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士子风华>第40章 官复原职,在仕林中的影响力
  平原侯府。

  自从李锦行被罢官后,侯府便没有了昔日的热闹。

  除了李锦行在都察院和翰林院的那些“学生”会偶尔来拜访外,门可罗雀。

  许茂看着眼前的太监,笑着说道。

  “公公稍等,我家老爷马上就来了。”

  太监闻言,虽然焦急,但也是点了点头,耐心的等待着。

  李锦行虽然被罢官,但是丝毫没有人敢小瞧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都察院和翰林院那群人整天追着李锦行,唯李锦行马首是瞻,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太子朱标和李锦行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自然是让人无限遐想。

  不一会儿。

  李锦行便从侯府后园走了出来。

  龙行虎步,并没有丝毫被禁足侯府的忧郁和烦恼。

  反而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此时的李锦行身上也早已没有了那股慵懒,温文如玉的气质。

  取而代之的是稳如泰山,眼神犀利的朝廷重臣!

  看着李锦行,太监也是不禁松了口气。

  随即将圣旨宣读了一遍,交到了李锦行手里。

  “臣李锦行接旨。”

  李锦行接过圣旨,心里则是有些不情愿。

  “这以后,怕是闲不下来了。”

  李锦行看向皇宫的方向,面色凝重。

  宣旨的太监看着还没有要动身意思的李锦行,也是不禁有些着急。

  “我的李大人啊,咱们赶紧起身吧,东华门外那群士子都快要闹翻天了,皇上还在宫里等着消息呢。”

  李锦行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公公放心,那群士子不足为虑。”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突然走了进来。

  “大人。”

  李锦行这才起身。

  “人都到齐了吧?”

  “回大人,一百锦衣卫已经在府外等候。”

  “走吧。”

  李锦行说完,这才走了出去。

  半刻钟后。

  皇城东华门外。

  随着考生越来越多,东华门的也有了些紧张的氛围。

  吴勇虽然可以调动禁军,但是面对如此多是士子闹事,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将他们全部抓起来。

  只能干着急,额头上冒着细汗。

  而众多士子看着禁卫没有过分的举动,也就更加的肆无忌惮,越聚越多。

  “科举作弊,中举之人全是南方士子,我们要见皇上!”

  “作弊!我们要见皇上!”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东华门外走来。

  一百个锦衣卫凶神恶煞,分列两旁,一辆马车缓缓向着东华门驶来。

  而周围闹事的士子也逐渐安静了下来,看着向着东华门驶来的车架。

  有的人则是一眼便认出了这是平原候府李锦行的车架。看書喇

  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马车所过之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

  有的是认识平原候府车驾,有的则是被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吓住了。

  不一会儿。

  李锦行便驾车来到了东华门外。

  “侯爷。”

  安正将车停稳,这才下车,向着车内恭敬行礼。

  李锦行在临近皇城时便听到了考生的喧闹,此时在车上居高临下,看着被禁军和锦衣卫隔绝在外的乌泱泱的人群,心里也是不禁一动。

  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却因为取士不公,名落孙山,任谁也会心里有怨气,也不怪这些士子。

  而一众考生看着李锦行,也顿时骚动了起来。

  “还请大人为我等做主。”

  “大人,科举舞弊,取士不公,恐负十年寒窗之意,有违陛下公允之心啊!”

  “大人,科举三十六进士全是南方人,难道我们大明只有半壁天下吗?”

  李锦行看着面色激动的众人,神色严肃。

  一股威压让人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各位考生,我乃都察院左都御史,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科举一事,朝廷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如有徇私舞弊者,定按大明律法,严惩不贷!”

  “但是你们可知,聚众围堵宫门是何罪?”

  “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李锦行的声音宏亮,振聋发聩,让一众考生顿时冷静了下来,不禁一阵后怕。

  李锦行看着沉默的众人,这才继续开口。

  “皇上仁慈,不与你们计较,现在,全部散去,在京城各酒楼住下,直到科举一案查得水落石出之前,不可离京。”

  “期间一切住食费用,皆由朝廷支付,事后,并给所有考生发放返乡路费。”

  李锦行说完,考生有些意动,不过显然还有些顾虑。

  一个个举棋不定,不知道是否该就此离开。

  但是又担心错过了这次,就没有机会了,而科举舞弊也将不了了之。

  李锦行也不着急。

  如果这群考生不识相的话,他只能抓几个带头闹事的人,震慑众人,结束这场示威。

  片刻后。

  就在李锦行将要失去耐心时。

  一个声音突然传了出来。

  “我们相信朝廷,相信李大人会还我们一个公道,我们就在客栈等着李大人的消息。”

  说完,就有人转身离开。

  而紧接着,有了第一个,后面的人也是纷纷离开。

  不一会儿,东华门外便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宁静,庄重森严。

  “吴统领,开门吧。”

  李锦行这才转身向着皇宫内走去。

  ……

  另一边。

  如李锦行所说,落榜考生纷纷回到了客栈,居住了下来。

  而李锦行早已派锦衣卫告诉了全城客栈掌柜,所有考生入住,食宿均有户部报销。

  醉仙楼内。

  李青和孔祥相对而坐。

  “李兄,皇城门口的考生回来了。”

  孔祥看着街上的士子,眼神有些黯然。

  他没有中举,落榜了。

  所以在听说科举有舞弊现象时,他也是义愤填膺。

  只不过他没敢去东华门外,而是在这醉仙楼里和李青喝酒。

  “有李大人出面,考生们自然放心回来,毕竟聚集在宫门外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

  李青也没有意外。

  李锦行本身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在翰林院倍受尊敬。

  本身就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考生会下意识认为李锦行是他们这边的人。

  而最重要的是,李锦行在天下读书人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些年跟着刘伯温,李锦行自然没有干坐着,而是凭着他的才学折服众人,在仕林里的声望仅次于刘伯温。

  而在李锦行封侯,官拜一品后,李锦行在天下士子的心中已经有着不可磨灭的映象。

  所以有李锦行做保,考生也愿意给李锦行这个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