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小子鬼点子多,不过我觉得还不过,可以再给她加点猛料,弄点米田共,恶心死她,哈哈。”

    于此同时,秦梦甥正在看着王明珠。

    王明珠脸上又一红。

    “都知道还问我,嫂子你又逗我……,哦,对了,那时候你还……还真不知道。”

    不要意思低下头,王明珠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名字来

    “给张广军……”

    “张广军?”秦梦甥一愣:“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啊……”

    “哦,我想起来,也是知青,我对他有点影响,人长得很帅啊,很会说话,明珠,你眼光不错啊。”

    “你给他送饭,难道你?”秦梦甥嘿嘿坏笑。

    “你是看上他了吧?”

    王明珠这次却没有害羞,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都处半年多了,都说好了,等你和哥结了婚,爹就张罗我们的事。”

    秦梦甥高兴地说道,“那不挺好的嘛,嫂子提前恭喜你了。”

    “他把你们的事告诉他们家家长了吗?”

    王明珠点头道。

    “说是给去了信了,他们家里没有意见,只不过我们结婚后得在家里……”

    秦梦甥庆幸道。

    “那不是更好,一家人在一起多热闹啊,你别担心结婚的事。”

    “明珠,你给我半年时间,等我赚了钱,给你好好操办一番。”

    下午干了一会,秦梦甥和王明珠就回家了。

    回到家,王军还没有回来。

    “嫂子,爹还没有回来,我先给你拿细粮去,再去做饭,你想吃什么?”

    秦梦甥回答道。

    “什么都行,我去鸡舍拿盆子,今天就给它们弄一盆好吃的,看看明天能不能多下几个鸡蛋。”

    “额……好,嫂子,你先去,我拿了细粮就去找你。”

    秦梦甥来到鸡舍,把盆子拿了出来。

    然后来到水井旁边,往盆子里弄了一些水。

    在心里和灵泉沟通,需要在明天早上两只母鸡下十个鸡蛋的灵泉水。

    得到灵泉水后,把灵泉水直接倒进了盆里。

    这时候,王明珠端着一个碗走了过来。

    “嫂子,你看这些细粮够不够?”

    秦梦甥随便看了一眼,一边点头,一边把碗接了过来。

    “够了,够了,我接了点水,直接把细粮倒进盆里了。”

    能不能下鸡蛋不在乎细粮,细粮只是个掩护,主要在于灵泉。

    “那我再去切点菜,搅合在一起小鸡喜欢吃。”秦梦点了点头:“行,我找个树棍搅拌一下。”秦梦甥随便在地上找了个木棍,使劲在盆里搅拌着,想要把灵泉水充分地搅合搅合。

    搅合了一会,王明珠捧着切好的菜走了过来。

    “嫂子把着菜放里面,稍微搅合一下就行了。”看着秦梦在卖力的搅合着,王明珠感叹道。

    “哎呀,长这么大,还第一次看到用细粮霍的鸡食儿,说真的,这也太奢侈了。”

    “千万别让爹看到啊,不然非打死我不可。”

    秦梦甥一边搅合着,一边笑着说道。

    “没事,成了,爹看到那些鸡蛋,只会惊讶咱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不成,咱们就不做了,少了一点细粮,爹看不出来,就算看出来,就说是我吃的,爹也不会说什么。”

    “什么怕爹看出来,你们在干什么?”

    突然出现在秦梦甥她们身后的王明书,吓了她们两个一跳。

    秦梦甥捂着胸口,回头看着王明书,反问道。

    “你什么时候出来的?”

    王明书一边看着秦梦甥手里的盆,一边回答道。

    “你们进院子我就看到了,看到明珠拿了一碗细粮,你在院子里来回走着什么。”

    “唉?这是霍给鸡吃的吧……明珠你那碗细粮呢?你,你们不会把细粮霍进鸡食里了?”

    “哥,我们……”

    看到秦梦甥用眼示意,王明珠把要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秦梦甥有些不悦地看着王明书。

    “你喂过鸡嘛,就在这瞎说,细粮人都吃不上,还能喂小鸡?”

    王明书却十分倔强,一边在秦梦甥她们两个人来回看,一边追问。

    “我在窗户那看你们折腾半天了,也没见你们出去,就弄了这么一盆鸡食,也没有出去,现在一碗细粮就没了,那,那碗细粮去哪里了?”

    秦梦甥尴尬地撇了下嘴,实在没办法指了指自己。

    “中午没吃饱,我吃了,怎么了?不可以吗?”

    王明书一愣:“你吃了?没看到明珠做饭啊,难道你给生吃了?”

    说着,王明书上下打量着秦梦娚。

    “语言清晰,你根本就没犯病,就不可能生吃,那就是在撒谎,说吧,那碗细粮哪去了?”

    秦梦甥被追问的有些气急败坏。

    “我说吃了就吃了,要你管,对了,你不好好读你的圣贤之书,出来搅什么浑?不会是哪里学不明白了,拿我们说事,放空脑子呢吧。”

    王明书的脸腾一下就红了,狡辩道。

    “我怎么可能不会,你们弄出这么大动静来,都打扰我学习了。”

    秦梦甥看着王明书的样子,眼睛一转,一边往鸡舍走,一边问道。

    “虽然咱们家没什么钱,可供你上高中应该没什么难度吧?你怎么不去学校读书呢?”

    王明书的脸一下子更红了。

    “我都二十五了,我才不和那些十七八的半大孩子一起上学呢……”

    秦梦甥听完有些哭笑不得,王明书啊,王明书,你哪来的这么强的自尊心。

    不,是偏执。

    要说在高考的历史上,七十年代的高考绝对最有特点,绝对独一份。

    因为那时候参加高考的,多大岁数都有,上了大学你会发现,跟你一个寝室的,很可能有四十多岁的大叔

    所以,王明书真的没必要因为岁数大几岁而伤自尊

    不过,秦梦甥是不会告诉他的。

    自己是个好人,可不是个烂好人。

    对自己好的,自己可以加倍对他好。

    可对自己没什么感情,还恶语中伤的,自己没必要做这样的事。

    现在问起,也是说点王明书愿意交流的,好分散他的注意力,等到了鸡舍,把盆子一放,这事就成了。

    小鸡吃光了,没有了物证,那就死无对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