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变身后,重回90年代的童年生活>第374章 立场决定一切
  陈琳又说:“可是,我好像听说,城里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还是怎么的。

  反正,肯定还是有什么好处,不然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去挤?

  陈乐,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都快十三岁了,你可骗不了我!”

  “的确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刚刚说的教学资源的另一面,但那对孩子来说,真的不能算是好处!”

  陈乐默默叹息,不知道该说是好还是不好。

  “怎么说?”刘芳好奇道。

  “我也好奇,陈乐你叹什么气?”胡燕问。

  “我就知道,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相信陈乐你说的是真的,但肯定不是全部。

  你能看透的东西,有些大人肯定也能看透。”陈琳傲然道。

  “好吧好吧,我告诉你们,唯一的好处是什么!

  就拿刘芳来说,她课外学跳舞。

  现在她是跟着视频学,或者自己练习。

  但是没有老师教导,学的也是野路子。

  肯定不明白很多基础知识,也不明白舞蹈的各种分类各种来源,甚至是各种底蕴。

  她就好像农村的泥瓦匠,和城里的工程师之间的本质区别。

  城里的资源好处就在这里了!

  比方说,刘芳如果是在城里,她要学舞蹈,那么想要找个舞蹈老师很容易!

  同样的,别的孩子要学什么,也很容易,前提是有钱。

  因为教这一类的,收费都不便宜,可能一节课就要你们一学期的学费,甚至更多。

  当然,这是私教老师。

  还有很多所谓的兴趣培训班一类的,那就是集体教!

  这才是城里资源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大的好处。

  因为城里有各种人才,几乎什么人才都有,只要出得起钱都没问题。

  反过来,农村的话想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但问题也在这里。

  先不说农村入城的孩子家长,有没有那么多的钱去供应,没有的话等于资源优势为零!

  然后你们想想,我们放假是在玩,他们放假也在学,上学还是在学,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这样的童年,你们想要吗?”

  听到陈乐这么一说,三姐妹心中都发毛。

  陈琳赶紧摇头道:“我不要我不要,如果是这样的所谓资源优势,我宁愿不要!

  虽然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想玩什么,感觉挺无聊的。

  但是,如果让我天天上学的话,那肯定要疯了!”

  “对对对,我也不要,太可怕了!

  原来这所谓的资源优势,都是在压榨我们而已!”刘芳满脸无语。

  胡燕若有所思道:“可是,这样应该能培养出人才,长大了之后应该有作为吧?”

  “胡燕,你错了,一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已。

  大家都这么想,都这么去培养。

  就算是每个孩子都有兴趣,最终能杀出来的有多少?

  就好像我们从小学升入初中,有很多同学,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再读书一样,初中毕业不读书的会更多!看書喇

  学那些东西,其实是非常耗费钱的,不是一般的家底能支撑的。

  大多数的结果,也就是耗费了自己的童年,却学了个一窍不通,甚至会更加的厌恶。

  导致最后钱没了,孩子也没了童年,而且什么都没学到,也无法学以致用。”

  陈乐摇头叹息,想起前世某些事情,真的是让人无语。

  “那为什么家长们,还使劲想要送孩子去上呢?”胡燕皱眉道。

  “他们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却没去想想,有些人出生其实就站在终点。

  他们总是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考班级第一,年级第一,却没想想自己当年可能就是班级倒数。

  他们看着所谓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于是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比人家差,甚至应该更厉害。

  盲目自信,或者应该叫自尊心伤不起。

  他们自己做不到富一代,让孩子享受,却是逼着孩子去做富一代。

  他们以为,孩子多学点,始终是没错的。

  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本知识,绝大多数是我们以后用不到的,更别说是课外的。

  之所以学,不过是为了全民教育,全面打基础而已!

  一切,都是在攀比罢了!

  很多孩子长大了,甚至连心智都不健全,根本就无法独立生存。

  反正我是觉得,我们该学就学,该玩就玩。

  人生不只是有学习,还有太多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兴趣班,不是孩子自己的兴趣,那就是花钱买罪受。

  孩子受罪,家长受罪,只有办兴趣班的发财。”陈乐感叹道。

  “那些家长,难道都是傻子吗?”刘芳吐槽道。

  “是有点奇怪,不确定自己的孩子行不行,为什么要强行去做?”胡燕皱眉问。

  陈琳点头:“指定脑子有问题!”

  陈乐摇头笑着说:“你们都错了,这是因为各自看事情的目光不一样,忘了我当年给你们用塑料袋装水,然后用火去烤的那件事了吗?

  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想法就会不一样。

  就这件事来说,家长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不想承认而已。

  有句话叫做,我们终究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如果没有变成,那指定是死在了半路上。

  你们还记得《悯农》那首诗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是写下这首诗的那位大诗人,后来当了官之后,却成了一个大贪官,你们信不信?”

  “啊,不会吧?”

  “这……”

  “开玩笑吧?”

  三姐妹直接震惊傻了……

  “不相信啊?

  那再和你们说一个问题,你们长大后就要面对!

  这个问题是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大多数都不好,我不是说全都不好,反正大多数都不好。

  儿媳妇认为婆婆不理解自己,婆婆也觉得自己是权威。

  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可是仔细想想,婆婆也曾经是儿媳妇。看書溂

  现在的儿媳妇,大概率占据一半,未来也是婆婆。

  为什么无论哪一代都这样呢?

  按理来说,不也应该相互理解的么?

  所以还是那句话,有些时候不是谁笨,而是站的立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