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祖父朱棣!>第98章 朱棣:只要敌人还在!咱们该死在马上
  朱高炽独自坐在马车上,双眼看向皇宫的方向。

  在他看来,所有人都认为他想要留在京师。

  趁机打造自己的小朝廷,可实际上,他跟江南文人集团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太知道这群人的嘴脸了,别看整天之乎者也,圣人就差刻在脸上了。

  可实际上,真到了那一天,真有勇气有胆量并且忠于他的,没几个!

  远的不说,单说前朝,整个建文时期,又有几个方孝儒?

  反倒是军中将领,死战到了最后一刻。

  而太多的所谓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那群老夫子们。

  别看嘴上骂着,可扭头还不是该当官当官。

  并且自从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后,他再也不信这些人!

  别看他现在嘴上说着这些人是他嫡系,可实际上他压根不信。

  在他心中,北平诸卫以及备倭军刘荣,那才是他真正的亲信。

  因为,那可都是他当年守城之战。

  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从一万人中活下来的老部下!

  虽说当年那一战,他爹的好基友李景隆放海严重吧。

  哪怕如此,当时能够从那一战活下来的也是十不存一。

  能够活下来的,个个都是精锐,也是他的嫡系!

  这也是他这次为,何愿意如此痛快的,去顺天府的原因!

  他不信朱瞻圣能够将手伸进这些人之中!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正朝着万劫不复而去...

  与此同时,顺天府外兵演沙场大帐内。

  朱棣坐在正中间,喝着茶水,护军将军樊忠站在其身旁后侧。

  下首左右分别坐着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二人。

  朱瞻圣则坐在自己老爹朱高煦身边。

  士兵禀报道:“报,兵部尚书杨士奇,御马官于谦,二人在帐外求见!”

  朱棣摆手道:“让他们在外边候着!”

  士兵立即行礼:“是!”

  朱棣招了招手道:“圣儿,来爷爷身边。”

  朱瞻圣立即起身走了过去,恭敬的站在一旁。

  朱棣开口道:“站着干什么,坐下。”

  朱瞻圣犹豫道:“爷爷...这...”

  说着便看向了自己老爹朱高煦以及三叔朱高燧。

  朱棣冷哼道:“哼,老头子我让你坐的。”

  “怎么,他们两个还敢有意见?”

  “老二?”

  朱高煦拱手道:“爹,您说笑了。”

  如今算是私下里,朱高煦索性喊了爹。

  朱棣听到这声爹,反而感觉亲切了很多。

  平日里,在宫中,父皇长父皇短的,在他看来父子之间的关系都生分了。

  朱棣挑眉看向一侧:“老三?”

  朱高燧立即摆手道:“爹,您这不是折煞我吗,我哪敢有意见。”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没意见就好。”

  “你们几个臭小子,从小就不让我省心。”

  此时,朱瞻圣侧身朱棣下手台阶上。

  朱棣满意的点头道:“都瞧瞧!”

  “看咱这大孙子多懂事儿,不骄不躁不狂,好啊!”

  “圣儿,我跟你说,当年你爹,你三叔。”

  “他们俩一打了胜仗就狂的没边了!”

  “你爹倒还好,顶多是浮躁了点。”

  “你三叔他,当初刚刚打了胜仗。”

  “那一战艰难万分,你三叔手下死了不少人。”

  “不过,最后不仅赢了,还活捉了敌方大将。”

  “老头子我,原本和那人相识已久。”

  “本来说,准备放了他,只要他服个软。”

  “结果没想到,你三叔直接给他斩了!”

  “气得老头子我,罚了他十军棍。”

  “老三没怪爹吧?”

  朱高燧神情有些动容道:“没,孩儿从未怪过爹。”

  “当时,孩儿太冲动了,那厮太狂妄了,当众辱骂爹您!”

  “当时孩儿气得没忍住,一刀砍了他。”

  “事后才知道,孩儿险些坏了老爹的计划。”

  朱棣轻笑道:“你呀,当初多热血的一孩子,如今怎么就变得如此。”

  朱高燧轻咳道:“咳咳......”

  朱棣摆手道:“不说你了,平日里老是责怪你,实际上爹也不想。”

  “只是,你们娘不在了,有些时候,老头子我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你们。”

  “老三,听暗卫说你最近时常去你大哥家。”

  “以后,少走动吧,你大哥这人,变了.....”

  朱高燧拱手道:“是!”

  朱棣摆手道:“老二,当初爹那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让你拼了那么多,我时常说你最像我,可惜你不是老大。”

  “你不会怪我吧?”

  朱高煦摆手道:“爹,儿子不怪。”

  “能得到您的认可,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朱棣笑着起身道:“哈哈,好啊!叫杨士奇进来!”

  杨士奇和于谦二人,闻言躬身走了进来。

  朱棣摆手道:“免礼,你俩一边站着去!”

  杨士奇和于谦二人对视一眼,一脸懵逼的退到了一旁。

  他们不理解,他俩啥都没说呀,怎么上来就是一个...

  朱棣叹气道:“哎!老头子我呀,知道自己老了。”

  “你们都劝我,杨士奇他们也劝我。”

  “可,这一仗也许是老头子我,最后一次亲征。”

  “祖孙三代,亲征漠北,恢复失地!”

  “这是老头子我一辈子的梦!也是太祖爷一辈子的梦!”

  “你们得理解我!支持我!”

  “我年轻的时候啊,跟随徐达大将军北征。”

  “两淮之地,洪泽湖一带,本是鱼米之乡。”看書喇

  “几百里没有人烟,那草长了半人高。”

  “从老百姓院子里,一直长到炕上。”

  “敌人们把当地圈了做马场,人杀了埋在地下做肥料,那草长得才好。”

  听到这话,于谦有些动容。

  这些日子在军营中的生活,他也从老兵们口中得知了许多事情。br>
  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当初的自己太幼稚了。

  一厢情愿的觉得,只要大家都有饭吃,就没有战争。

  朱棣看向远方道:“我记得清楚,那是盛夏七月。”

  “当地却...阴寒刺骨,四野鬼火,遍地呜咽!”

  “十几万大军尽皆垂泪!”

  “老头子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

  “徐达大将军说,再过十几年我们的孩子,连唐诗宋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朱棣开口道:“你们两个过来吧,自己找个地方坐。”

  杨士奇和于谦就那么站着,没有动弹。

  此刻,他们心中能够感受到那股悲怆之感。

  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什么人,而是为了那些惨死于敌人刀下的百姓们!

  朱棣握紧了腰佩的战刀道:“我老了,我的那些弟兄叔叔们......”

  “死的死,老的老,都凋零了......”

  “可,只要老头子我还活着!”

  “咱们汉人的脊梁不能断!”

  “老头子我就算是死,也忘不了!”

  “常遇春大将军,当年受了六处箭伤!”

  “还没来及得医治,敌人夜袭,就又上马战到天亮!”

  “铠甲都已经被自己的鲜血泡透了!”

  “他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老头子我记一辈子!”

  “他当时说,小子!死在床上没出息!”

  “只要敌人还在!咱们该死在马上!”

  众人沉默了,杨士奇,于谦双眼也有一些发红。

  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二人,不禁坐直了身子,握紧了战刀!

  朱棣走到大帐门边道:“这场仗,就算你们都不去!”

  “我老头子!匹马单刀!也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

  朱瞻圣立即跪下道:“爷爷,孙儿愿陪您一起,血染沙场!”

  “只要孙儿还活着!他们那些蛮子休想跨过长城半步!”

  众人拱手道:“愿随陛下,血战到底!誓死方休!”

  朱棣拔出战刀:“不破敌军!誓不回还!”

  “满饮!”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一饮而尽!

  片刻后,朱棣缓缓开口问道:“你们来有何事?”

  于谦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有要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