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46章 张良出使
  “何苦来哉,这是何苦来哉!”仆功子一身道袍,扬天长叹后,不得不带着一群小道士在草地上飞奔,他们可没有马,憋一口内劲,一口气奔出千步才停下,换口气继续飞奔,这速度比死了亲爹都要快。

  消息没用玄甲仆从传递,更没惊动宫廷风共,由斥候营单独完成,沿途无数快马疾奔,仅仅一天,几乎同时送达到更都和朔方郡。

  先是朔方郡有所动作,配合徐茂公在代国恐吓的李陵,率领三万人在距离更都不足五十里外停止不前。

  徐茂公自知理亏,心中庆幸当初幸亏不是李陵去扮鲜卑,不然看着架势,这是要直掏更都老巢。

  北方,马付波三万骑军横扫鲜卑后方,正与程家父子的一万人,以及细柳营逼着丘穆陵向东,接到消息后忽然停止不前,更甚者有包围程咬金一万骑军的架势。

  如果不是两道还在运转,这已经是准备开打的征兆。

  程咬金独骑进入马付波军营,怒气冲冲的质问,没曾想马付波将一封信封上,直言道“我不知道是代国皇帝意思,还是你国宫廷供奉的意思,我主公要是有个好歹,程大将军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程咬金看过信后气的咬牙切齿,“不可能,计划已经实施,我国陛下不会出尔反尔,该死的高力士,老夫必将你碎尸万段!”

  说完,老帅愤然离开,不久,一万骑兵分出五千人,由程咬金率领直奔北方而去,程外嗣五千人自行进入马付波的包围圈,作为质子。

  代国朝堂愤然,消息如雪花进入太极殿,文臣直言应该加强更都防御,停止李靖和尉迟恭东进计划,率先击溃马付波大军,由南线防御赵康国的苏定方回援,攻击李陵大军。

  武将们沉默不语,都在猜测,这到底是皇帝意思,还是供奉出了问题。

  子更已经到了疯狂的边缘,眼看着大好局势,就因为自己一句话,让高士力钻了空子。

  因为有望北军提供粮草,国家储备粮都没动,一旦开打再向前线运输,到时候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将士。

  桑弘羊已经将在大同郡勘探的商品报了上来,万万没想到会是枸杞,运到国外,居然会卖出天价。

  要说古代什么人肾虚,当然是常年光顾风月场所的士大夫,枸杞泡酒越喝越有,喝半个月就会有效果,再添加华佗配的滋补草药,那效果谁喝谁知道。

  没说的,一斤枸杞酒五两银子,童叟无欺。

  晁错已经在南方吆喝着迁徙,这要是几个月前,根本没人理会,可爱国教育疯狂的灌输下,想要安逸,那就帮国家在北方屯田,在原来家乡只有十多亩田地,大半还是下等田,去北方没人最少五十亩,还都是上等田。

  永夜田是姬禅提出来的,桑田五十亩,称世业田,身终不还,有子传子,无子判给近亲,此消息一出,终于有百姓坐不住。

  还不够,稍微大点的人口密集村县,整日被鲜卑人光顾,泼狗血,敲闷棍全部用上,每天早晨村口有挂着好几颗鲜卑人头,虽然都臭了,可惊恐的百姓可管不了这些,家乡已经不安全了。

  中午在家里蹲着,都能听到远处的厮杀声,百姓急冲冲奔出房子,将娃抱起来,哭喊着躲进地窖。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李陵也是斥候出身,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三更时分,县城外隆隆马蹄声不绝于耳,县令奔走相告,让百姓躲避,自己穿着铠甲,一副誓死不退的架势,更加了恐慌。

  从北面运输枸杞的商队,终于带来好消息,鲜卑主力已经在捒匕汗国被击溃,除了进入代国腹地的一万人,北方已经安全。

  晁错认为这还不够,半月前就写信给苏定方,加盖了杜如晦打印的信件称为了尚书省命令,大军突然后撤,赵康国认定苏定方要去对付代国腹地的鲜卑骑兵,有机可趁之下,出兵试探。

  北面消停,南面就传来噩耗,苏定方“大败”,国境线被推进了五十里,没有人再淡定,急冲冲收拾细软,打算向北,先躲过这场兵灾。

  其实苏定方后撤之后,五万人分三路夹击赵康国大军,根本没交手,赵康国乖乖退回国内。

  仅仅一个月左右,晁错组织第一批五万人北迁事宜。

  该死的商人,一顶帐篷三十文钱,一文钱一个小米面烧饼,贵的吓死人,最终百姓忍痛去买一文钱一斤的白面,在商人的蛊惑下,白面馒头、面条、野菜疙瘩汤成为主食。

  子更捏着这些奏报,死死盯着那些还在叫嚣的文臣,“房玄龄,如果和望北军打起来,你就辞相吧!”

  一句话,将此次事件定性,魏征立即蹦出来,“臣愿意出使望北军,与萧何谈判!”

  子更怒声道“还去什么,你们这群腐儒,效率何等底下,望北军张良已经到了更都!”

  张良手持以竹为杆,上缀四撮牦牛尾毛做成的使节节杖,上缀四撮,代表着一方诸侯,上缀五撮是代表别国,按照礼节礼部要在城门安排歌舞。

  此等作为,在表示望北军是一方诸侯,当以国礼对待。

  子更亲自出太极殿迎接,张良笑着鞠躬行礼,伯邑考只是微微躬身。各种繁琐的礼仪过后,已经过去一个时辰,子更这才端坐太极殿,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张良手持节杖,站在大殿中央,直接质问。

  “吾主应邀参与贵国国事,资助贵国粮草,出兵七万配合陛下计划,遇宵小,为何贵国不行及时救援,反而推波阻拦,故意放走彭思远,贵国此等行径,是不是把军国大事视作儿戏,挥之即来呼之即去?”

  这个时候子更不能说话,皇帝开口是将事件定性,到那时候就没有回旋余地,先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萧瑀,“我国做事光明正大,贵使是不是先解释一下七万望北军忽然停滞不前,做出窥视更都行径?”

  “这不需要解释什么,吾主一旦不测,进入贵国不只七万望北军!”

  “你大胆!”镇军大将军段志玄出班,怒视道“小小望北军,在我雄兵面前根本不够看!”

  张良哈哈一笑,“五万担粮食,养一群只知道口出狂言,不看实际情况出言无状之辈吗?蝗灾之前,我望北军提前告知贵国预防,贵国粮价得意平息,我望北军只有四城之地,将军说小小望北军不无道理,何为雄兵?没有粮食的雄兵?那为什么东征需要我望北军既出粮,又出兵?”

  “特使话语讥讽,为什么不提望北军征伐北奴之时,我代国送去千担马料以及军需?”

  张良不用看就知道说话的是高士廉,当时就是此人送去的,“高尚书此言差矣,当初吾主老太公大婚,高尚书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扬言,这些是大婚赠与,望北军与贵国作为相隔黄河的邻居,难道随的礼金也要拿出来说事?”

  “你……”高士廉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人家说的没错,当初确实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