这张纸都要被你捏破了。”

  闻言,文姬反应过来,慌的松开了手。

  纸张飘落在地,两人目光一致的看向纸张,一个指印赫然于纸上。

  两人抬眸,相视无言。

  稍却,文姬的脸上泛出一片红晕。

  “小姐,你脸红了。”

  春竹怯怯的指着自己的脸,坏笑道。

  随后她就被文姬推搡着赶出了屋子。

  房门都给她关上了。

  文姬背靠着房门,脸色的红晕久久不散。

  “袁将军于父亲有恩,又才华横溢,我这般念着他,只是因为心存感激和敬佩。”

  “仅此而已!”

  文姬自言自语道,脑海中却忍不住的浮现出那身穿战甲、英俊潇洒的身影。

  那一日,袁凡祭旗出征,文姬曾偷偷的跑过去看了一眼。

  或许是两眼吧。

  自那以后,袁凡的身影就印在了她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