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异世之寒门首辅>第六百九十章 战争

马匹,铠甲,枪支,弹药,再加上伙食……

韩正泰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就是在撒钱。

果然,不愧是有着财神之称的男人,打起仗来也格外与众不同。

“将军,其实咱们这次可以主动出击。”苏明烈看着独孤元浩主动提议道。

苏明烈自然也知道韩正泰要养他们这样一只军队的花费是惊人的。

韩正泰费了这么多的资源和精力将烈火军培养出来,苏明烈是不可能带着烈火军躲在独孤军后面的。

而且,苏明烈不止准备打前锋,而且还准备打进攻战!

不是被动地等待匈奴人打上门来,而是将战线拉出去,主动在野外迎击匈奴人!

“主动出击?”

独孤元浩皱眉,主动出击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城墙防御,主动和匈奴人展开野外作战。

北方地势平坦,骑兵跑起来没有任何阻碍,这对于骑兵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地形。

匈奴男子从小就是长在马背上的,骑射功夫都十分了得。

野外作战,大梁有着天然的劣势。

大梁更擅长防守战,也就是守城战。

这些年独孤军也是依靠着守城,将匈奴人的铁蹄拦截在外。

“不错,将军也看到了,我们烈火军都配备了战马和枪支,有和匈奴人正面作战的能力。”

苏明烈以前就是独孤军的一员,因而他也十分明白独孤元浩的担忧,给他介绍他烈火军的优势。

“我们的战马都是质量上乘的大宛马,品质比一般匈奴部落的马匹要更好!”

这些马都是韩正泰和匈奴贵族走私交易而来的,这些贵族手中的马,质量能比一般小部落中的马匹质量更好。

“马匹质量是一回事,但是骑射功夫又是另外一回事。”独孤元浩皱眉道。

人家匈奴人各个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骑射功夫十分了得,大梁的马匹金贵,能够练习骑马的人本就少,论马上作战,他们可比不过人家。

“首辅大人让人改良了马匹的装备。”

对于韩正泰而言,能力不够那就靠科技来弥补。

马术不好?马鞍改良,让骑手骑地更稳,马蹄订上马蹄铁,保护马匹的蹄子,让它们跑的更稳定。

有了优良的马具,骑射功夫中的骑,和匈奴人之间的差距大大地缩小了。

至于射……

“将军,咱们用的是枪支,一枪能打三、四百米开外,对方的箭矢,就是大力士射程也顶多在两百米范围内。”

说两百米都是极少数人才能够达到的,苏明烈是神射手,要射出这样的射程,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和拉力,射个几箭胳膊就承受不住了。

一般人,顶多也就射个一百五十米了。

而烈火军的枪支虽然有后坐力,但是那点后坐力对于经常训练的将士们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只要子弹足够,他们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战场上用枪支打弓箭,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而且,咱们的军队中还配备了望远镜,能够提前查探到敌人的踪迹。”

看得比你远,打地比你远。

虽然说跑的或许没你快,但是你跑的速度能够快过子弹吗?

一旦出现在视野范围之内,直接就开冷枪,你连人都没看到就直接倒下了。

科技碾压,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苏明烈说着说着,多了几分激动。

野外作战,对匈奴人有力,但是对他们烈火军更有利!

野外一望无垠,一轮子弹打过去,匈奴人的骑兵连个遮挡物都没有!

大梁人,尤其是在北方边境待过的大梁人,那对匈奴人是恨之入骨的。

苏明烈以前也有不少战友就死在匈奴人的手中,如今终于有机会亲手收拾这些强盗土匪,能够替战友们报仇雪恨,饶是一向冷静稳重的苏明烈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独孤元浩听完,心里也不由得心动了起来,只是他没有擅自做决定,而是将独孤元明和独孤元寿都叫来,一块商议。

“这次可以让我们烈火军进行一次尝试,首辅他培养烈火军这样的火枪骑兵队伍,目的不仅仅只是守护住幽州边境,他更想要在将来拿下匈奴和吐蕃,将整个河套和草原地区纳入我大梁的版图。”

苏明烈不遗余力地劝说三位将领,更是将韩正泰搬了出来。

当然了,这些也是韩正泰的意思。

韩正泰并没有给苏明烈很高的官职,更没有让他直接取代独孤军。

独孤军德高望重,在幽州坐镇多年,不可能你苏明烈啥功绩都没有,刚来就直接骑在人家头顶上去。

所以苏明烈还是要听从独孤军的领导,唯一特殊的是苏明烈所带领的烈火军是一只独立的军队,只接受苏明烈的指挥,并没有纳入独孤军的编制范围内。

然而,韩正泰让苏明烈来,也不是让他躲在独孤军后面打酱油的。

韩正泰想要拿下匈奴和吐蕃这两个国家,野外出击战是必须的。

这次的烈火军是先锋部队,同时也是实验部队。

他们的成功与否,关乎着韩正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韩正泰给自己的政治生涯一共设计了三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军事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准备实验阶段。

苏明烈这次若是打赢了和匈奴的野外作战,那接下来,就能够让韩正泰顺利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夺取匈奴、吐蕃,扩大大梁国家版图。

所以这次苏明烈必须要说服独孤军允许出城迎战。

“我大梁既然有机会主动出击,又何必畏畏缩缩一直躲在城墙后!”

独孤元明最终拍板做了决定,答应了苏明烈的请求。

当然,这一切都是源于他亲眼看见了烈火军的实力,认为他们有主动应敌的能力。

既然要打出击战,那之前所有的部署都要全部废除,重新进行安排调整了。

独孤元明将一种将领都召集起来,一群人围着地形图,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

整个部署一共分为三道防线。

烈火军自然是打头阵,位于第一道防线。

烈火军一百人为一只小队,分别被安插在了各个匈奴人南下的各个要塞地点。

一般匈奴人南下都是以部落的行事,一般一个部落也就两三百人。

一百人的烈火军带足火力足够应对了。

当然了,每只烈火军中也都配备了独孤军中的老兵。

一来,老兵更熟悉地形,方便他们了解实地情况。

二来,老兵战场经验也更丰富,烈火军中的士兵虽然都上过战场,但是因为年龄限制,经验方面,肯定是没这些老兵丰富的。

有老兵做辅助,也更加有保障一些。

如果万一碰到上千人的大规模匈奴军队,烈火军中有烟花。

直接放烟花传递信息,周围的小队也会立刻赶过来支援。

第二道防线是独孤军。

如果第一道防线崩溃,或者敌军有漏网之鱼,独孤军就会顶上。

第三道防线就是幽州城了。

这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匈奴攻入城中。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达到进攻的目的,同时也留有后手,不至于会输地一塌糊涂。

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烈火军顶在最前线,他们无疑要承受最大的压力。

万一失败,战线拉地这么长,他们未必能够跑过匈奴人,退回城中。

只是烈火军上下对此都没有畏惧。

他们从进入军校那一天起,就知道会来到北方抵抗匈奴。

他们要是害怕恐惧,想要退缩,早就退学了,不可能能熬过苏明烈和教官们的魔鬼训练,站在幽州的土地上。

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苏明烈带着烈火军出城,在各个要塞道之中挖壕沟,做好埋伏的准备。

紧接着独孤军也出动做好了防御部署。

百姓们对军队的部署并不知情,大家都在地里开始抢收。

幽州城外,今年是个丰收年,只是这里的却感受不到丰收的喜悦,有的只有紧张和沉默。

因为,以往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入侵者南下杀伤抢夺的时候。

每年,都会有人因为这群强盗而死去。

“匈奴人来了!十二点钟方向,三百人规模队伍!”他

爬在树上的侦查员,拿着望远镜在勘察四周的情况,给队员传递消息。

一只三百人的骑兵队伍,这些人几乎人人都配备了弓箭,但是弓箭的质量看着并不是很好。

“进入射程范围,四百米!”

领队拿着望远镜,估算着对方的距离。

因为队员们都藏在壕沟里面,匈奴人也没想过大梁会主动出城迎战,防御心理很低,根本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壕沟中已经有一只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这次我一定要抢两个大梁女人,回去给我多生几个大胖小子!”

“还是多抢点粮食,部落里面今年人口增多了,粮食不够了!”

……

一群人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大声议论着这次的抢夺目标。

“三百米,两百五十米,开枪射击!”

领队吹响了哨子,发布命令。

“砰砰砰~”

子弹早已上膛,随着哨声,扳机扣动,子弹飞奔出去。

“啊!”

上一秒还骑在马上狂奔的匈奴人,脑袋上多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人直接从马上掉落了下来。

“怎么……”

匈奴人察觉不对劲,正准备开口询问,然而话都没说出来,脑袋也中了一枪。

一轮十发子弹打过来,有空弹的,有打中脑袋的,有打中身体其他部位的,也有打中马匹的。

二十秒的时间,一梭子子弹全部打完,第一小队退下装子弹,第二小队无缝衔接顶上开枪射击。

“砰砰砰~”

匈奴人这边压根就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仿佛只一瞬间,原本还充满着欢声笑语的队伍,就变得死伤遍地了。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跑!跑!”

有反应过来的,立刻招呼着身边的同胞,撤退逃跑。

然而,领队已经将他们逃跑的距离也计算在内,他们的速度又怎么可能跑的过子弹呢?

一场小规模碾压战役结束的很快,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热武器对于冷兵器作战绝对属于降维打击。

领队让队员侦查情况,确定没有敌人,这才派出小队打扫战场。

马匹能够用的,自然要扫过来,死了的也可以当口粮。

至于人,死了的要处理焚烧掉,不然曝尸荒野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瘟疫。

如果没被打死,还有活着的,那就是俘虏,带回国内去做苦力。

总归只要是战场上的俘虏,要么干活干到死,要么成为川门沟医馆的实验体,没有第三条出路。

“这,这就完了?”

跟着来辅助的老兵,看着已经结束的战役,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

这战争和他记忆中的有些不太一样啊。

是不是有些过于轻松,简单了?

打扫战场的小队,推着板车将尸体都托运走。

中途有一些匈奴人故意掉落下马,借着马匹阻挡子弹装死的,这些人原本想要偷袭,但是烈火军身上穿的都是钢制的铠甲。

他们的匕首大刀根本就捅不穿。

“死亡三百八十二人,轻伤八十人,俘虏三十一人。”

近五百人的队伍,为什么没有重伤的,因为重伤的都被补刀了。

大梁的医药会用来救治重伤的士兵,但是不包括敌军。

俘虏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马匹,这次被打死的马不少,送到后方,可以给大家加餐了。

但是另外还捕捉了近两百匹还活着的马匹。

这马匹可都是战略资源啊。

接下来一段时间,各个要塞处都爆发了战争,在枪林弹雨中,南下的匈奴队伍,结局要么死,要么成为俘虏,逃跑?根本没有逃跑的可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下抢夺的部落队伍没有回去,也渐渐引起了匈奴人的注意。

以往大家都是快速作战,抢完就走,这个过程一般也就只有个三五天,就是规模大一些的不对,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但是这一次,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然而南下的部队,却完全没有回来的动静。

也就是匈奴各个部落之间消息传递不方便,不然也不至于等了一个月,才知道其他部落的消息。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