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历史知识点:开局盘点皇帝之最>第126章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苏定方的一生,除却一开始在家隐居的那几年,其余数十年,苏定方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苏定方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苏定方跟随李靖参加过灭东突厥之战,自己独自领军平灭西突厥。”

  “率军向东灭亡百济,向南震慑吐蕃,纵横万里,史书评价,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面对这些年来大唐的动作,使西域的众国皆震慑在大唐的威名之下。”

  “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大唐的疆域达到了巅峰。”

  “而随着这数次战争,唐朝的威名传遍天下,威震西北诸国。”

  “这既为大唐的经济繁荣和百姓安居乐业作下了外部原因,也让唐朝及其周围的各族慢慢融合,团结各民族为天下安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

  “对于苏定方本人,他不仅英武不凡、为人仗义。”

  “在那副大总管王文度杀掉那些投降的胡人,抢夺他们的财物的时候,而只有苏定方没有要。”

  “在苏定方灭亡西突厥后,苏定方让西突厥的各部落都回到他们原本居住的地方,疏通道路,掩埋死掉士兵的尸体。”

  “对于西突厥的各部落,划好区域,并且对于一些财物问题,苏定方也还给他们了。”

  “在平定葱岭之乱的时候,面对叛军首领的投降,苏定方答应要饶过他性命。”

  “在朝堂上有人想要杀掉他的时候,苏定方请求唐高宗饶恕他的死罪,苏定方做到言而有信。”

  “在之后的灭百济之战中,苏定方也能在隔着重洋的条件下,能够灭掉百济。”

  “在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要不是新罗粮草送晚了的话,苏定方灭掉高句丽未必不能成功。”

  “苏定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能以七十多岁高龄节制诸军,身处在吐谷浑战场。”

  “苏定方在青年的时候,他就跟随他的父亲为州县百姓讨伐盗贼,苏定方在征讨贼寇的时候,常常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后来,苏定方在贞观年间再次出世。唐太宗贞观四年,苏定方跟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北伐东突厥,趁着大雪大雾突袭颉利可汗的营帐。”

  “苏定方亲自率领二百骑兵进攻牙帐,见此情景,颉利可汗不知情况如何,只好逃跑。”看書溂

  “后面,李靖率领着大军,进攻东突厥,突厥军队溃逃,最后,颉利可汗也被唐军给俘虏了,至此,东突厥灭亡。”

  “之后,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继位。永徽六年,高宗任命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征讨西突厥,苏定方也跟随着出征。”

  “在第二年,唐军与突厥军队大战的时候,当时,唐军原本就身处劣势,再加上突厥又有援军到来。”

  “见此危难关头,苏定方率领数百骑兵直接进攻西突厥军营,最终杀死一千余人,解了这次危机。”

  “显庆二年,高宗下令再征突厥,只不过这次轮到了西突厥。”

  “苏定方领命征讨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在战斗的过程中,苏定方以一万多人与十万的西突厥大军对战。”

  “此次战役,以大军胜利告终,苏定方带领唐军斩数万突厥人马,阿史那贺鲁溃败而逃。”

  “见阿史那贺鲁逃跑,苏定方深知不能斩草不除根,之后苏定方爬冰卧雪,趁着大雪和夜色,突袭金山,再次打败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在被打败之后,只好率领手下继续逃亡,苏定方派遣副将追击,最后,阿史那贺鲁被苏定方的副将擒获。“

  “至此,西突厥灭,见此情景,苏定方加以安抚突厥诸部,让他们回到故居,稳住他们的心思,而见到西突厥灭亡之后,地处西域的众国也是投降唐朝。”

  “显庆四年,苏定方在乌海大败吐蕃的大军。龙朔三年,苏定方出任安集大使,安稳好吐谷浑和驱逐吐蕃,安定边境。”

  “显庆四年,地处西域葱岭一带的几个国家再次起兵反叛大唐,苏定方只好再次领军西征。”

  “面对精锐的唐军,再加上苏定方的指挥,叛军自然不是对手。苏定方在抵达叶叶水之后。”

  “苏定方选择在军队当中挑选精兵,决定强行进攻三百里,突袭都曼军。”

  “叛军出乎意料,败退之后,只好退守马保城,面对唐朝的大军,苏定方迫使叛军出城投降。”

  “至此,大唐的威名才彻底的扎根在了西域,而唐朝向西的疆域直接到了咸海,这种情况在唐朝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显庆五年,高宗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百济,面对百济,因为高句丽,唐军只好横渡大海。”

  “最后,苏定方率领军队抵达熊津江口,大败百济军队,杀敌数千。”

  “苏定方趁势而上,率领大军夹江并进,直逼百济首都,至此国难之际,百济倾国出动,可结果,唐军大破百济军,杀一万余人。”

  “看见自己使出全力都没用,百济国王只好率领太子及其百姓投降,百济灭亡。”

  “而唐朝攻灭百济,虽然没有太多的兵力投入,也没有大的军事场面,但是,这场战役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

  “这场灭百济之战体现了大唐军队之强,也体现了唐朝强大的水军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

  “这场灭百济之战,不仅仅是对百济的,这也对高句丽形成威胁,此后唐朝以百济为战略跳板,可以对高句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这场战役为唐朝灭高句丽打下坚实的基础。”

  “显庆五年,高宗任命苏定方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同时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

  “命令二人分兵进攻高句丽。显庆五年八月,苏定方大破高丽军,进围平壤城。”

  “可是,因为北路唐军回师,新罗的粮草迟迟没有到达,再加上冬季高句丽寒冷的天气使得进攻不利,苏定方考虑利弊,只好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