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4章 周萍真实身份
  “县尉的要求就这些?”听完李陵的话,曹勿旧一脸惊诧。

  “对!将军说了,大人是读书人,身份尊贵,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大人执意要走,留下县令官印,并修书说明让县尉全权代理县令一职,将军说他会为大人誓死保卫平安县!”

  曹勿旧心中一动,立刻问道,“那县里的财政……”

  “将军说留下粮草即可,其余都是大人私产!”

  “好!好!我果真没看错姬禅老弟,如此恩情,我等回到丰京,必会为老弟美言!”曹勿旧抚掌大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

  等李陵走后,王敖这才从屏风后面现身,“大人,会不会有诈?”

  “哈哈,确实有诈,这唯一的诈,是姬禅肯定得知我背后是谁,这小子现在不是替我卖命,而是在向我背后之人示好!”

  曹勿旧说的没错,姬禅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更怕曹无旧开城投降。

  卫国丰京,年过五旬的蔡太师面前摆着两份奏报,一份是威武侯所呈,里面中规中矩,只出现魏及的名字,在平安县抵挡怒古台四千大军,最后单枪匹马闯进敌阵,活捉怒古台。

  另一份,是曹勿旧所呈,里面也提及魏及,只不过寥寥数笔,在最下方,写到作为本县父母官,临危不惧,抵挡四千北奴骑兵数日。

  见怒古台有退兵迹象,听取一个叫姬禅的建议,亲自带领县尉军,以及临时拼凑的百姓武装,出城迎战。

  在经过惨烈厮杀后,活捉怒古台,现正押往丰京的路上,等待太师发落。

  这份奏报魏及作为当时的县尉,肯定要提及,但里面多出一个名字,虽然只出现过一次,但蔡太师是谁,一眼就断定能擒获怒古台的,不是魏及就是这个叫姬禅的新人。

  蔡太师看向下面的一个中年人,笑道“你那里是不是也有令弟的书信?”

  “大人明鉴,确实有!”中年人名叫曹泛,是平安县县令曹勿旧哥哥,名义上是蔡太师门客,极为受重视,背地里是太师府的管家,专门负责打理一些隐晦之财。

  曹泛没有隐瞒,取出弟弟的书信。

  “恩!威武侯调走魏及,四千头颅换取一个县尉,四千人头?这些人啊……”蔡太师哪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北奴除了知之单于,其余全都以部落为作战单位,怒古台部落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人口,除去老弱病残,南侵的骑兵不会超过两千,可威武侯和曹勿旧的战报,却写着四千。

  “多关注一下这个叫姬禅的!”蔡太师吩咐一声,让人将两份战报同时送进宫里。

  不久,御书房内,年过五十的文景帝卫安和端坐龙椅,他面前不只有蔡太师送来的两份战报,还有一份,是跪在面前周永康送来的。

  文景帝冷笑一声“呵呵!四千五百个北奴头颅,真是要功劳不要命,如果这是真的,朕的卫国又何惧北奴?”

  周永康躬身道“陛下息怒,北奴每年都南侵,杀良冒功者屡见不鲜,这一次还算好的,家弟书信中提到,多出来的两千多人虽然是平安县百姓,但全是被北奴所屠,也不算杀良。”

  说到这里,周永康示意周员外送来的书信,继续道“请陛下明察,沙良冒功还是小事,生擒怒古台其实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我那旁支舍弟最担心的是,威武侯分兵!”

  “哦?”文景帝不动神色,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跪在下面的周永康心头一紧,忽然发现自己好像错了,威武侯没胆子自作主张,那这分兵的策略……

  “属下该死!”想到这里,周永康背后全是冷汗,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卫国北有北奴,西有羌族,南有北汉,被三面环伺,我们不能只盯着北奴!”

  “微臣明白!”

  文景帝这才点点头,随手拿起周员外的书信,认真看了起来。

  “恩!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文景帝双眼一亮,笑道“这个叫姬禅的有点意思!”

  “不止这点!”

  周永康见文景帝露出笑容,这才擦了擦额头冷汗,赔笑道“此子在城外大战时,为了激发百姓士气,还做了一首词,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是,他没有让别人去读,而是让一些幼童背诵,更能激发那些百姓的护子心切,一鼓作气生擒怒古台!”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若霜……”文景帝原本低声念读,最后情不自禁的站起身,大声呼喝。

  “好!我卫国又出了一个博学多才之辈,可喜可贺!”

  周永康赔笑道“何止博学多才,此子在兵法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哪知文景帝微微摇头,冷笑道“兵法是勋贵那帮子人该操心的事,咱们就别瞎操心了!”

  周永康闻言一愣,背后再次渗出冷汗,自己今天是怎么了?明知道这位正准备拿勋贵开刀,干嘛还要往这方面引?

  文景帝扔下书信,沉思片刻后忽然说道“你跟着朕几年了?”

  来了!周永康明白说错话就要付出代价,赶忙俯下身子道“从陛下登基开始,微臣就掌管卫国财政,已有十年有二……”

  “恩!整整十二年了,你周家也成为卫国最富有的家族!”

  “微臣不敢,微臣死罪……”

  “别紧张!”文景帝嘴角翘起,抿了口茶,过去许久才缓缓开口“听说你还没有子嗣?”

  提到这一点,周永康心中稍定,连忙道“微臣不才,娶了六位夫人,却没有诞下一儿半女,想来是微臣身体的问题。”

  “当年你帮朕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朕许诺过你,登基后必会和你周家和亲,朕等了十多年,你却在背地里搞小动作!”

  文景帝忽的站起身,指着周永康大骂道“你为了周家富贵,站在官宦之外,这可是欺君之罪!”

  “陛下!微臣……微臣……微臣不敢,微臣就想为陛下鞍前马后,之前陛下的诺言,微臣早就忘了!”

  “哼!所以你就故意不近女色?皇家就那么让你惧怕?”文景帝看着这位从龙功臣,曾几何时,两人还能并肩而谈,当自己真的坐上龙椅,周永康便变得极为低调,就连家族内部,都很少有人知道家主和皇帝的关系。

  文帝景的愤怒就在此处,卫国外戚干政,文臣以蔡太师马首是瞻,勋贵等一些武将不问世事。

  而自己的童年好友,也只敢躲在暗处,作为皇帝,只能启用宦官监视朝廷。

  最终,文景帝无力的坐在龙椅上,“你……告老吧!”

  “陛下!”周永康伏在地上痛哭流涕,为了家族,他这些年来就算碰了哪位妻妾,第二日必会做处理,断绝一切子嗣。

  他抬起头,看着文景帝两鬓的白发,以及脸上淡淡的皱纹,心如刀绞。

  他再次跪伏,颤巍巍的站起身,转身向殿外走去。

  背后,文景帝眼中闪过一道杀机。

  卫国财政命脉,他完全信任周永康,但除了周家,卫国没几个有能力接手这份差事,就算现在让周永康告老,接任者也会是其徒弟,或者家族内某个分支。

  除了周永康,文景帝不相信任何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亲,可周永康却在隐瞒……

  “殿下!”临出门时,周永康再次跪拜,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你还有什么话留给朕?”

  “陛下息怒,其实微臣有一女,是十多年前所生,当年从龙时太过凶险,微臣就把这个女儿托付给旁支弟弟,现在已经十三岁!”

  “哼!”文景帝指指那份书信,冷笑道“就是这个周员外的女儿周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