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穿成懒汉村村长>第36章 三碗不过……八分饱

宋作为一个古代人, 还真是意外的清醒,不容易被洗脑呢, 王大伟心道。

读过书的人眼界就是不一样呢~

不过,这时代还是没读过书的人多一些。王大伟琢磨着,也许自己可以趁着此时红糖还需从天竺国进口,让村子先富起来况且他有灵泉在手, 制造出来的红糖肯定比市面上现有的更具有药用价值啊!

就算是其他村民做出来的红糖没有灵泉的效果,正好也可以纠正一下无知百姓的误区:红糖比起药品, 还是更偏向于保健品的,并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稀罕物。

到时候就往益气补血, 滋阴养颜的方向宣传, 肯定也有不少人买账。

“你好像挺关心红糖的?”宋眯了眯眼。经过那一碗又一碗的热水,宋已经断定王大伟是个有故事的人。

“我不止关心红糖, 我还关心粮食和蔬菜。”王大伟一本正经,“毕竟我拥有一个村子, 紧邻大海,春暖花开。”

到了村子附近,王大伟眼尖的看到村口又围了一群人。自从穿越过来,好像每次他出门回来,村子里就没安生过。

王大伟紧了紧手里的篮子。宋也恢复了他小傻子的人设, 拽着王大伟的衣服躲在他身后。

“这又吵吵什么呢?”王大伟很是不悦, 这才新婚第二天, 就是做做样子呢, 也得和睦两天吧?

随着他的话音, 险些要打起来的人群立刻分成了两波,泾渭分明的站在王大伟的两侧。难民们面红耳赤,村民们也气得不轻。

今日是成亲后的头一天。那些刚娶了媳妇的汉子是满足了,很不能溺死在温柔乡里,他们的家人却另有想法。

按照古代的规矩,新嫁娘这一天是要拜见婆家人的。当婆婆的也往往要在这一天给儿媳妇们立立规矩,确定一下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和主权。

甚至故意刁难一下媳妇,古代是有苦媳妇熬成婆的说法的,一个熬字道尽了多少辛酸!

这婆媳之间啊,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然而,大部分的古代媳妇受婆母的磋磨,除了孝道压在头上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媳妇孤身一人来到婆家,包办婚姻的丈夫也没什么感情,并没有人给她们撑腰!

而懒汉村的新媳妇们就不一样了……她们的娘家人如今也住在婆家的房子里,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之下。这下,新媳妇的父母怎么舍得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哥儿受婆家磋磨?

这规矩自然就立不起来了。感觉权威受到了挑战的婆母们当然不乐意,想着法子要找难民们的麻烦,要压倒了这股子东风还真让她们给找着了。

这几天家里的米消耗的太快了!

开始只有一家发现了,后来村民们互相通气之后,便发现每家每户皆是如此难民们入住村子不过三四天,还趁着集体婚礼吃了一顿好的,怎么厨房里能吃十天半个月的米就见底了呢?

自从难民进村,这些懒惰的村民就把做饭的工作交了出去,恨不得连厨房都不用进,吃饭给他们端到眼跟前。于是村民们便有了些阴谋论,认为一定是这些难民们偷藏了米粮,别有居心!

而难民们自然不承认:他们人都住在村民家里,就算想藏,又藏能藏到哪里去?

“……那就是正常的消耗!你们扣扣搜搜的,不舍得出粮食还想骗我们姑娘嫁过来,如今又倒打一耙!”今日白天王大伟又不在村里,没人出来主持个公道,两拨人差点没翻脸打起来。

也幸亏那些村民干点儿活儿就喘的体质,并不敢真的和一身腱子肉的难民们动手,只敢嘴上吵吵:“呸!要多吃了一丁半点也就算了,那可是一倍的粮食!我看你们就是不诚心过日子,来了几天了,让你们干点儿活也指使不动人,还净在家里吃干饭!”

村民们这也是仗着昨天晚上洞过房了,想来那些新媳妇小夫郎也不能再改嫁其他相亲失败的村民,没了威胁腰杆子都直了不少。

王大伟听了两方的话,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早前他和村民提议吸纳难民的时候,村里就算过了这笔账:今秋收获的米粮省着点儿吃,再让难民们勤挖野菜补贴,伙食也勉强能够。况且十月还能再收一批罗汉豆。

然而,这是按村民们自己的饭量来算的。村里各个都是懒汉,平日里消耗最大的活动就是吃饭,日常爱好是在床上躺着。他们的饭量就是放开肚子来吃,也吃不了多少,根本就不太饿。

而跋山涉水逃荒了两三个月的难民就不一样了,肚子里那是十分缺油水。加上这两天难民们都在准备婚礼的事宜,出了不少力气,饭量大也是正常的。

村民们把做饭的工作交到难民手里,这些难民自然也是放开了肚子吃,不会让自己亏着归根结底问题还是,两方人马都没有把对方当成一家人。

村民们听了王大伟的解释仍然不相信,认为王大伟偏颇难民:“道理我们都懂,但怎么可能吃掉三倍的粮食?”

于是王大伟只好让王壮山当成表演了一个正常饭量:一口气吃三碗,下了一盘子野菜,不过八分饱。

村民们这下傻眼了:“这,这……这可怎么养得起呦!”在他们睡懒觉的时候,这些难民竟然不声不响吃了那么多的粮食吗?!

可是照这个加快了三分之一的消耗速度,加上十月份将要收获的罗汉豆,粮食也不够吃啊!毕竟新嫁娘们带来的娘家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呢,不少人家当初贪图劳力,都是人口多的优先选。

王大伟想了一想:“这样吧,家里收着的都是新米,拉去粮行换成陈米或劣米,能多出来一些。再每家开点儿菜地,种点土豆红薯什么的。”好米换劣米,最早还是赵石头一家出的主意。

“也只能这样了。”村民们恹恹的答应下来,倒没什么激烈的反应。他们懒到如今的程度,能吃好的自然高兴,但吃的一般也无所谓,否则也不会不给米去壳了。

只要不让他们出力气拉粮食去粮行卖就成。

王大伟又劝哄了两句,然后脸一板,对着难民们道:“你们每家出一个能说了算的人,还有家里的新媳妇和小哥儿,吃罢饭都上我家去一趟。”

村民们又顿时幸灾乐祸起来,村长这是终于要发威,治一治这些人了?

该!这些人一点儿都不听话,还时常跟他们顶嘴,就是欠收拾!

他们还沉浸在之前针锋相对的情绪之中,并没有反应过来,这些难民除了吃得多,好像并没有犯什么错?

……甚至吃得多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但看村长的表情,好像很严肃很生气的样子呢!

连难民们也被他的气势给哄住了,心里不免有些慌慌的,担心王大伟过河拆桥。

得意起来的村民们,一个不经意,瞄到了王大伟手上的篮子,心思又活动了起来。

这村长啊到底还是他们的村长,说话做事儿都是向着他们的!

“村长这是又买了啥好东西呀?”

王大伟皱了皱眉,但还是掀开了篮子上盖的布巾他早有准备,上面一层放着的都是包好的中药,把下面的咸鱼腊肉给盖的严严实实。

“给傻哥儿买的药。我带他去医馆看了,说是脑子磕着了,吃几副药好了就不傻了。”

这副说辞之前只在王壮山等难民中小幅度的流传过,如今村民们听说了,倒一个个惊讶了起来:“什么,傻哥儿不是天生就傻的?还能治好??”

不禁有人后悔起来:早知道就娶傻哥儿了,人长得漂亮不说,也没娘家人需要养,本人那么瘦,想来吃的也不多!

王大伟:那是你们没看到他风卷残云的样子。

汉子们的心思都转到了傻哥儿身上,女人们却仍然惦记着篮子:“这么一大篮子,不会真的都是药吧?”

这篮子是农家拣地常用的土篮子,正经挺大挺深,能装不少东西。

“我怎么感觉闻到了肉味儿……”

“我好像闻到了咸鱼味儿……”

王大伟听见她们嘀咕便笑了:“婶子这鼻子真是比……都灵,咱村多少年没吃过咸鱼了,您还记得什么味儿?”

那妇人被点破,便厚着面皮笑道:“这不都是肚子里缺油水闹得么,咱们村的日子过得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吃一回咸鱼能记上半辈子……哎呦你这药买的可真不少,要我说还是家里有钱……”

她说着,就伸手想去翻那篮子里的药包,瞧瞧底下是不是真的藏了咸鱼。

结果,一旁横空杀出来一口小白牙,嗷呜嗷呜要咬人的样子,吓得那妇人赶紧缩回了手。

乖乖,这孩子是真的敢咬人,没看见那天刘七家的都嚎出了猪叫吗?

还有王大伟那缺的话不管以后能不能治好,现在还是傻的啊,染上了疯病吃亏的还是自己!

妇人心有余悸。

王大伟揉了一把宋的脑袋:“瞧瞧,这孩子护食呢谁耽误了他治病,那是连傻子都看不过去的。”

这话一说,又有宋呲着牙在一旁虎视眈眈,总算没人好意思再上手了。

“都回吧,时候不早了,吃了饭好让他们上我家报道来。”王大伟面上淡淡的,心里也打着鼓呢:再不回这篮子里的咸鱼味儿也许真要瞒不住了……

※※※※※※※※※※※※※※※※※※※※

昨晚卡文,写着写着抱着电脑睡着了,半夜醒了一回脖子快断了,笔记本卡在脖子和胸口之间,亏我也睡得着,鸽了大家对不起嘤》-《

然后今天吃了好久的瓜,一度怀疑不能更新啥的……幸好是虚惊一场。

毕竟我想写的一直都是古耽_(:з」∠)_少数不是古耽的,还是(可能)血型暴戾的末世……

这周居然没有轮空有榜单,我爱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