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绎谦,鬼老,张掌柜,吕掌尺和老村长几人坐的都是上桌,由顾家夫妻俩作陪,顾清泽兄妹四个则是同孩子坐的一桌。

  顾小暖余光扫过上桌,这才发觉,自家这个爹真的是个人才,说话不卑不亢,很是沉稳,遣词造句也不显得夸张,一顿饭下来,自家老爹和桌上的一众人已经开始称兄道弟!

  上梁结束,大家伙吃完午饭,顾大山召集众人说了工坊和温室棚子报名的事情。

  今日,不仅是顾家新宅子上梁的日子,更是围山村工坊开工的重要日子。

  顾大山刚讲完,村民们就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朝他前面挤去。

  顾大山见众人都这样激动,不禁朗声道:“别挤!大家都别挤,先排好队,再报名!先前说了,每户家里都是三个名额!”

  之所以规定每家最多三个名额,是因为工坊才开工,工坊和温室棚子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而围山村六十多户人家,每家三个,加起来也不少了。

  顾家在和和孟绎谦商议后,定好了工钱,无论是在工坊还是温室棚子里干活,都是三十文一天。

  一家三个名额,也就是说,一户人家一天就有九十个铜板,一个月下来,就是两千七百个铜板,也即二两七钱银子,要知道,即便是好的年景,一年下来,所有的粮食卖掉也才这个数,村民们能不激动嘛!

  村里人都是知情识趣的,方才也不过是因为激动才挤到一团,闻言,一个个按着顾大山之前所说,麻利的排好了队伍。

  见人很多,顾小暖便提议让他们分了四个队伍排,登记名字则由顾家三个哥哥和清风来做,毕竟是顾家和孟家的合作,孟家也要参与到其中,才是最佳。

  顾小暖则在一旁瞧着,也没走开。

  这时!

  顾小暖突然感觉脊背一凉,如芒刺背,倏地转头,回眸望去,却什么也没看到,视野里,只有在她身后一同瞧热闹的阿昊和二狗子一群娃娃们。

  顾小暖摇了摇头,把这怪异的感觉压在了心头。

  顾清泽登记了没几个,便轮到了老覃氏和癞子。

  顾小暖发现自家大哥这边没动静了,抬眸一瞧,见是老覃氏一家人,她语气淡淡的道:“覃氏,我们工坊和棚子不收上了年纪的,你赶紧走吧……”

  “你个臭丫头,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别的人你都要了,你就独独不要我……”

  老覃氏没好气的道,声音像是鸭公嗓,又粗又糙,刺耳极了,在之前闹事的时候,她的嗓子被顾小暖小小教训了一番,不过顾小暖也没下死手,当时虽然失了声,可后面慢慢还是能恢复,也能说话,只是声音不太好听罢了。

  老覃氏虽不是个聪明的,可他儿子癞子不是个蠢的,他如今还记得,之前顾家给村里人一家分两斤野猪肉,他们家因着太贪心,结果一口肉都没得着。

  癞子扯住了还想吼什么的老覃氏,嘴角一扯,笑眯眯冲顾小暖道:“我娘不行,我总可以了吧,我还不到四十,还不老……”

  小小的绿豆眼里满是谄媚,尖嘴猴腮的脸上带着讨好,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顾家人还没说话,刚刚报了名的杨老六便接道:“你是不老,可你是烂赌鬼,从光着屁股起就知道去赌坊了!这么些年,都不知道给镇上赌坊送了多少银子!顾家可是说的清清楚楚,年龄太大的不要,年龄太小的不要,有病的不要,赌鬼更是不要……”

  杨老六话音刚落。

  围着的村民们便一个个附和起来。

  “对!顾家说的明明白白,你还是带着你家老娘赶紧回去,别耽误了我们大家伙的正事!”

  癞子见状,便知自己和老覃氏都没希望了,其实,他就是冲着顾家这么高的工钱来的,本来也就不想正儿八经的干什么事。

  他想着排在另一队的小覃氏,一把将她别扯了过来,道:“你不要我和我娘,那我媳妇,你总没啥理由不要她了吧!”

  顾小暖扫了眼被扯得踉跄的人,她稀疏枯黄的头发在脑后挽着一个髻,面色很黑,眉目间都是风吹日晒的裂痕,一双眼睛倒是很清澈,身上的衣裳虽然破旧,却浆洗的干干净净,双手有些不自在的交叠在腹前,露出的指甲,也没有藏污纳垢。

  不过又是个苦命的女子罢了。

  “她没有问题,我们工坊自然是要的,但是她以后若是偷奸耍滑,犯错误,我们也不会留她。”

  小覃氏原就是本分的人,连忙表态:“你放心,我以后在工坊里肯定好好干。”

  “行,覃婶子,你回去排队吧!”

  顾小暖没有再说别的。

  老覃氏拦着小覃氏没让她走,腆着脸道:“暖丫头,我们都排到这儿了,换她便可以了吧?”

  “当然不可以!若是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那其余的人得等到什么时候方能报的上名?”顾小暖语气平和的说道,连眸子都没抬一下。

  老覃氏还想说什么,后面排队的村民们都开始对她指责起来。

  癞子怕引起众怒,更怕顾家连他媳妇都不要了,连忙将气呼呼的老覃氏拖到了一边,乖乖坐着。

  全部登记完毕,报名的总共有一百七十八人,也就是说,六十户人家里,除开老覃氏一家,只招了一个,其余的人家里,一个名额都没有浪费。

  这么多的人,光是写用文书就得写上三百五十多张,因为一式两份,双方各一份嘛!

  顾小暖早前就写好了一份文书模板,让周氏、顾家三兄弟、老村长、清风还有孟绎谦、阿昊一起照着写了起来。

  前几天,顾家三兄弟回家练字,阿昊也拿着笔写了几个字玩耍,顾家人这才知道,阿昊的字也好看的紧,那字就像他的人一样,笔若龙翔,冷冽凌厉。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一炷香的功夫,三百多张的文书便全部写好了。

  写好后。

  顾小暖他们又仔细检查了一番,见没什么问题后,便分发给了报名的人们。

  同时,又让老村长杨永丰将文书给念了一遍,围山村都是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家,识字的人没几个,哪里看得懂这些文书。

  之所以让老村长念这文书,而不是顾家人或香满楼的人来念,也是起个监督作用,这样安排,也更有信服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事。

  待老村长念完,顾大山则按照顾小暖先前所说,拿出了红色印泥,讲了起来:“你们会写字的,就在这文书上签个名字,不识字的就按个手印,若是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