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顾小暖勾唇,眼中满是狡黠。

  牲口市场旁边就是集市,早就过了晌午,摊贩们大多收了摊回家了,集市门口有个老人还支着摊子在卖葱油饼,扑鼻而来的葱香味,倒是让三人有些饿了,买了六个葱油饼,两文钱一个,巴掌大小,两面煎得金黄,上面点缀了些葱花,一口咬下去,酥脆作响,味道也还不错。看書喇

  顾小暖中午火锅吃得不少,吃了一个饼子便吃不下了,趁着身旁两人还在啃饼子,便想给那匹马儿喂些灵泉水。

  马儿看着顾小暖,眸光桀骜凌厉,不愿她靠近,可在沾了一点灵泉水后,肉眼可见的温顺了,乖乖张嘴喝了个饱。br>
  “闺女,待会儿爹爹这儿拿银子买马。”

  顾大山以为,顾小暖只有最初卖野物和人参的那几十两银子,买一匹好马,几百两银子,那哪够!而且,他身上这些银子都是闺女赚来的,本来就要交给闺女保管,如今花出去,倒是省了他一路的提心吊胆。

  “爹,咱们买马不需要花银子,不仅不花,还能赚银子呢!”顾小暖眨了眨眼,笑容神秘。

  “啊,买东西哪里还能赚银子的?”顾大山满目错愕。

  三人说着话,瞧着绿衣女子二人牵着马出来,顾小暖在绿衣女子腹部和鬓间来来回回看了三遍,不禁咧开嘴笑了。

  明明还是姑娘发髻,可这肚子里竟有两三个月的胎儿,着实是有趣呢!

  郁郁春风度玉门,偷趁云雨种孽根,就是不知道谁这么幸运了!

  “暖暖,你在笑什么呀?”

  顾小暖敛了笑,小手背在身后,又是一副正经模样:“你还是小孩子,你不懂!”

  阿昊皱着眉抚了抚身旁的马儿,他已经三岁了,不是小孩子。

  顾大山却是也望了望那两人的方向,挠了挠头,他是大人,可他也不懂呀。

  葱油饼吃完,顾小暖三人又进了牲口市场去找了方才的马贩子,马贩子一见着她就眉开眼笑,兴冲冲道:“小姑娘,您可真是我的福星呀。”

  方才顾小暖暗中跟他说,她激绿衣女子出价买马,出价高于二百两银子的部分,两人对半分。

  本来他以为这三人中作主的定是那个憨实汉子,可没想到,竟是这个鬼灵精的小姑娘,要知道,他这些马卖价贵,进价也贵,平日赚不了太多,如今,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平白赚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可真是一头跌进了青云里——碰到好云气。

  “伯伯,给我们挑一匹一百两银子的马就好,您这儿有车舆么,要承重能力强的?”顾小暖道。

  “有呢,我们家不只卖马,还卖车舆,不管是拉人的、跑长途的、还是承重强的,我们家都有!不过,车舆铺子不在这牲口市场,而是在隔壁街道。”马贩子更是高兴了,主动给顾小暖挑了一匹原价一百五十两的马,还送了她马辔和缰绳。

  他家原本只是卖马,可每次客人买完马,多数都要买车舆,这车舆的赚头可是完全不比卖马少,前些年,便在隔壁街专门开了一家车舆店子,生意也是不错。

  马贩子让小伙计看着马棚,亲自带着顾小暖他们到了隔壁街的车舆铺子。

  铺子外头摆着几件做好的成品,瞧着质量还不错,马贩子领着往里走,走到院子,里面有三四个木工,还在手脚不停的忙活着,一旁堆了不少的成品。

  “您瞧,这些车舆,都是承重强的,还适合跑长途,质量特别好!还有这防震,不是我夸啊,我们家的防震可是青榆镇车舆铺子里最好的了,这车舆配方才那匹马,绝对值!”

  顾小暖看了看,看上了其中一辆,这辆车外面瞧着普普通通,可内里却是另有乾坤,车厢面积很大,用料和做工也非常好,就连减震设计,也是不容小觑。

  顾大山也是连连点头,他是做竹子活儿的,这木工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一眼,便知道这车舆确实很不错。

  顾小暖问道:“这车舆多少银子?”

  马贩子高兴道:“小姑娘您可真是眼光好,这是我们店里目前最好的车舆了,都是几十年的老师傅亲手做的,而且这用料都是上好的梨花木,咱们也是熟人了,我就跟您说个最低价,四十两银子。”

  顾小暖几人又细细检查了一番,见没什么问题,道:“行,就买这辆,麻烦您给我们组装好。”

  马贩子看又一桩生意成了,脸上都笑开了花,高兴道:“行,行,马上就给您组装好!”

  没一会儿,车舆组装好,马车也套好了。

  顾大山牵着马,看着马车,手里还捧着十两银子,满眼怔愣,好一会儿说不出话。

  他们这真是买马买车?不仅一分银子没花,还赚了十两银子回家?!即便是算上先前买的那匹瘦马,也还余了五两银子呢!这要是放在以前,他辛辛苦苦干两年活都挣不了这么多呀。

  阿昊则是抚着马儿的头,一张黑脸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就知道,他家暖暖最是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