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微亮,顾家人便早早起了,昨夜的事情过于震撼,一家人睡得都不是很好。

  顾家一番商议后,决定先将手头的事情安排好,再去寻找顾大山的亲人。

  毕竟,除了金雪城的纸张,便再无头绪,生辰八字写的确实是三十年前,可是否就是顾大山本人的,也得打上一个问号。

  那几个金镯子,金项圈,他们将边边角角都找遍了,也没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北齐如今和大宣势同水火,如何去北齐还是一个大难题,事情已然过去三十年,茫茫人海中寻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村子里的工坊和温室棚子都在建设初期,连家里的房子也还没完工,此事还得先计划周全。

  目前,首当其冲便是顾家三兄弟的读书问题。

  既然先前已经定好今日定好合适的学堂,便也不再往后推延。

  世人常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自家儿子要去镇上读书,自是不能穿的太过寒酸,免得被人笑话。

  顾家三兄弟的新衣裳,全是由周氏一针一线缝制。

  顾清泽换上一袭藏青色细棉长袍,袖口和下摆处绣着竹枝竹叶,眉目温润,顾清沐兄弟二人皆是着宝蓝色细棉布长袍,不同的是,顾清沐袖口处绣的是一柄小剑,而顾清池的则是,一个小元宝。

  家里建房子和工坊都离不了人,干活的都是些汉子们,便只能顾大山待在家里,由周氏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学堂。

  有了马车,自然是坐马车去镇上,从围山村走路去镇上,需要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可驾马车去,便快多了。

  阿昊驾车,顾清沐坐在边上,看着红花拉车,小眼神颇为心疼。

  “阿昊,可不可以轻点,红花它疼!”

  阿昊瞅了瞅红花,四个马蹄甩得飞快,时不时兴奋的嘶吼一声,哪里疼了?

  可他也无法忽视顾清沐脸上的心疼,不由道:“二哥,要不……你和红花换一换?”

  顾清沐:……

  顾小暖闻言,嘴角轻抽,却是想到,家里生意越做越大,没个使唤的人着实有些支不开,若是有合适的,可以买上一两个。

  先前和老村长打听过,镇上有两家学堂,一西一东,分别是镇西的星月学堂、镇东的青山学堂。

  老村长家的小儿子杨瑞文便是在青山学堂教书。

  只是,周氏他们并不清楚两间学堂的具体位置,马车刚刚进入青榆镇,看到不少人在那边唠嗑,便下了马车,上前询问。

  “老婶子,我想请问下,这镇上的私塾怎么走呢?”

  本来唠嗑的几个老婆子,看到周氏先是一愣,然后指着西边的方向道:“这边直走右拐,走路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便是星月学堂,至于镇东的青山学堂,在另一边,须得半个时辰的时间。”

  “多谢。”

  老婆子看到她上了马车,不禁呐呐道:“这妇人也长得太好看,那皮肤像是能掐得出水一般,比水豆腐还嫩!”

  “可不是,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妇人。”

  周氏按照他们所指的方向,先去了近一些的星月学堂。

  一个青砖绿瓦的大宅子,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站在院外,能听到院子里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咚咚咚……”

  周氏敲了敲门,可等了许久,都没有人过来。

  于是,便让顾家兄妹和阿昊先在外面等一会儿,她则走进院子,想找个人问问情况,屋子里,有些眼尖的孩子看到周氏,不禁有些分心,读书声也开始有些参差不齐。

  讲堂上胡子花白的老夫子,正在闭目养神,听得孩子们的读书声不对劲,睁开了眼,抄起身旁的戒尺敲了敲桌子。

  “不好好读书,是想要挨打吗?”

  “夫子,院子里有个妇人。”看書喇

  老夫子扭头朝院子里看去,看到周氏站在院子里朝这边张望,有些恼怒的站起了身,朝外走去。

  “你一介妇人,怎能进学堂,快出去!”

  “这位夫子,妇人怎么就不能进学堂?”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们呆在家里好好相夫教子便是,学堂这种神圣的地方可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赶紧走,切莫辱没我这一屋子的学生!”

  这时,门房赶了过来,见此情形心中一个咯噔,他方才不过上个茅房,怎么就有妇人闯了进来,要知道这位老夫子可是他们星月学堂的元老级人物,连院长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门房低头哈腰跟老夫子赔礼后,便开始驱赶周氏,气势汹汹:“走走走,赶紧走!妇道人家来这里做什么!”

  见此,周氏对星月学堂也是失望,不仅夫子如此迂腐不堪,连门房都这般仗势欺人,让她的孩子在这里读书,还不如她自己教,也没再说什么便从院子里走了出去。

  老夫子见她离开这才袖子一甩,冷哼一声,“一个妇道人家竟跑到学堂,真是不知所谓。”

  周氏自是听到了他的话,心下有些黯然,镇上就两学堂,这星月学堂她是不再考虑了,只是镇东的青山学堂,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般模样?

  “娘,怎么了?”顾清泽见周氏脸色微沉,不由问道。

  周氏便把方才的话跟兄妹几个说了,末了,又问了几人的意见,毕竟孩子大了,也许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娘,咱们再去青山学堂看一下吧,要是同样如此,这书咱们不读也罢。”

  “对,读书还不如和妹妹学武呢!那老头居然说女子不可踏入学堂,要是知道咱们妹妹的本事,看他还会不会这样说!”

  “大哥二哥说的对,娘,要是跟这样的老夫子念书还不如跟着您学呢……”

  顾小暖亦是点头,送到这样的私塾里学习,日后顾家三兄弟只怕都得成为那只会满口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大男子主义之人,那还不如回家种田呢!

  几人重新上了马车,去往镇东的青山私塾,有马车就是方便,原本半个时辰的脚程只需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下了马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很宏敞的宅子,楼檐下,悬着一块大匾额,黑漆绿字,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青山私塾”四个大字,淋漓醉墨,笔若蛟龙。

  门房远远见周氏几人下马车,瞧着学堂,便从学堂内的小门出来,“这位小妇人,可是有事?”

  语气不卑不亢,身上似还带着两分书墨香。

  第一份观感便比那星月学堂强上许多,周氏走上前:“我是想问问,你们青山学堂如今可收学子?我家三个孩子,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

  门房闻言,将周氏几人请进小房内,让他们稍等片刻,自己则小跑着去叫人,收与不收,不是他一个小门房可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