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的侯府傲娇才娘子>第556章 老顾有些累了
  听到金辉北上的消息,顾正言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小子准备鱼死网破,通敌卖国。

  他很清楚,历史上中原政权危难之际,除了有很多人悍不畏死站出来抵御外辱外,也有很多人投敌卖国...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修书一封向洛擎苍陈明利害,而洛擎苍也极为忌惮这个军中影响极强的老狐狸,并没有放任何实权给他,只允许他参加议事,直到这个消息传来前,一切都还算正常。

  一般来说,高阶武将出征时,都要把世子留在皇都,虽没有做硬性规定,但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金辉也不例外,他离开时金鸿昌已在回京的路上,其动向暗麟卫一直都有掌握。

  现在居然莫名消失了?

  果然,金氏一族经营多年,底蕴绝不容小觑。

  这老狐狸这是欲学梁国公?

  臣之不臣,国之不国,亡国之象!

  顾正言连连摇头,目露嘲讽,此刻他也没心情看什么球赛了,带着亲兵就回了书房,写起了信。

  他在信中告诫洛擎苍,金辉乃武将之首,在军中提拔了不知多少将领,可能埋了很多暗子,让其彻查这些暗子。

  最重要一点,决不可让金辉独自领兵守城,必须束在身边!

  写完信后,顾正言开始观察起军事地图和沙盘。

  据他的分析,边疆的最终大战,会在三四个月内进行,两方都拖不起了。

  也就是说除开路上的行程,留给他的时间,不足三个月了。

  看完地图后,顾正言紧握双拳,闭着眼睛,在脑海中疯狂推演。

  良久,他长舒一口气,目露决然。

  “是时候了!”

  他马上回到案台旁,奋笔疾书起来。

  不多时又写好了几封密密麻麻的密语书信,每封信一式三份,让暗麟卫快马传回上京。

  写完信后他又回到了沙盘前,一番分析后他拿起小标旗,在几个位置上面标注了一番。

  这几个位置连接了东原山脉,幽云府边界,乌州。

  并不是埋伏,而是修建到边疆的水堡。

  水堡就是古代行军之时用于储存粮食和水的补给站。

  他之前已经让人修建了一些,但发现北方的旱情好像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到现在居然还没下雨下雪。

  所以修建更多通往边疆的水堡以及打井便成了现在迫在眉睫的事情。

  否则,东原军根本无法进行后续往北推进的战略。

  古代行军打仗远远不是咱们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行军的路线非常重要,甚至能决定战争成败。

  一般来说,行军路线当然是沿着河流水源最好,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河流的,一旦要去无法确定水源的地方打仗,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需要勘探好水源,如果没有,则需要修建水堡。

  否则带着士兵瞎冲就是找死,还没见到敌人,恐怕自己就先渴死了。

  不过姜葵之前的策略是南北夹击,围攻上京,所以只命人修建了不少到上京的水堡,可到边疆的几乎没有...

  当然,修建到边疆的水堡只是为将来抵御胡人做准备,现在他可不准备去打胡人。

  先不说打不打得过以及打后的战损等问题,主要是师出无名啊!

  打给谁看?谁知道你哪位?后勤补给自费掏钱吗?

  关键就算打赢了也远远夺不下皇位。

  所以就算最终要抵御胡人,也必须先统一内部战线,以姜葵之名师出有名,为天下所知。

  必须打着为天下苍生百姓的旗号,这样才能在大义上站得住脚!

  否则就算打赢了也一定会被朝廷定义为反贼,各种找借口卸磨杀驴。

  这点顾正言百分之百相信,想想前世南宋时期有多少抗金义士被打为反贼?

  堂堂民族英雄竟被朝廷打为反贼之流,简直可悲。

  顾正言借鉴历史,几乎考虑到了一切,要是这样都输了,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历史洪流太强,天注定中原政权气数已尽。

  不过现在看来还有机会,但都是踩着钢丝前行,后果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梳理完战略计划后,顾正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确实有些累了。

  身处其位才知道有多大的责任要考虑多少东西,随便造个机关枪大炮就能横推一切,他何尝不想那样?但事实和臆向实在差得太远。

  这就好比未来人穿越到现在随便造个东西就能横推世界或者让国足夺冠,这可能吗?

  休息片刻后,他又站到了沙盘旁边,皱眉思索起来,然后又在东原山脉西南方向插了几个小旗帜。

  “万连城用兵比侯爷更为刚猛,但少了些许谨慎,我想过年后他就坐不住了吧...”

  “大雍这些闻风就逃的驻军,用来搬东西最好不过了。”

  “东原军还要再见点血!”

  顾正言目光闪烁。

  ......

  时间飞逝而过,转眼就到了大年初四。

  为期三天的过年活动圆满结束,除了蹴鞠比赛外,初二初三又举行了击鞠(现代马球),步打球(现代曲棍球),整个东原山脉热闹至极,喊声笑声不断。

  胜利者获得了荣誉和物质奖励,迎来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倍感骄傲。

  其他人也收获了快乐和眼福,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随着这些活动的成功举行,将士们之间配合得更为熟稔和默契,渐渐地,所有人对东原山脉都有了一种归属感。

  于是初四恢复到日常生活开始后,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儿训练,没有几人甘愿落于人后。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那天何大宽等俘兵表达过加入东原军的意愿后,又有很多人也生起了这个意愿。

  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初四的早上一起来到中军外的营地,朝顾正言的方向单膝下跪。

  人数约有三千九百多人,场面看起来很是壮观,连顾正言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当即勉励了这些军卒一番,言明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就可以正式成为东原军的一员。

  有了顾正言的承诺,这些人拍着胸脯保证,一定通过考核。

  其实最大的考核是信仰的建立,要让他们认同东原军的一切。

  顾正言要的是有信仰的悍不畏死的军人,并不是一味堆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