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没多会儿,就有兔子往这边跑来,直直撞向大树!

  不过幸好只是撞晕了,没有撞死。

  姜晓晓愣了一会儿,好笑的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是个锦鲤。

  不过入冬的兔子不算太肥,所以姜晓晓打算放在养殖场给它长长膘,养肥了再吃。

  经过一晚的休息、又去山上转了一圈之后,姜晓晓已经缓的差不多了。看書喇

  于是就到养殖场和加工厂看了看,看得出来,大哥和大嫂是用心打理了。

  姜晓晓去财务办公室看了销售,发现现在产品的销售量除非开拓新区域,否则已经稳定在一定的数额。

  可是由于交通限制,开拓的新区域也多是周边的县市,隔壁省都还没有销售点。

  所以,开发新品已经是必行之事。

  姜晓晓想到了火腿肠,火腿肠是后世人们很喜欢的一种肉类加工食品,与卤蛋、泡面统称为火车三件套。

  出行、游玩都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而制作工艺也并不难,就是用畜禽类的肉为原料,加入淀粉、调味料等,经过高温蒸煮等加工工艺制成,口感细腻、携带方便。保质期长。

  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机器,在姜晓晓的印象中,这台机器是在86年左右博览会中一个r国厂家带来用于制作鱼肉肠的灌肠机器。

  而如今距离博览会还有好几年,自然是不能等待的,所以姜晓晓经过几天思索以及回忆,才把印象中的灌肠机器画了出来,顺便还把烤肠机也画了出来。

  画出来之后,也不顾钢厂还在放假,就跑去钢铁厂马厂长的家里,交流机器的事情。

  虽然说灌肠机不会有太大的销量,但是马厂长很是喜欢烤肠机,百货商场、电影院、学校门口等都是投放的好地方。

  几天之后,灌肠机器的图纸已经确定了,姜晓晓开始琢磨火腿肠的配方。

  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经典的肉糜火腿肠,需要把肥肉瘦肉按比例打成肉糜制作而成。

  其次就是大肉粒的火腿肠,里面的瘦肉粒能够清晰可见,其实就是肉糜与瘦肉粒的组合。

  第三就是玉米火腿肠,用嫩玉米与肉糜组合而成,口感与其他香肠略有不同。

  其实还有鱼肉肠,是鱼肉与鸡肉混合打成肉糜制成。

  这些火腿肠都是可以即食的,再有就是需要烤制的半成品肉肠,后世最火的就是火山石烤肠。

  姜晓晓打算在过年期间把这五种配方都研究出来,研究出来后可以慢慢投放到市场上。

  正好加工厂会有小肠,把小肠洗干净之后刮掉红色的肉,剩下的就是肠衣。剩下的就和做腊肠类似的步骤了。

  经过几天的调配,在浪费了很多肠衣以及鲜肉之后,终于确定了最终的配方,期间家人们就是姜晓晓的试吃员,赵家人没有想到有一天还能够吃肉吃到饱!

  果然大狗子和二狗子最喜欢的就是香香甜甜的玉米肠,于是姜晓晓多做了很多玉米肠,用真空包装保存,给大狗子留了很多。

  也做了很多火山石烤肠,等待着烤肠机的面世。

  终于在初四,钢铁厂上班了,于是姜晓晓开始每天都泡在工厂,和师傅一起讨论研究,烤肠机最先制作出来,姜晓晓当即就买了一台回家,并预定了10台要带回北京,这样逛夜市吃烤肠的快乐就回来啦。

  灌肠机的制作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期间做出来好几版,不是这里的问题,就是那里不对,终于在姜晓晓回北京的前一天成功了。

  由于工厂已经提前安排好操作员,所以跟着钢厂的师傅学习之后就打算要上新了。

  赵凌霄离开北京之后就很少跟自己的朋友联系了,正好这烤肠机做了出来,并且现在县城的管制不会太严格,所以赵凌霄想要让自己的兄弟们吃第一波肉。

  大嫂李桂芳也给自己的娘家兄弟订了几台,自从不收粮食之后,大嫂娘家那边又回到了之前上工的日子。

  但是大嫂并没有在姜晓晓和赵凌霄不在北沟村就把自己娘家人塞进来,这让姜晓晓很是满意,所以在烤肠机研究出来之后,就把自己要在北京夜市卖烤肠的打算说了出来。

  而大嫂果然听懂了姜晓晓的话,也给娘家兄弟订购了几台。

  但是县城毕竟能够摆放的场地有限,所以和赵凌霄的几个兄弟商量之后,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摆摊,各不影响。

  处理好这些之后,一家三口带着秦爷爷秦奶奶回北京了。跟他们一辆火车的还有那10台烤肠机。

  看来在京市也需要建厂了,不然手工做烤肠就太累了!

  于是赵凌霄就又开始寻找办厂地点,当然如果能够在京市买一块地,那可就发达了,所以姜晓晓开始研究郑策。

  最终在四环找到一片废旧的仓库,这片仓库属于十里堡村旁边的八里堡村,两个村子虽然距离不远,但是生活水平却相差甚远。

  十里堡有京市棉厂,而八里堡只建设了仓库用于给周边几个棉纺厂存放货物,但是后来棉纺厂扩大,有了自己的仓库,八里堡的仓库就废弃了。

  于是姜晓晓和赵凌霄就来到八里堡村找到了村长张喜来,并表明了想要买下这块地的意愿。

  村长自是不同意的,但是姜晓晓保证可以给八里堡的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村长仍然没有松口,双方不欢而散。

  可赵凌霄和姜晓晓哪里那么容易放弃呢!这片废旧的仓库不仅已经不能种地,最关键的就是土地性质已经发生改变,所以姜晓晓才动了买下这片地的念头。

  于是两人就来到村子里转悠,跟村民们聊聊天,话里话外都在说十里堡村有多富裕,八里堡的村民必然是不高兴的。

  可是自己村里没有工厂又能怎么办呢!仓库也租不出去,只能闲置,所以对于仓库这片地方村民们一直都有很大的意见。

  知道村民的不满之后,姜晓晓和赵凌霄也没有多说,就回家了,等过了两天又来看这个仓库,这次两人没有找村长,而是自己拿着纸笔一边画一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