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26章 收士子之心
  匆匆回到府邸,执笔开始书写,脑海中文如泉涌,以前就想着建立不一样学堂,诸子百家传承几百年,不是一拍脑瓜子就能想出来的。

  需要先从启蒙开始。

  没时间操心外面的演出,整个朔方城在沸腾,望北楼内,正上演人与蛇的爱妻,每个大儒恨不得一口气看完,特别是听到戏中穿插的词句,无不摇头晃脑。

  西湖美景,硬是改成黄河白蛇,缺少了诗情画意,多出了漠北风情。

  萧何已经开始招募工匠,准备在城内建雷峰塔,这一举动惊动了中原本就不多的僧人,一位游历的和尚冲入郡守府,扬言现在不能动工,需要联系佛门境地,求一枚舍利子才行。

  萧何狮子大张嘴,雷峰塔还没影,修建的费用就有了着落。

  除了大儒,学子想进望北楼,必须对上挂在门口的对联,这一举动惹怒了不少血气方刚的少年,文无第一,随口说出的对子驴嘴不对马尾,想要硬冲,被东淄国少卿吴达仑一口吐沫喷在脸上。

  最留一句‘把学问做踏实再来!’,接着着急忙慌回去继续看戏,正演到许仙进入地府,白娘子离魂来救,可不能错过。

  里面凄凄艾艾,外面更加热闹,东城演武场垒起巨大舞台,数万百姓摩肩擦踵,随着五十个脸上带着狰狞面具的斥候出现,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有些自恃清高的学子不屑与百姓为伍,听到巨大的欢呼声,忍着好奇进入酒楼买醉。

  少部分文人驻足观看,顿时被斥候营破王庭的气势激的血脉喷张,特别是班仲升等人为了保持神秘,五十人带上狰狞面具,加上本就是那场大战的主角,沙场点兵,不畏寒冷,两渡冰河等等等等,演绎的淋淋尽早。

  这场演完,班仲升自导自演西域传说,两千骑兵攻破车师国王都,最后为卫国在西域开疆拓土。

  没有比这一点更让人振奋,北汉篡位以来,中原分成十四国,再无力越过沙漠出现在西域。

  在世人眼中的小小望北军,居然已经将势力拓展到千公里以外,无不让人惊叹。

  “出茅庐,探漠北,五百铁骑破王庭。斩孤途,杀单于,徐良两度过冰河。不解鞍,口衔枚,虎子趁夜偷凉城。出漠北,寻西域,两千铁骑灭车师!”

  班仲升等人下台,立刻就有人将瓶瓶罐罐摆上演武台,场面瞬间安静。看書溂

  知道的人低头,缅怀死去的将士,田傲、塌顿、方怀……

  学子还有些莫名其妙,忽然听到一声号角。

  呜呜呜呜呜呜……

  这是对那场战役的尊敬,陶罐看不到里面,但老朔方百姓知道,里面是什么。

  负责维护现场持续的城卫兵挺直腰杆,骄傲地露出残缺的手指,有些士兵踢掉鞋子,他的砍掉一半。

  其中有一位没了鼻子,本来就其丑无比,现在更没法看,可人家家里却有一正妻加两房小妾。

  那一战是望北军的骄傲,整个漠北十年内再无战事,安静过后是欢呼,百姓纷纷举起双手,拼命呐喊心中的英雄。

  有班仲升,有徐良,有姬虎,更有逝去的田傲等人。

  学子们变得沉默起来,读书人的骄傲,在这里一分不值。

  很多人抚心自问,敢为天下先的望北军,那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儒生,何错之有?

  就在茫然之时,大街忽然传来喧哗声。

  “有人对出对联拉,有人对出对联拉……”

  都见识过望北楼对联有多难,三日过去,无一人对的公正,今日算是大开眼界。

  楼下,吴达伦捋着胡须,欣慰道“中央国吴央,对出第二联,请进!”

  在众学子羡慕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抱拳施礼,旋即兴奋地进入楼内。

  等在演武场的学子赶到时,才听说此人绝句,无不拍手叫好。

  这件事惊动了姬禅,将伯邑考喊来,“听说过此人吗?”

  伯邑考摇头,沉思片刻道“其实很好循迹,吴姓学子,大都出自吴达伦一家,在西域的吴定国其实是这一脉的分支,一个主修儒家,一个主修法家,而这个吴央,很可能是吴定国的旁支兄弟。”

  姬禅一怔,吴央、中央国、法家?

  他有些坐不住了,亲自来到望北楼。

  今时不同往日,短短三四天功夫,姬禅出现在望北楼时,所有学子成了乖宝宝,皆仰慕这位大将军。

  你可以说望北军全都是粗鲁武夫,也可以说朔方是蛮夷,但如果现在你还觉得学识比征北将军高,那纯粹是不知廉耻了。

  本着收士子之心,姬禅没有直接进去,站在台阶对众人抱拳道“这些对联其实很简单,词语只要通达,就可以进去。比如第一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以对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众人惊呼,只听姬禅继续道“还有一个对法,名曰顺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对句应该不拘小节,也可以作为笑谈,普通百姓也可以张嘴就来,就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坟长草。”

  在众人目瞪口呆中,姬禅缓缓道“我朔方城包罗万象,不拘于成见,用人不问出身,贵族也好,平民也罢,只要有一腔热血,识文断字,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半个月后,郡守府会有一次征召,无需大儒推荐,感觉可以的就去试试,军队和郡县都需要文吏,中原蝗灾,我北方四城人口即将达到三百万,相信诸位会有用武之地。”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进入楼内。

  吴央,身材矮小,五官俊朗,在见到亲卫将雅间包围,就知道谁来了,也不起身,眼神始终盯着下方的舞台。

  见此无力,典韦想要上去呵斥,被姬禅瞪了一眼,悻悻然闭嘴。

  坐在旁边椅子上,两人津津有味地观看白娘子入地府的桥段。

  没过多久,姬禅就感觉到无聊,剧本就是自己写的,再看一遍显得异常乏味,他回头看典韦,发现这厮瞪着铜铃大眼,被故事情节深深迷住。

  不久,姬田薇命人送来一盘葡萄干。

  姬禅吃了几粒,感觉这个时期葡萄没后世甜,带着一股酸涩味。

  这是他的地盘,当然无拘无束,吴央坐在那里,眼睛盯着下方,喉结却不停滚动。

  中原人很少能吃到葡萄,更别说葡萄干,是西域商队送来的,路途太远,新鲜的半路就会烂掉,所以只能运送葡萄干。

  望北城附近已经划出百亩地,专门让人种植西域物种,西瓜,由天竺传到西域,又从西域传到朔方。

  黄瓜、菠菜、葵花籽等等,有些季节不对的,需要留到明年再种。

  太过酸涩,自然不能吃多,姬禅见吴央还无动于衷,轻轻站起身,头也不回准备离开。

  各郡城的囚犯已经送到望北大营,这次不准备留给华佗,姬禅临走时打算爆几位名将,现在来见是给吴定国面子,清高装的过头就不是清高了,是愚蠢。

  吴央依然没动,心中有韬略,自然想卖个好价钱。

  姬禅径直出了雅间,来到门口时正好遇到吴达伦,后者疑惑的跟了出来,“将军见过老夫旁系子侄了?”

  “见过了!”

  吴达伦更加疑惑,立刻道“难道将军求才之心,竟然如此浅淡?”

  “哈哈!”姬禅对这位老人还是挺有好感,不像孔家一上来就扣大帽子,将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我是请贤才,不是求一个老爷,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

  吴达伦一听,怒火中烧道“将军请回,看我怎么收拾他。”

  姬禅赶忙拉住对方道“别!毕竟年纪太小,可以凉几天再说,不过老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太小?吴达伦不由腹诽,人家吴央好歹三十岁了,你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