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穿成懒汉村村长>第53章 赵秋秋御夫课堂开课了

王大伟也对做出来的成品很满意, 人多就是力量大, 要是他和宋两个人, 要一天做出来这么多得累死。转过头瞧着几人熬夜熬糖累出来的黑眼圈和疲惫的脸色, 赞许道:“做的很好,这就成功了。今日大家都辛苦了, 明日就休息一天,后日再来交换工种,继续熬糖。”

这一次熬出来的红糖成色很好, 五十斤甘蔗汁出了十斤红糖, 足够交付与医馆的约定了, 剩下的可以慢慢来, 让他们认真学习,多练习几次。

谁知几个人眼神亮晶晶的, 纷纷表态:“不用不用!我们明早就可以来!”

王大伟:“……可是现在已经丑时(凌晨两三点)了……”你们不嫌累我还没精力监工呢?良好的睡眠才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啊!

“村长只管休息就是了,这砍柴榨甘蔗汁多简单, 也不需要你看着, 我们互相教导就行。待甘蔗汁榨好也下午了,到时候村长再来看看火候就行。”在他们看来, 这熬糖根本不难, 就是费力气,哪里需要王大伟一直盯着呢?

“行吧……”人家上赶着要干活儿,自己还有啥可说的呢?王大伟让宋取了铜板来给他们结了今日的工钱, 便回房歇着了。

几个人胡乱将铜板塞进怀里, 也不觉得这些钱多了, 见过那些精致小巧,一看就很值钱的糖块之后,他们坚定的相信,要是学会了熬糖的手艺,能赚的钱又岂止这些!

他们村长真好,这样的本事都不藏私,就这么教给他们了,还许诺以后要教给全村!等明年他们租了地,也种一些甘蔗,有了这手艺日子不就越过越好了么!

越想越兴奋,几人回家只略躺了躺,天刚亮就又起身出村砍甘蔗。回来后果然不用王大伟指点,便各司其职,砍柴的砍柴,榨汁的榨汁,中间轮换休息,分工有序。

王大伟偶尔从窗口往外瞅一眼,宋也时不时过去瞧一眼,其中操作并没有差池。

本来也是,熬糖并不是多难的活儿,就是费力气,比较细致。而这些难民抱着学习的心态,再细心没有了,唯恐做的不好被村长嫌弃,不肯再教授。因此细节上有些倒比王大伟做得还要认真,如此这般又熬了两锅,王大伟甚至让他们尝试着脱了一次模子,竟然也弄得整整齐齐、有模有样。

五天之后,王大伟就觉得这六个人可以出师了。于是如他对王小二的承诺,又在村里新选了六个人,成为第二熬糖小分队。

这样一来,第二队的人也不必王大伟亲自教授,只让第一队中能言会道的两个人来教导,他偶尔去看看有无错漏就是。

这教导也不是人人都能的,有的人他自己学会了熬糖,但嘴笨不会说,也是不行的。王壮山倒是个会说的,但王大伟属意培养他做自己的村长副手,便没有让他负责教导之事,而是把村里杂七杂八的琐事都交代王壮山来代理。

这负责教导的人,每人每日也有三文钱可领。动动嘴皮子就能得钱,这两个“教官”也还挺满意的。

这熬糖要说有什么要紧,就是火候了,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还要几个时辰维持一致,否则坏的就是一整锅。所以烧火的人得常常警醒。

这第二队来学熬糖的人中,便有王小二的岳父,赵秋秋的父亲。

王大伟见到此人便又想起一事,让人把赵秋秋给找了来。

王大伟早就发现,赵秋秋这姑娘不简单。

脾气直,嘴会说,性子厉害,不是个省事儿的人。在古代的年轻女子里属于非常泼辣了,也难怪在她原本的村里受其他姑娘排挤。但她也有她的好处:这满打满算整个村里,要数赵秋秋家里的难民和村民处的好,关系和睦。

这是因为王小二家的人好说话吗?并不,那王婆子就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啊!

还不是赵秋秋这姑娘有手段,御夫有术不说,也摆得平娘家人和婆家人!

这村里有像赵秋秋这样,能辖制住家里人的,就也有那性子软和的,在娘家和婆家之间两面受夹板气的。

这段时间王大伟卧病在床,日常就是家长里短的给人评理,因为(宋认为他)行动不便(被要求)不能下床,连躲清闲都躲不成。

这两日王大伟看了第一制糖小分队的人给第二制糖队的人上课,得到灵感便觉得赵秋秋的这份儿本事,或许也可以通过授课传播。

赵秋秋被找来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她最近好像也没干什么影响村子和谐的事儿吧……就是让自己男人在村长面前给自己爹谋了谋福利,不至于让村长亲自召见?

待听了王大伟的想法,赵秋秋更是震惊到了:“这,这还能教人?”平常挺泼辣一姑娘,这时候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难道真要把自己房里那些事儿和别人说去?各家有各家的情况,能一样吗?

“你脑子灵活,别人家有什么情况,你揣摩着给出出主意也好啊。”王大伟笑眯眯的鼓励她,“别担心,你这课只讲给那些同你一道嫁过来的姑娘小哥儿,你们年岁差不多也熟识,说起话来多自在。不是给村子里那些人讲。”

其实一般村子里都会有这样一个角色,女人之间的事儿村长作为汉子不好插手,就得有个来处理处理女人之间琐事,例如婆媳关系妯娌不合甚至房中事之类的角色。通常是由村长的妻子或母亲来担任,但……王大伟这不还没媳妇么,总不能让宋来做。倒不是王大伟不舍得放给宋这点儿权柄,宋自己还没出阁呢,处理这些问题多不好意思?而古氏又没什么主意。

干脆让赵秋秋来当这个妇联主任,集体授课好了。

“那……那还成。”赵秋秋心想,要是自己笼络丈夫那套真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了,特别是汉子们,怕也就不再管用了。

学堂也不用找,就程哥儿住的赵家屋子,空出一间厢房给她们就够了:王大伟本就打算把那儿改成村委会,现在提早运用一下。至于程哥儿,没事儿也可以一起听听,反正他早晚也是要嫁在村里的。

和赵秋秋说好了,王大伟又找来了程哥儿,本以为程哥儿会不好意思不愿意一起听课,谁知道他羞涩归羞涩,还是红着一张脸答应了。于是没过几日,这课堂就有模有样的办了起来当然对外,特别是村里的汉子们,说法是年轻媳妇、夫郎们聚在一起做针线活儿,也能互相探讨技艺互相学习。

赵秋秋所讲的,无非是怎么笼络丈夫的心,如何在丈夫面前给娘家人说好话,在娘家人面前说婆家的难处,让两方关系更为融洽。当然了,该哄的时候要哄,该立威也得立威,这就跟王大伟当初收服难民一个道理,恩威并重!

这话还必要说的真诚才能让人信服,赵秋秋讲的像模像样,一群小媳妇小夫郎听了,虽一时不能立刻学会,但也有些开窍的,在家里不那么受气了。

又有那些家里有具体问题的,说给小姐妹们听,赵秋秋帮着出主意,大家伙儿也跟着凑热闹,倒真解决了几件事。

加上她们也不是白耽误工夫,上课的过程中手里针线不停,互相帮忙讨教一下。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竟然也没人提意见。当然了,这里头也有大家伙儿的注意力都被熬糖吸引了的缘故。

长此以往,赵秋秋心里也有些得意了。原本是王大伟指派她做的活计,如今倒做得像份事业,很是上心。小姐妹受了她的指导,家里的难题解决了,也会送点小零小碎、野花野菜当做礼物,更让赵秋秋有成就感。

这一日,她便上了王大伟的门,把宋给堵住了。

宋这断时间正帮着照看熬糖的事情呢。王大伟行动不便,他和古氏便是王大伟的眼睛和腿脚。另外他自觉比古氏对熬糖更了解,更是揽了不少活儿在身上。

“我?我去听什么课?”宋拎着一桶过滤出的甘蔗残渣。这种含了大量甘蔗汁的渣子得烧成灰才好当肥料,不然招虫子蚂蚁。

赵秋秋恨铁不成钢:“你看看你干的这是什么活儿!哪有屋里人出来干体力活儿的,只有那不受夫家重视的才会被这么磋磨!”

她们给人当媳妇、当夫郎的自然也不是不干活儿,可大部分干的都是针线上的活计和家里的家务,虽然费力气少些,却耗神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汉子天生力气大些,自然该把体力活儿交给他们,这叫分工明确。

宋被说的有些不自在,脸上有点儿泛红:“没那么多讲究,这不是王大伟病了么,我顺手就干了,真不沉。”

这些残渣原也不用他来处理,不过要制糖小分队的人来弄,就得等他们忙完。往往要忙到半夜,到那时候已经招来一堆蚂蚁了,宋嫌膈应,每每即刻处理掉。

不过……宋看了看自己的手心,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白嫩手心渐渐磨出了一些厚皮,可以见得,持续下去几个月,就会形成茧子了……

“病了怎么了?他一个当村长的,只要有心,随口指派谁谁能不帮你干了这活儿?就是没往心里去!”赵秋秋撇了撇嘴,恨铁不成钢的问他:“难道你就不想王大伟啥都听你的,把你放在心尖第一位,捧在手心里宠?”

宋心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