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士子风华>第188章 拨云见日,谜题解开(4)
  “不错,确如侯爷所说。”

  章寻听见李锦行的话,也不反驳,继续道:

  “再之后,待恩师监国,权力似乎蒙蔽了恩师的双眼,恩师行事也愈发的肆无忌惮。”

  “我也曾多次提醒恩师,只可惜都没有结果。”

  章寻的思绪飘飞,神色追忆,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情景。

  脸庞上有着一丝唏嘘和惋惜。

  李锦行没有打断章寻,而是将所有的事情在自己的心里不断思索。

  随着章寻所说,一切谜题也拨云见日,缓缓浮出水面。

  良久。

  茶杯里的清茶冒着热气,伴着府外的虫鸣。

  若是平日里,倒是别有一番风趣。

  只是如今,气氛却是有些诡异。

  章寻看了看李锦行,收回了心神,继续道:

  “直到后面,皇上黄山行宫避暑已有月余,准备启程回京,老相国的一封书信,这才让恩师醒悟。”

  “只是为时已晚,深陷泥潭,皇上已经有了废除宰相之意,并且布局很久。”

  “但是宰相制度承袭千年,早已印在所有人的心里,特别是大臣们的反对声音,一定不会小,甚至比之当年的陈怀义更加的强烈。”

  “皇上要想废除宰相,阻力不可谓强。”br>
  “甚至一个不小心,便会使得朝堂震荡,不得不再三谨慎谋划。”

  “因此皇上不仅需要一个服众理由,还需要在这之前清除那些强硬派,以此来达到废除宰相制的目的。”

  “于是,便有了皇上黄山避暑前的空印案。”

  “空印案涉案官员数千人,让大臣们见到了皇上的冷血手段,又清除了抵抗最为激烈的一批大臣。”

  “空印案清除了反抗最为强烈的力量,便只差一个废除宰相的理由。”

  “于是,恩师就成为了那个最好的理由,只可惜这其中种种,侯爷早已看出,明哲保身,深居简出,极为低调。”

  “而恩师却没有及时看出,便成为了这次改革的牺牲品,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起兵。”

  李锦行闻言,不可置否。

  这些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云里雾里才是最好的结果。

  特别是涉及到天家之事,天威难测,谁又说的清楚其中的理由。看書喇

  伴君如伴虎,难得糊涂。

  客厅内烛光摇曳,章寻的话仍在继续。

  “然而若是起兵,根本毫无胜算,就算成功夺得了京城,也无法掌握天下。”

  “皇上南征北战,以武建国,诸多武将、士兵对皇上忠心耿耿,再加上皇上义子众多,这天下,谁也夺不了,坐不稳,唯有朱家人。”

  “所以,恩师一开始就没想着做皇帝,而是想着胜天半子,皇上不仁,做臣子的也可不义!”

  “故他决定以身献计,孤身造反,侯爷可知此举为何?”

  章寻说着,看着李锦行,饶有趣味的问道。

  对于今夜的一切,似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锦行闻言,微微叹一口气。

  “不得不说,章寻,你很聪明。”

  “我猜,胡惟庸造反,一开始就没有准备一击成功。”

  “因为皇上已然准备回京,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

  “所以胡惟庸只能将所有的希望交到你身上。”

  “章寻,兵部尚书。”

  李锦行看着章寻,眼神犀利如刀。

  “我听闻,当时你向胡惟庸检举了宋宏,并且宋宏当时和徐辉祖走得较近,故被胡惟庸处死。”

  “实际上,你们偷天换日,宋宏由明转暗,开始筹划真正的造反。”

  “而胡惟庸则是以李存义和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造反起兵,被诛九族。”

  “并且皇上可借此再度清除大批的功勋,废除宰相自然没有了阻力,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改革。”

  李锦行说到这里,眼神凝重。

  “而这也正好中了你们的计策,胡惟庸此案,牵涉数万官员,整个大明上下,无人再敢进朝为官。”

  “淮西旧部,功勋贵族,被斩了大半,官员早已被吓得胆战心惊。”

  “而你章寻,正是借此机会,拉拢了不少心怀异心武将,以此壮大造反的力量。”

  李锦行说完,眼神看向客厅外,不知何时起,熹微的月光也早已不见一丝痕迹,只剩下了浓浓的黑暗。

  章寻听完李锦行的话,点了点头,眼神有些敬佩。

  “没错,正如侯爷所说。”

  “不出所料,这一造反案牵涉甚广,也让许多的大臣看到了皇上的残忍和冷血,为我们的造反多了许多力量,更掩盖了暗中恩师积蓄的力量。”

  “当然,也让皇上放松了警惕。”

  “只是我们没想到的是,与和异族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那群不知礼仪的蛮夷,出了意外。”

  “我们以兴平县为筹码,让鞑靼和瓦剌假意出兵叩关,为造成一封八百里急报。”

  “只是,鞑靼和瓦剌大军在兴平县大肆抢杀,百姓尸体堆积,血流成河,众多的尸体来不及处理,造成了瘟疫。”

  “于是,我们便将计就计,将兴平瘟疫扩大,吸引朝廷注意的同时,将所有事先准备好的杀手、士兵慢慢的分批转移至京城。”

  章寻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端起桌子上早已凉了的清茶喝了一口。

  神情享受,仿佛是在享受香醇的美酒一般。

  李锦行也是沉默无声,久久无言。

  良久。

  思索了许久,李锦行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问道:

  “章大人,此事和晋王是否有关?”

  “侯爷,驸马欧阳伦的胆子可比晋王大的多,而且此人更容易控制一些。”

  “好了,侯爷,在下便告退了,侯爷止步,不用送了。”

  “这天,黑的真快啊,打着灯笼,这路也看的不真切。”

  章寻说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来,看了一眼李锦行,眼神深邃,面色古波不惊,离开了侯府。

  “章大人,慢走。”

  李锦行见状,起身朝着章寻微微拱手,待章寻消失在视线里,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消失。

  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这大明的天,确实变了。”

  李锦行立在原地,低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