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23章 子更魄力
  两人还交换系统条件,姬禅是让死去的人产生感激,而子更却是让死去之人产生痛恨。

  “没有这么简单。”子更苦笑一声,解释道“一开始欣喜若狂,到后来建立势力,你要想着办法让人痛恨,如果是敌人还好,可代国建立起来后,敌人越来越少,我那时就像是个疯子,逼最亲近的人痛恨我,看着他们带着恨意死去,那种感觉很不好……”

  姬禅深以为然,两人正好相反,他需要让别人产生感激,那种杀戮,开始还有瘾,等后来杀的人越来越多,在华佗的疏离下,反而厌恶那种血腥。

  所以这才不得不去想其他办法,比如用在玄门三杰身上的冷刑,绑在铁杆上的雷刑,关在狭小禁闭室的困刑。

  姬禅问出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关乎姬信、王莽的问题,“侯君集背叛你了吗?”

  子更摇头,“三十多年以来,没有将领背叛我。”

  姬禅松了口气,却听子更忽然道“没有背叛,但他们的性格会与历史差不多,我曾经亲手杀过一人!”

  姬禅浑身一冷,“谁?”

  “安禄山!”子更眼眸幽幽,继续道“他没有叛变,却擅自调兵攻打同僚,被我诛杀!”

  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对历史没有丝毫善意,如果是姬禅,估计也会忍不住动手。

  见他神色,子更道“今日你我见面,我送你一句话,千万不要学我诛杀召唤的名将,他们可以战死,可以被刺杀,但千万不要死在自己手里,不然会有厄运!”

  说着,指指花白的头发,“不知道你会是什么,但我杀了安禄山,结果是减寿十年。”

  姬禅惊得瞠目结舌,当初出现王莽时,幸好没有别的想法。br>
  系统,会在适当地点,适当时机,出现最适当人物,比如子更刚建国初期,后宫纷乱,就会出现李辅国。

  国内反叛,收降叛军时,就会出现安禄山。

  “我登基后,厌恶别人痛恨我,便安息民心,只要代国子民,多给他们发钱,发粮。开始时还好,可随着民心思定,国力却越来越弱,百姓变得极为懒惰,不给钱就招不到兵,国内商贾趁机哄抬价格,我杀完一批又一批,可依然挡不住物价飞涨,不只是粮食,布匹、食盐等等,都要比其他国家高出很多。”看書溂

  这就是一个恶心循环,如果中原只有代国还好,可架不住四面有其他国家,很多商贾将别国商品倾销到代国,却不在代国消费,将银子和铜钱带到别国,这就导致代国缺少商品,还留不住银子。

  加上朝廷拼命发钱,物价不上涨才怪。

  这也是为什么,望北军初建时,商贾宴请姬禅,钱万生用代国商线作为诱惑,收拢平安县商贾。看書喇

  代国不敢扩张,国家税收半数用在社会福利上面,多一个子民都是一种负担,关键是福利还不能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旦减少福利,社会必然会动荡。

  “就像我的大皇子,打着为民请愿的旗号,除了召唤名将没有反叛,很多这个时代跟随我的老部将,三分之一选择站在我的对立面。”

  说着,子更面露无奈。

  眼光决定高度,子更是民国初期人士,那个纷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都梦共和体制下,人们安居乐业。

  岂不知共和国建国初期,同样面临过粮荒、十年浩劫,以及房价飞涨。

  没有人能一戳而就,子更显然操之过急,想把两到三代人才能实现的目标,他这一代全部完成。

  代国是一只老虎,却是那种很胖很胖的虎,看上去呲牙咧嘴,异常凶猛,其实内在极为空虚,这样下去,只要子更这个强力掌控者一死,召唤的名将没有约束,不用别国攻打,国家会自行分崩离析。

  姬禅沉思良久,这才道“所以,其实您和文景帝一样,太子并不是最合适继承人?”

  子更哈哈一笑,很欣赏姬禅急智,“你知道一个死去的帝王,最怕什么吗?”

  开始谈两国利益,姬禅精神一振,冷然道“国家二世而亡,开国君主的皇陵不保!”

  “没错,我也是人,我也怕死后不得安宁!”

  子更说完,幽幽地望着姬禅。

  而姬禅在笑,“我们距离太近了,如果天各一方,我必会帮你,太子离开代国,还有二皇子,二皇子不行,你还有孙子,看在云心面子上,我当个辅臣也不错。可古至今来,辅臣没几个有好下场,你死个安宁,辅臣死了,可是抄家灭族的!”

  “哈哈哈!”子更笑的前仰后合,指着姬禅骂道“小兔崽子,你和我刚来时的性格一样,除了自己召唤的将领,会怀疑所有人,不要忘了我来的世界虽然没有你那个年代精彩,但我们也已经开智,民国军阀为什么混战,还不是都在幻想自己信奉的社会体制可以救国?”

  姬禅哑然,只听子更继续道“我孙子才三岁,主弱臣强,随我征战的李靖这些人也会逝去,到时候结果还不是一样的。”

  “那么二皇子呢?”

  子更摇摇头,“我还能撑几年,云心的二哥会在你这里学习,到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不看好这个二皇子了!”

  姬禅点点头,过了良久才道“请伯父派遣一个治臣来我这里,我会按照代国国情,拟定抑制物价的办法!”

  既然说到国事,肯定要谈卫国朝堂,二十年前卫国之所以主动进攻代国,其因就是赵康国趁代国东征时,占领了代国两郡之地,代国回援,与赵康国对持,

  卫国见有机可乘,大兵压境,代国两线作战,一路打到距离丰京百里,另一路收回一郡,也就是河东郡。

  之后东面北燕虎国,渤海口的中山国以及赵康国结成同盟,让代国动弹不得。

  开始就是因为东征北燕虎国,代国才会被偷袭,姬禅听完好似明白了什么,“伯父还想东征?”

  子更点点头,“没错,背后有鲜卑和北燕虎国,如果南下,必会被这两个势力偷袭后方。”

  就如同姬禅开始的设想一样,先灭掉北奴,防止后方不被偷袭,才能向南,或者向东看。

  不然北奴时不时来偷一下,将士在外征战,家属可都在后方,会导致军心不稳。

  这就看出望北城的重要性,抑制渡口,防止其他草原部落,而西面只要守住西凉城,就不用担心羌族和吐蕃。

  至于鲜卑……

  姬禅露出笑容,蝗灾已经好几个月,草皮都快啃没了,马上入秋,鲜卑必会有所动作,无非就是他的漠北,代国、以及东面的北燕虎国。

  “我明白了,望北军会配合伯父!”

  “不!”子更沉吟道“不是配合我们,而是代国配合你!”

  姬禅不解,只听子更幽幽道“如果你我达成共识,你与我手下将领需要进一步熟悉!同时,我的将领也需要熟悉你的人。”

  姬禅心中一震,这不是吞并望北军,而是让望北军入主代国。

  在魄力方面,文景帝连给子更提鞋都不配,传位自己弟弟还藏藏掖掖,而人家子更直接托付一国。

  可现在是现在,以后呢?子更还在的话,他根本坐不稳那个位置。

  姬禅沉思很久,依然没有给出答复。

  “哎!如果换做我,我也会犹豫,不过还好,我还有几年活头!”子更说完,寂寥地挥挥袖子,站起身。

  两人共同出了营帐,姬禅拱拱手拜别,子更露出笑容,“为了不刺激到晋北王,这件事只宣布一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