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异世之寒门首辅>第六百四十一章 购粮

从陈家打探出合作的条件,使得整个大梁都掀起了一股屯粮的热潮。

因为合作的对象都是寒门和平民阶级,他们的能力有限,个人是拿不出多少钱粮来合作的。

但是大梁并不是个人社会,而是家族社会。

这些人在地方上也有族人,大家联合起来内部共同出资,由在长安的人作为对外的主事人,合伙一块和韩正泰做买卖。

这些人在地方上提前做准备,囤积好粮食,准备好钱财,摩拳擦掌地准备跟着韩正泰大干一场。

“正泰,有意愿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李修文将陈家送来的记录名册交给韩正泰查看,心里有些不太放心,“现在收购的粮食这么多,真的没问题吗?”

“放心,收的是世族的粮,百姓们不会受到多少影响的。”

韩正泰知道李修文的担忧,他这是担心将百姓们手中的粮食都收走了,给他仔细解释了起来芋沿。。

因为近几百年接连战争,导致全国人口锐减,前朝晋国年仅人口仅两百余万户。

李宏推翻晋国,建立梁国后,休养生息,最大程度的减少税收,户口这才逐渐恢复,到了李元民登基的时候,户口已经恢复至了三百万余户,人口统计在册的有一千两百余万人。

当然,这些不可能是大梁如今的人口数,因为有许多人都卖身为奴,这些人上的是奴籍,只能算是主人的附庸品。

要是加上这些人,大梁的人口数得要翻上几番。

而现在大梁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三百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直到1982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才超过这个数目。

大梁既然能够产出这么多粮食,但是百姓们又十分穷苦,根本吃不上饭,那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答案很简单,粮食都堆积在世族的粮仓里面。

大梁并不缺粮食,只是世族土地兼并严重,田地基本上都在世族手中。

大梁的世族只占据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他们却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的田产。

这些人每年囤积的粮食多的在粮仓里面发霉。

然而就算这样,他们也不会将粮食低价卖给百姓。

因为粮价如果不上去,那他们怎么赚钱?

他们宁愿这些粮食烂掉发霉,也不会分出一粒米给快要饿死的平民。

而世族有这么田产,却又故意隐瞒,导致国家收不上税。

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和百姓越来越穷,只有世族这一个阶级吃的满嘴流油。

这一次刮起的购粮风,买的基本上都是世族的粮食。

马上就要到夏收了,这个时节的粮食价格并不贵,只是因为购粮风,导致粮价提升了不少。

世族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赚钱的买卖,自然是要将家里囤积的粮食拿出来售卖了,百姓们粮食不多,也很分散,大家收粮根本收不到他们头上,百姓们的生活也并未因此受到多少的影响。

“可是正泰,咱们收这么多粮食,用的完吗?”

李修文想了想又问道。

粮食收回来可不是直接堆在那里就行的,需要修建粮仓,另外还要派人看管,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粮食的储存也有期限,以目前这个时代的条件,顶多只能存个两三年的时间,时间再长,粮食就会发霉。

这粮食一旦发霉,那可就不能吃了。

“这才收了多少粮食,怎么可能用不完。”

韩正泰笑着摇了摇头,他拉着李修文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给他讲解自己的图谋。

大梁这盘棋其实已经算是走入死局了,尤其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气候多变,灾害频繁。

再来一两场大规模的天灾,大梁不可避免会走向灭国的道路。

但是如果不改变如今的格局,再新建立的国家,也不过是步梁国的后尘罢了。

韩正泰不准备盘活这盘棋,而是准备重新洗牌,将社会资源重新进行分配。

眼下这个时代是农耕文明,以粮食和土地为根基。

世族占据粮食和土地,那他们就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而韩正泰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形态,让商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

世族若是不跟上这股潮流,不需要韩正泰动手,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被时代所淘汰。

只是发展商业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要保证农业稳定,至少要满足国内人口对于粮食的需求。

韩正泰手中有高产粮,现在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良种,加上韩正泰对农耕工具的改进,将来只要将各种高产量推广,大梁就不会缺粮。

只是,想要推广全国,这需要一个过程。

韩正泰现在让大家准备粮食,就是为了应对推广过程中,会被世族遏制住粮食的缺口。

虽然说可以从周边国家进口粮食,但是这毕竟也是有风险的。

自己掌握粮食,才能最大限度的掌控主动权。

韩正泰现在不怕大家收购的粮食太多,他反倒担心收购的粮食不够。

李修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韩正泰让大家现在准备粮食,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接下来的蝗灾做准备,更多的是为了之后的商业规划做筹谋。

韩正泰目光长远,现在他连商业计划都还没有告知众人,却已经想到了之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了准备。

李修文依偎进韩正泰的怀里,靠在他的肩头,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韩正泰发展的速度这么快,他也必须要努力学习,这样才能跟上韩正泰的步伐。

“陈家那边的事情,就要辛苦修文你跟进督促了。”

韩正泰环住了李修文的腰身,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

“嗯,我会好好盯着的。”李修文微微点了点头,语气坚定。

他们夫夫一体,他会倾尽全力帮助韩正泰完成他心中的规划。

李修文现在有些庆幸韩正泰提出避孕的措施。

毕竟,如果他现在怀孕生子,要么要将精力分给孩子,没办法全力支持韩正泰,要么就忽略孩子的成长,将孩子交给其他人照看。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李修文无法接受的。

孩子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先将这天下治理好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幸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再说。

购粮的浪潮如火如荼的展开,不止世族趁机出售粮食,大赚一笔,连一些胡商也都参与了进来。

上次韩正泰虽然也购粮,但是规模毕竟不大,许多人连一口汤都没捞着。

现在他们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了。

然而随着一封快报送到长安,这场收购热潮戛然而止。

户部尚书聂杰看到发来的快报,差点没直接昏厥过去。

他是新上任的户部侍郎,之前的户部尚书因为对上韩正泰,最后告老请辞了。

聂杰原本以为是自己的仕途春天到来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次的事情如果没处理好,他的仕途只怕就要到终点了。

“聂大人,快报上说什么了?”

户部其他官员发现聂杰面色苍白,意识到事情不对劲,赶忙询问道。

“苍天不仁,百姓不幸!”

聂杰无力地摇了摇头,看着户部一众官员说道:“关中出蝗了。”

“什么?!”

户部侍郎王承载连忙拿起快报看了起来,一群官员也都围上前来,共同查看。

快报上记载,在关中北部出现了飞蝗,这些飞蝗数量奇多,遮天蔽日。

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蝗灾。

更可怕的是,这些飞蝗朝着长安的方向直奔而来,所到之处,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按照它们目前行径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就会席卷整个关中地区。

甚至连关中周边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关中和江南,一南一北,乃是大梁全国最大的两个粮仓地区。

关中供应着整个北方地区的粮食,江南则是供应南方。

关中要是没了收成,那对于整个北方地区的打击那可是致命的。

这甚至比水患旱灾更为严峻!

“完了!”

卢嘉荣看完快报,只感觉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跌坐在地上。

他不是在可怜受灾的地区和百姓,他可怜的是卢家才刚将家里的粮食给卖了!

关中出蝗,粮价必定大涨。

而他们卢家竟然将粮食给提前卖了!

这笔买卖亏的可不仅仅只是粮食的价格。

一般情况下,出现这样大规模的灾情,势必会有无数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而贱卖自己的家产,到时候用一点点粮食就能够换来无数的土地和奴仆。

有粮食的人家,不仅不会不会被灾情危害到,反而可以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

当今崛起的这些个世族,谁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国难当中,积攒了如今这么大的家业呢?

将粮食卖了,损失的不仅是钱财,更是家族扩张的机会!

不止卢嘉荣一人,户部许多官员都大受打击,这要是不知情的,指不定以为他们这是在替受灾的百姓担忧呢!

“速速入宫禀报皇上!”

聂杰回过神来,从案几旁站了起来,拿着急报往皇宫赶去了。

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请李元民出山才行!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