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变身后,重回90年代的童年生活>第541章 陈乐主持陈家会议
  今天是周六,也就是陈乐让队长转达,陈家全体开会的日子。

  来的人不多也不少,男男女女40多人。

  还好陈乐家的大会客厅够大,不然的话还装不下。

  陈乐会选择在自己家开会,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总不能让大家在太阳底下站着或者坐着。

  每人一张小板凳,都是陈乐拿出来的塑料板凳。

  有些陈家人并没有来,比方说像陈妮这种孤寡,再或者一些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反正对陈乐来说也无所谓,只要有好事的话,相信他们会奔走相告。

  除了陈家自己人,还有非陈家的人,总之都是听到风声赶来的。

  村民们看到前方站着的陈乐,一个个眼中满是探究,也是羡慕。

  但是唯独,没有妒忌。

  并非因为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仅仅是因为差距太大了,没心思妒忌。

  只是他们也探究,陈乐究竟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看書溂

  怎么就凭着孤寡和孩童身份,不声不响的走到了今天,做了大老板。

  所以陈家人也好,非陈家的人也罢,都希望陈乐站出来,给他们指点一条发财之路。

  只因为陈乐是个小孩子,很多人顾忌着那点脸皮。

  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根本不敢靠上来。

  找一个小孩子求致富的办法,说出去本来就是一个笑话。

  目前可不是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至少还在转变的过程之中。

  现在的人可以穷,但绝不能被人笑话,脸面万分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陈乐勉强算是安稳到现在。

  只不过陈亿万传开了,谁心里不琢磨呢?

  陈乐这次开会的主题,早就已经传出去了,大家现在心里都期盼着,探究着。

  很想知道,陈乐到底能说出什么来。

  陈乐看了看手上的手表,说:“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估计不来的也就不来了,那正式开始开会!”

  一瞬间,本来稍微有些嘈杂的现场,变得落针可闻。

  陈乐左右走了两步后,面对着大家说:“我听说前段时间,有人想要把那条街拆了重新修,然后有些人要高价,有些人呢,可能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也不乐意搬迁!

  总而言之就是,结果没有谈拢!

  老实说,我个人有点好奇,你们这其中一部分住街上的人,究竟心里在想什么?

  我听说,有些人因为自己是两层的楼房,就必须要两套房子,还要人家的门面。

  我还听说,有些人就是个破草棚,也想要人家一套房子,还要加一个门面!

  诸如种种,还有很多很多。

  就好像人家在做慈善,你们坐享其成还不满意,还需要人家给更多!

  这里大多数都是陈家人,那我们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换成你们是这个老板,你们愿意吗?

  人家千里迢迢的跑来,不但给你们做慈善,还要亏到底朝天,这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其实谁都知道自己做了亏心事,但为了自己的利益,那肯定是分毫必争。

  所以对于陈乐这个话,没有任何人反驳,但是大多数人的脸上,充满了无所谓的神色。

  陈乐看清楚了他们的脸色,又说:“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来看这件事!

  假设说没有老板去修那条街,那么你们谁又修得起呢?

  我不是说让你们去修那条街,而是说你们本身街上的房子。

  如果让你们自己修成新房,又有多少人修得起呢?

  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街上那些房子老的已经接近30年,新的5年10年都有,最新的可能就是最近两年才修的那么一栋、两栋。

  也就是说,整体拉平来看,那条街的房子大概是20年左右了。

  一般来讲,我们现在修的这些房子,大概使用期限就那么50年到70年。

  当然了,真的到了50年或者70年,那肯定老旧到不行了。

  所以正常来说,一般住个30年左右,就会感觉不那么对劲,跟新的房子比起来各方面都差远了。

  时代在进步,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各种材料都在进步。

  所以事实上,房子20年就开始落伍,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吗?”

  有些人若有所思,有些人没什么感觉,尤其是那些才修没几年的。

  于是陈乐又说:“我们打个比方,假如说孩子出生或者结婚修的房子,那么等你的孩子长大要结婚,时代就已经变了。

  这个时候,一些姑娘们,可能就看不上那些老房子了。

  家里是姑娘的也不要笑,你们想自己的姑娘远嫁吗?

  还是想要,找个上门女婿呢?

  如果想要找上门女婿,那结果可是一样一样的!

  计划生育,让我们这一代人,都只有那么一个。

  虽然说当初说过,生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但有多少人家里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呢?

  大家仔细想想看,想要娶外界的女孩也好,想要招上门女婿也罢,新房子重不重要?”

  随着陈乐话题的引导,一些本来就后悔的,更加后悔了。

  一些本来没有后悔的,也开始后悔了。

  只有少部分人,还是无所谓。

  有些是没心没肺,有些跟陈乐说的家庭环境不一样,也就没有那么着急。

  陈乐也不在意,她马上又添一把火。

  “我知道,很多人现在手里有点钱,甚至有些人琢磨着搬到城里。

  老家这边什么情况,就好像和自己没关系一样,只想弄到一大笔钱。

  我不管你们是什么原因想去城里,想要做个城里人也好,觉得城里更方便也好,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也好,甚至哪怕是为了自己享受也好。

  那我想反问你们,城里有那么好吗?

  如果真的很好,我难道买不起吗?

  至于说读书,就像你们想的,城里的教育条件更好,那我为什么也不去城里读书呢?

  你们,想没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