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历史知识点:开局盘点皇帝之最>第32章 朝代的衰落是必然的
  汉光武皇帝刘秀:“你牛,你厉害,朕比不了,这个皇帝靠的是勤政,靠的是后天努力,而朕,朕靠的是先天的机遇,当然朕自己努力过。”

  “但是,影响朕最大的还是先天的机遇,朕乃位面之子,大魔导师,人形外挂,这些可不是吹虚的,所以说,朕的成功还是天命难违的。

  “再回头看他,他当了皇帝之后,那么拼命的去勤政,结果,还不是死的那么早,而且他这样的努力,身体的素质必然会不断下降,而且,你看,他的父亲给他留下的的是一副空架子,这怎么能行?”

  “按照他勤政的风格,肯定把朝廷的实力、国力给提升上来,这提升的话,对于他而言就是勤政,这一勤政吗?就不注重身体,不注重身体吗?就会得病,身子发虚得病,身子发虚,就会早死,然后死了的话,你当皇帝有什么意义?”

  汉和帝刘肇:“对于这位皇帝的勤政,朕也是没法儿说,但是对于朕来说,不是朕不想勤政,而是人才根本不够,而且朕当政期间,曾经四次专门下朝,招贤纳才,但是呢?官员的空虚,还有一些官员的堕落,根本没办法。”

  “朕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也无济于事,就算朕注重官吏的选拔任用,但是也有一些官员是占位不做事,朕也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勤政,勤政,不能整个朝廷大事都是自己去做?这也得选拔人才。”

  “可是,这些人才一个个都不干正事儿,朕只好为政宽松,根据情况从宽处理,这就导致了朕只好重用宦官了。”

  “但是按照后世的这个情况,重用宦官好像会导致这些宦官党派的成立,但是,也没有办法,难道只能靠举孝廉吗?这也有许多有德无才的人,那这怎样管理朝廷大事?再加上外戚等势力在朝廷内兴风作浪,朕也是没办法啊!”

  魏武帝曹操:“什么?这个皇帝无视中原华夏之人?这是怎么搞的?看样子这个皇帝是排在明朝之后的王朝也,明朝怎么搞的,难道是在明朝灭亡之后,这清朝取而代之。”

  “这明朝也太不行了,竟然抗抵不住异族入侵,就算是孤坐拥北方,都能轻轻松松的抵抗北边的乌桓、鲜卑和匈奴这些异族。这还没算上南边的大耳贼和碧眼小儿。”

  “就算是那大耳贼压制异族也是没话说,那碧眼小儿也能收服的山越人,这后世的明朝居然没有抵抗过清朝。”

  其实在史记当中,明末的时候,大明王朝至少有几千万人,至少有几千万,而当时的清朝女真族,最多也就几百万人,其实当时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

  隋文帝杨坚:“这个,朕好不容易再造华夏,竟然有人再次篡夺中原,这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朕知道那数百年的乱世,也知百姓的重要性,也知道该勤政。”

  “但是,勤政是一回事,改革是另一回事,朕在位的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越,政务上颇为勤政。”

  “在其他方面修改法律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这些难道都比不上那位皇帝?难道就凭他每天睡俩小时?”br>
  “既然如此,要不朕每天也睡两个小时?要不就算了,朕要每天睡两个小时,皇后那儿也受不了。”

  “而且这原本的生活,私人时间就不多,这要是都把时间投在了处理政务上,那朕可就没得玩儿了,朕也还想出去巡游巡游。”

  唐太宗李世民:“晦气,没想到这异族之人都能入主中原当皇帝了,真是可悲。”

  “虽然朕对此事不高兴的,但是这个皇帝的所作所为也是值得令人钦佩的,毕竟,他在位13年可是每天都勤于朝政,而且事无巨细。”

  每天处理朝政达30万次。而且,每天能够批复将近14000的奏折。”

  其实你可以自己想想,你每天读30万字,每天批复1万字。读30万字的小说,写1万字的字,可以试试每天坚持13年,你是有多累,而且,那还是一个皇帝做的事,哎呀,真是比不过了。”

  “现在朕已经开始注重身体了,而且天下承平久矣,而那些打仗,也不需要朕亲自去打了。”

  “那时候我正打天下,自然需要亲自上阵,现在当了皇帝,也就不需要了,而且有军神李靖在,各种对外战争都能给打了,所以说,朕还是去养一养,休息休息。”

  武周皇帝武则天:“朕就不知道朕这一个女皇帝怎么了?他都不是汉族人,他都不是华夏一族,也不是中原地区的人,异族之人称帝,我一个女皇帝怎么了?”

  “就凭他每天几乎不睡觉,一天就睡两个时辰,跟不睡觉有什么区别?而且,朕也是比较勤政的,虽然没有那么勤,这也是关心百姓的,虽然没有那么关心,但是正注重人才。”看書喇

  “而且每件事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吗?朝廷上大大小小的是有几百上千件,甚至上万件,这些都应该自己去做吗?”

  “所以说,这时候就该放权给手下的人,让他们去处理,而朕只知道把握住权柄就好了,防止手下的人就行。”

  宋太祖赵匡胤:“朕现在好不容易结束乱世,虽然没有隋文帝杨坚那般的功劳,但是这也是结束了乱世,现在正刚刚结束了。”

  “然而,你告诉我,有一个异族皇帝占领了中原,为中原的皇帝,而且他还是最勤政的皇帝,华夏几千年来的君王都比不上它,这是真的吗?”

  “晦气,这居然这是真的,朕的那些后世子孙都干啥去了?难道都是墙头草?卖国贼?难道就那么不注重国家的大义,民族大义。”

  “朕是服了这些后世子孙了,在刚才明朝的时候,朕就有预感,虽然,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朝代的兴起是必然,但是你这个朝代竟然让异族入主中原,这明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明太祖朱元璋:“朕感觉憋屈的难受,铁血的大明竟然如此的不堪。”

  “后世的子孙怎么回事,栽了异族的手中,不是那个啥农民起义军进入了北京吗?也就是说,这群农民起义军没有守得住江山,而让异族之人入住了中原。”

  “这真是废物,打天下守不住天下,让女真人摘了桃子,难道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怎么就那么不注意。”

  “朕本来没有那么生气,朝代的兴起,朝代的衰落肯定是必然的,但是,你也不至于把华夏的朝代给了别人吧。不说别的了,派兵打女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