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变身后,重回90年代的童年生活>第257章 端午节,吃粽子
  接近中午回家的时候,胡燕忽然说:“陈乐,说起来明天不只是选举,还是端午啊!

  我们要不要弄点棕子吃?”

  陈乐愣了愣,因为之前除了春节,她什么节日都没有去关注过。

  这是几十年浪迹天涯形成的一种反射,根本就不关心那些。

  而三姐妹也从来没说过这个话题,也不知道是当时没关注还是忘记了。

  “那我们需要弄点水菖蒲和艾草吗?”

  陈琳表示自己很懂,一下子说到了艾草和水菖蒲上。

  刘芳探究道:“说起来,水菖蒲和艾草究竟是拿来做什么的?

  那好像是药材,为什么要挂在门上?”

  “水菖蒲,因为形状好像一把把剑,是用来驱邪的。

  艾草,因为自身的名字和作用,是用来保平安的。

  在古时候,因为大多家庭生存环境很差,而五六七这三个月份,是属于病菌大量繁殖的时候。

  在那个一场感冒都可能要命的时代,人们发现水菖蒲和艾草的药用价值。

  所以把它们挂在门上,祛除一些外来的病菌,这样的药效比较长久。

  慢慢的演变,就成了习俗。

  其实那两种东西,不只是挂着的。

  可以用来煎熬之后泡脚,晒干燃烧熏屋子,甚至是喝。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祛除一些这时节很多的病菌。

  一开始是单纯为了祛除病菌,慢慢就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也就是风俗习惯。

  只是,我不知道哪儿有水菖蒲和艾草啊!”

  陈乐系统里边自然有,但是如果不是绝对的必要,她现在越来越侧重于买。

  一方面可以锻炼姐妹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花钱。

  多多少少带动一下本地的经济,何乐而不为呢?

  陈琳感慨道:“原来是这样啊,就像死人脸上盖黄纸一样呢。

  看起来是迷信,但实际上有着科学原理,只不过古人的说法和现在的说法不一样而已。”

  “中医说邪气分为外邪和内邪,内邪就是自身上火着凉甚至是吃下去的毒素等。

  外邪就是这些病菌等等!

  所以,本来一直就很科学,只是有些人一知半解,或者强行降智,让不明真相的人,被当枪使罢了。”

  “我又学到一个怪词,叫降智,哈哈哈哈……”

  “陈乐说话就这样,时不时的蹦出一个语言简洁的怪词,很搞笑也很好用。”

  陈乐说:“别管什么怪话怪词,你们还是想想哪里去弄水菖蒲和艾草吧。

  还有糯米等等,这个需要你们自己去弄!”

  关于所谓的怪话,那不过是陈乐自己后世的用语习惯。

  由于这年月那些梗都没出来,或者有些新词没发明出来,所以才听起来感觉怪。

  这个没法解释,陈乐也懒得解释。

  反正随着网络的兴起,肯定还会有更怪的出现。

  陈琳说:“我知道水菖蒲哪里有!”

  “我知道艾草哪里有!”胡燕也说。

  “糯米好多人家都有的!”刘芳道。

  “好吧,那下午就去找这些东西,可以吧?”

  “没问题!”

  于是,大家商量好了,下午去找端午节需要用的物品。

  水菖蒲这种植物或者说药材,一般有池塘的人家会种的,还有一些种在田里。

  只是药材,不会种太多,就是用一个小地方来种上。

  大多是在水塘某一侧浅水区种,或者专门修一个堤坝来种,如此永远不缺水。

  那玩意没水可是很容易死的!

  至于艾草,野生的也有,种在地里的也有,一般也不会种太多。

  至于糯米的话,一般人就种一点,收割之后有个几十斤一百斤左右已经足够了。

  因为糯米的产量低,做干饭不好吃,做稀饭太粘稠,都是用来包粽子或者是弄一些米类甜食的时候,做添加剂和粘合剂来使用。

  以前糯米还用来砌墙做砖,新时代之后就没有了。

  把一切需要的找回来或者买回来之后,大家就开始泡糯米。

  糯米要泡得差不多软化,然后用箬叶包成一个个粽子。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添加一定的大米,不然还是那句话,太粘稠了!

  所谓箬叶,其实是一种叫箬叶竹的竹子。

  这种竹子不会长很高,类似于灌木,但是叶子却相对非常大,两张稍微错开一点叠加起来,就能包一个粽子了。

  每个地域包粽子的叶子不一样,主要还是看地域情况。

  至于捆扎的绳子,一般都是用蒲葵树的叶子,也就是做蒲扇用的那种叶子,一根根撕扯下来,就是很好的捆扎材料。

  那东西用来挂腊肉也可以,算得上是用途多多。

  把米泡出来包好,基本上就晚上了。

  把粽子放在冰箱里边保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就开蒸。

  因为米是泡好的,过了一晚上,就算是米心里也不会有干的了。

  直接上锅蒸熟,拿出来放在弄了白糖芝麻的碗里沾一下,就可以吃了。

  陈乐家乡这边的粽子,不会放别的东西。

  后世网络和交通发达之后,才有了各种粽子,现在都是纯粹的米粽,料也是白糖芝麻,最多加上炒香的豆沙一类,就算是最好的了。

  简单的话,直接吃或者沾上白糖吃,这才是最普遍的吃法。

  早上吃了一些粽子之后,三姐妹就朝着大队办公处走去。

  因为大队的办公处就在陈家村,所以这里自然是陈家村召开选举的地方。

  陈乐等四姐妹去看热闹的时候,在那块属于村集体的晒坝上,只有几张桌子摆在前边,上边就坐着三个候选人,这还包括老队长。

  因为现在大人中,不说人均文盲,但也最多占据一点点小学文化的。

  而且那点小学文化,水分非常的大,大致上就是能写一些常用字,就算是小学文化了。

  要做这个村长,肯定要断文识字的,不然连政策都无法写和宣传。

  以至于只有三个人能做。

  来的人,就在桌子上自己拿一张纸印刷的选民证。

  不需要写谁的名字,只需要写一二三就行。

  把自己支持的人,用一二三来代替,写在选民证上,当场反过来盖在桌子上。

  最后收集齐了,当场宣读。

  看起来很简单,但这年月也就只能这样了。

  本来这个就是可以匿名投的,所以也不需要写自己的名字。

  当场宣读,大家眼睛都看着,简单的数字还是会计算的,所以也做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