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君臣相得>第46章 推心置腹

  审视,猜疑,冷硬,蛮横,霸道……

  一张面无表情的脸,沈澜清从中读出了无数令他生厌的情绪,唯独未读出隐忍其中的嫉妒与浓烈的占有欲。

  不是不能,只是不想。

  不是帝王伪装过于完美,而是沈卿将他不想看到的情绪无视的太过彻底。

  错开目光,视线描摹着君主颈侧微微凸起的筋脉,沈澜清平静无澜地陈述:“陛下,臣不喜半途而废……”

  “……岳博文是从臣手中被人劫走的,若不能亲自将他寻回,抑或亲眼见他无事,臣良心难安。”

  “只是良心难安?”

  “是。”

  指背抵着下颌,迫使沈澜清与他对视,岳煜紧紧盯着平静的凤眸冷声问:“沈卿,你可信朕?”

  探究,无休止的探究。

  吾君,既然您如此吝惜自己的信任,又何必如现在这般咄咄逼人,迫臣言不由衷?

  无形的讽笑,真挚的笑容。

  夹起垂在他耳畔的发丝,捋到鼻前,刚好遮住了微扬的唇角,沈澜清眼尾含笑,睨着君主的眼,轻挑地嗅着发间清香,慢吞吞地 说:“自然相信。”

  无论真假,一声相信,愉悦了君心。

  无论刻意与否,举手投足间,便诱惑了帝心。

  挤在两人胯间的欲望缓缓抬头,帝王的声音缓慢而低沉:“既如此,沈卿大可安心。”

  沈澜清无声地看着帝王,静等下文,怎知无耻的吾君突然凑到他耳侧,暧昧低语:“沈卿,朕怕是得先纾解纾解欲望。”

  “……”灼热的气息呼进耳中,温热湿润的触感包裹了耳垂,毫无章法地舔舐撕咬引得心底紧锁的那头兽开始蠢蠢欲动,沈澜清压 抑着情动,轻笑,“这有何难?陛下只需移驾走上几步,便能温香暖玉在怀…… ”

  “或者,陛下只需一声令下,自有人将暖床人送上龙榻。”

  一番调笑,不是吃醋,只是嘲讽。

  缓缓眯起眼,岳煜拖着沈澜清的手抚上自己的欲望:“朕榻上便有个现成的,何须再费那事。”

  “臣惶恐。”

  “朕记得方才沈卿还道可给朕暖床。”

  “……”臣坚信,若论断章取义,世间无人能比得上陛下。

  沈澜清无语地握着硬如炙铁的欲望,隔着龙袍缓缓开始描摹那形状:“陛下何必委屈自己个儿。”

  “沈卿若是觉得用手委屈了朕……”岳煜意味深长地盯着沈澜清的唇,“不如……”

  “臣绝无此意。”

  “呵!”一声低笑,夹杂着不为人知的纵容与无奈,岳煜带着沈澜清翻了个身,抓着结实的臀肌半支起身子,迫使沈澜清跪坐到 他大腿上,哑声命令:“若是用手,需得沈卿一起。”

  “臣遵旨。”扬眉轻笑,在炙热的视线下,慢条斯理地轻解衣袍。

  君与臣,俱是衣衫半解,撩拨撕磨,茱萸挺立,红梅绽放,欲漫心间,难消难却。

  炙热的欲望挤在微凉的掌心,摩擦碰撞,愈涨愈大。

  喘息愈发粗重,修长的五指舞动愈发灵动。

  沈澜清兀然勾住岳煜的脖颈,勒向自己,浅吻清啄,却如催情的药,催得吾君一个不察,雄关失守。

  黏腻的液体混在一起,犹如胶漆,将两人的小腹紧紧黏在了一起。

  盛夏,活力旺盛的两个男人,肌肤紧紧相贴,瞬间渗出一层细汗。

  腥膻的液体混着细汗,黏在身上着实令人难受。

  然,君主却将他紧紧勒在怀里,倚在榻上沉默着,一语不发。

  “陛下?”

  “沈卿。”

  心有灵犀也好,孽缘作祟也罢,良久的沉默之后,君臣二人竟是同时开口打破了御书房中的静谧。

  沈澜清手肘撑在榻上,微微支起身子:“陛下有何吩咐?”

  略松手臂,掌心轻轻摩挲着光滑的后腰,岳煜自顾自地说:“岳渊如今在郑都,生命无忧。”

  “陈正对他心怀叵测,留他在那太过危险,陛下既然找到了他,为何……”沈澜清顿住话头,静静看着岳煜。

  岳煜眉梢微动,旋即恢复了面无表情:“沈卿,朕的江山,内忧外患,需朕操心的事数不胜数。”

  “……”有么?臣怎么觉得您十分悠闲呐!沈澜清压下白吾君一眼的冲动,“陛下已经找到他了。”

  拇指按上眉心,面无表情的脸终于松动,岳煜无奈道:“不是朕不救……”

  “……”是您不想救?

  “是时机未到……”轻轻拍了拍微微僵硬的背,岳煜安抚道,“沈卿放心,便是在郑都,朕也能确保他安然无恙。”

  “陛下威武。”

  “毫无诚意的称赞,朕不稀罕。”

  “既然陛下已有岳渊下落,陛下……”话语微顿,沈澜清忖了几忖,这才问道,“因何令殷仲瑾去找岳渊?”

  岳渊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沈澜清:“莫装傻充愣。”

  “苏硕不是勾结云王之人,亦不是藏于那批杀手幕后之人。”“嗯。”

  “陛下怀疑……殷鸿?”

  “他虽未露出破绽,但他最可疑。”

  “所以,陛下派殷仲瑾前去劝降云王,只是对殷鸿的一个试探。”

  “算是。”

  “……”

  “不止殷鸿,朕要试探的人还有殷瑜……”如愿看见沈卿面露讶色,岳煜愉悦地掀起唇角,悠然道,“当然,也顺便收买了下人 心。”

  “……”收买对象不言而喻,自然便是那被圣上疑着的殷瑜。

  纾解之后,君主好心与沈卿一番“推心置腹”,沈澜清却只信了三五分。

  他信岳渊无生命之忧,心里悬着那块石头安然着陆。

  他信君主此举意在试探,试探之人却绝不止殷家父子,试探之事亦不仅是为了试出与云王暗通款曲之人。

  沈澜清甚至认定,那人,陛下心中怕是早有了定论,只是在等最佳时机而已,便如那封云王与郑太子的信,以及留在郑都,迟迟 未命人救回来的岳渊。

  蛛丝马迹掩饰地再好,沈澜清终日伴君,依然有所察觉。

  因此,他有理由相信,吾君怕是在下很大一盘棋,这盘棋的开局时间恐怕足以追溯到天佑二十八年,甚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