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的侯府傲娇才娘子>第133章 院试放榜
  时间过得很快,两天的时间转瞬即过,前两天还好,但对于顾正言来说,第三天真是太难受了。

  其一就是早上吃的面条,实在太寡淡了,顾正言怀疑是不是自己吃的那碗面条成了漏网之鱼,院试的大厨忘记放盐了...还有就是,他一直在憋着,因为这次的考生总共两百多个,但一共只有三个厕所,而且因为害怕串通作弊或者影响他人,并没有专人来打扫厕所,经过两百多人两天的洗礼,那味道...(可恶的厕所情结)

  第三天考的是诗词和明算。

  这两项嘛...

  “啪啪~”

  吃完饭还没半个小时,顾正言便已做完,其实大多时间都是在誊写,而不是在思考。

  旁边的几个考生听到这声音,只是微微摇头,心中感叹又是一个放弃治疗的...

  大雍历史上,还没有半个小时就做完诗词和明算的,当然,乱做除外,诗词还好,明算可是有十六道题...

  连收卷的小吏都微微摇头,糊了白纸,收好试卷后,又给了顾正言一个小牌子,上面刻着“结”字,顾正言拿着这个牌子才能出考场,不然会被当成作弊者给捉起来。

  仓云州的提督学政叫夏源,此时正和木知府等官吏在阅卷。

  提督学政其实没有品级,是个临时的官职,看朝廷派的官是几品,那提督学政就是几品,夏源乃户部郎中,从四品。

  因为各地的考生忙着回家,所以必院试须在考试完两天内完成阅卷工作,现在夏源正和一众辅官在批阅前两天的经义和策论。

  小吏拿着装卷的篓子,放到阅卷的房间内。

  夏学政看着小吏拿着一个新篓子,皱眉道:“有人交卷?”

  第三场这才刚刚进行就交卷,这种态度就不行!

  夏学政微微摇头,他作为院试的主官,主考之下有这种考生,颇感失望。

  要知道提督学政名义上相当于这些童生的半个老师。

  小吏恭敬道:“大人,此人好像肚子不舒服,但...好像试卷上都写完了,并未留白...”

  夏源闻言眉毛一挑。

  木知府闻言,眼睛微睁,随即又摇了摇头,继续阅卷。

  夏源思索片刻,还是抵不过心中好奇,他想知道这个考生写了些什么?

  “拿过来让本官看看。”夏源朝小吏道。

  “是,大人。”小吏从竹篓里拿起试卷递给了夏源。

  夏源拿起,随意一看。

  “嗯?”

  “这诗词...”夏源眼睛一亮,连连赞道,“大家风范,不浸淫此道多年,绝写不出这种水平的诗词,还有...”

  夏源又把明算的试卷打开。

  “嗯?”

  夏源缓缓瞪大了眼睛,又仔细看了几道题,惊讶道:“这...怎么可能?”

  “右安(木扶阳的字),你来看看,”夏源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木扶阳也发现不对了,他很少见到学政大人如此失态,赶紧走过去,疑惑道:“夏大人,可有不妥?”

  夏源深吸口气道:“你先看看吧。”

  木扶阳拿起试卷一看。

  “嘶~”

  “这...”木扶阳惊叹。

  他们不会怀疑试卷泄密,这点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泄密他们也要受牵连,最关键的是,顾正言的方法,有的比标准答案还简洁...

  夏源眯着眼道:“诗词,明算二道的奇才!这二道,此人怕是不下于圣天府的那些天之骄子了!待考完后,老夫定要见见这人,就算他经义策论一般,就凭诗算二道,前途也是可期啊...”

  户部主管户籍财政,尤其重明算。

  木扶阳也叹道:“开考不足两刻钟,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其他辅考官也都看了看顾正言的试卷,皆震撼不已...

  要说这几个考官知道真相后惊讶不已的话,那门外不知真相的几个衙役接过顾正言那“结”字小牌后,表情很是吃味,他们看顾正言的表情就像一个凉了的人一样...

  顾正言不管,离开考场后,一路往客栈跑去。

  当福禄客栈掌柜看到火急火燎赶回来的顾正言,愣了很久。

  不是才开始第三场吗?这是...放弃了?

  之所以掌柜会关注顾正言,是因为天字号房间,一般都有些背景,东家吩咐过要好好伺候。

  不过还没等掌柜开口问话,顾正言就冲向了后院...

  良久...

  “呼~”

  神清气爽的顾正言从后院出来,朝掌柜道:“掌柜的,来点吃食!”

  “...好!”

  那碗面又淡又少,根本没吃饱,顾正言准备再吃点,其实不仅是今天,前两天考试,他一直都没吃饱。因为自从生病之后,顾正言不仅力气变大,食量也变大了不少,有时候他都怀疑,不会是那种狗血套路吧?好好的古代,结果突然变成了武侠玄幻世界,自己过世的老爹,是一个元婴期的大能...

  当然不可能!他读过大雍历史,并没有那种绝世高手...

  ......

  日升日落,朝霞第三次升起,今天,到了院试放榜的日子,要知道,通过了院试,才真正迈入了“士”的阶级,光是读书人还不算“士”,有了功名,才有了阶级特权,才算“士”。

  秀才,才算最底层的“士”,有很多特权,比如不用交赋税,见官不跪,优秀的廪生还能领政府补贴。

  客栈的考生也都早早起来,簇拥着往府衙走去,都想早点一睹自己的辛苦成果,是更上层楼,还是继续加油,都在这张牵动人心的榜上。

  顾正言也早早起来,倒不是他很心急,而是他养成了习惯,不紧不慢地吃过早饭后,才跟着人群往府衙走去。

  仓州这次院试一共二百八十人,大雍朝一般院试的比例为十取一,也就是这次只能录取二十八人。

  院试第一名称院案首,共分三榜,这次甲榜五人,乙榜十人,丙榜十三人,每榜对应的就是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

  府衙门口,人群很是拥挤,三三两两的学子聚集在一起,都紧张地或焦虑或期望地谈论着考试心得。

  “咚咚~”

  府衙门口,忽然走出来两排衙役,正拿着几个大铜锣,敲敲打打,后面几个衙役则抬着三个用红布盖着的木板,木板上便是本次院试的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