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现代言情>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258章

小李氏就是懒馋不讲理,甭管跟她说什么,都当听不到。

不像厉氏,因为要脸面,以前柳老头、李氏,或者是柳全福说句什么,她就能难受好几天。觉得自个儿不比人低一等,怎么就能被这么说。

所以很多时候基本柳老头和李氏甩个脸色,厉氏就要胡思乱想了。

但小李氏不一样,甭管怎么说她,她都不会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喝喝,啥影响没有。就是前年柳爻卿给她灌了大辣子草,小李氏熬完了那几天日子,照样!

这回小李氏看着窑姐儿的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里面铺炕的布都是崭新的,想着柳全福屋里太脏太臭,便往这边炕上一坐,这就不走了。

窑姐儿一看,当场便把柳老头和李氏叫来,说:“这事儿你们要是不解决,回头我便去找里正大人,再不然我便去衙门,去找卿哥儿!”

她赎了身,又跟了柳全福,便是柳全福的妾,按理说没有说这话的资格,可现在柳全福惹了事,被关起来,柳老头在村里半点脸面都没有,平时根本不敢出门,小宝就是个废人,年纪大了还是一点用都没有,小李氏虽然是正房,可她也是半点脸面都没有。

若是人家窑姐儿真的豁出去了,还真能闹一通。

当时柳老头可是反感透了窑姐儿,觉得她心计多,还心肠歹毒,是半点不想看到她!

偏偏柳老头说不过,只得叫李氏回来。

这事儿一过,柳老头是更没脸出门了,小李氏还是想闹,但那窑姐儿一直防着她,没叫她找着机会。

窑姐儿还是照常出去干活,村里也有人笑话的,还当着面笑话,她也不反驳,照样过自己的日子。等今年那块荒地收成了,她自己的口粮反正是有了。

“是个聪明人。”柳爻卿道,“比那寡妇强。”

寡妇跟着柳全福,名不正言不顺,没说亲,就偷偷摸摸在一起了,怎么样都不合礼数。但窑姐儿不一样,她虽然进了柳家便是妾,自己低了一等,此时的柳家却也没有几个正儿八经能主事的人 ,她基本受不到什么影响。

“恩。”哲子哥道,“等阿爷往后不能主事了,怕是还得靠她。”

怕是那窑姐儿就是冲着这一点。

对于这个,柳爻卿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是当做别人家的热闹事说说罢了。

到了临海,正巧码头上多了许多鱼,柳爻卿便兴冲冲的过去看。

原来是大船遇上鱼群,于是擦着鱼群的边边角角的下了网,就这样也捉了不少。这会子大船抛锚听了,小船往岸上运,码头上等着一群汉子,把这些鱼运去大饭堂。

柳爻卿又跟着去大饭堂,竟然还看到一些难得一见的深水鱼,赶忙捉出来叫大饭堂的人收拾了,就等着吃这个。

“海里的鱼跟河里的还是有一点不同的。”柳爻卿给自己夹了鱼,撕了一块煎饼拿着,“鱼刺有的多、有的少,味道也有点差别。”

“有的生吃都行。”

“那得是新鲜的刚从海里捞出来的,要是时间一久,鱼死了就不行。”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吃了鱼,柳爻卿和哲子哥回屋里歇息。

临海这边造船的能耐越来越厉害,已经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想去外面看看,只是目前皇帝没开口,只能由朝廷从临海这边买了船,绕着大秦的海岸转圈。

这样一来倒是出现不少官船,听说官船到最南边的时候还出了点事儿。

最南边一年到头天气都比较热,瘴气、湿气等等都比较厉害,那边也有衙门,不过大部分时候都只是摆设,治理上还是要靠本地的土族。

土族不说官话,只有少部分人为了跟外面的人打交道才会学一学,但是说的很拗口,至于字,更是不认识了。

土豆和玉米推广到这里的时候,接受度也不是很高,只不过这边土族人数不算很多,即便是打猎也不太饿肚子,再加上瘴气、湿气、毒气等等,衙门的人根本不能靠近,这件事也就拖到了现在。

前阵子衙门的人从临海买了船,单子还是柳爻卿亲自签的,要的银钱很少,还给了不少训练水兵的建议。

乘船的人大部分都是沈从武手下出来的兵,能上山能入地,个个都会游水,而且不属于哪个衙门,直接是皇帝管着。

不知不觉间,皇帝偷偷摸摸的培养了这么些人了,世家大族有所察觉,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选人的条件是什么,有可能城中的乞丐都会被选上,有可能世家大族的嫡长子都选不上,规定很是奇怪,偏偏训练出来的人都脱胎换骨。

皇帝有了人,就开始瑟了,世家大族也不太敢跟他对着干。

于是这些人就奉命乘船沿着大秦的海岸走,走着走着就到了最南边的土族这里。

那船跟小山似的,由远及近,还没到岸边就停下了,换了小船靠岸。那些个小船在海中穿梭迅速,跟游鱼一样顺利,汉子们下了船,发现岸边应当有人,但是已经跑了。

“要是跟仙岛上的人一样,这里咱们少不得就要占了。”

“瘴气、毒气啥的都不用担心,皮口罩子戴上!”

汉子们根本没啥怕的,拿出来的皮口罩子跟以前的模样都不一样,古里古怪的,前面还突出来一块,看着跟猪鼻子似的,黑咕隆咚,戴在脸上还有点沉甸甸,但汉子们一路冲进去,胀气、湿气、毒气啥的愣是没受多大影响,就进了人家土族寨子里面。

“你们这儿没啥恶事吧?”汉子们说这话的时候,还有那么点儿期待。

土族这边虽然人少,但地方挺大,一直跟大秦貌合神离的,说不定哪天就反了,汉子们对他们的印象都不太好。

只是没发现什么恶事,汉子们只得给了土豆和玉米种子叫他们开荒种地,并且说好了,若是回头再来看看没种好,那少不得要叫旁人来种地了。

汉子们重新回到船上走了,继续往南走,还有几个时常向大秦进贡的小国,也得去看看有没有啥恶事。

他们却不知道土族内部早就吓疯了。

大船跟山一样,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瘴气弥漫,有些自己都不敢去,结果那些汉子愣是畅通无阻。

眼睁睁瞧着他们来了自家大门口,还想问问有没有啥恶事。

土族直接恐慌了,他们可是知道仙岛的由来,虽然那岛上的人吃人,拐卖孩子,哪一样都值得灭族,仙岛也确实应当收回来,但是当汉子们代表衙门来表态的时候,这其中的深意就严重了。

一直以来土族几十个寨子,都是过自己的日子,虽然名义上属于大秦,但比起南边的小国还要更自在一些,用不着上贡不说,便是衙门来了而官员,都能不给面子,甚至有些寨子大一点的,即便是族长都不会学官话,寨子里的人都不知道大秦的存在。

这回汉子们开大船来了一趟,叫这些土族都有了恐慌感,寨子的人互相通气,知道的越多越恐慌。

外面的人都能吃饱饭了,还都外出做工,工钱不是小数目。很多地方都有学堂,读书不说,至少识字不成问题,那么他们将来便是念书也能顺理成章。

甚至听说有些山里都被汉子们犁地似的找了一遍,往后这些地方都会有衙门安排村子。

那么他们这些寨子之间的矮山会不会也被犁一遍?

越想越恐慌,最后寨子推举出个代表,主动跑出来找当地官员投诚,准备接受安排。

这事儿知道的不多,等柳爻卿听说的时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了。

“百姓安居乐业,在这样的基础上还有更好的生活追求,他们自然乐意。”柳爻卿道,“这就是实力。”

土族的人为了生存,只能表态,而且必然也要紧跟着发展,否则等将来大秦实力高了,怕是不但看不上他们这点人,更是抬抬手就能叫他们挪个地方老实种地。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了,也让他有点小小的膨胀。

悠闲的歇息几天,这就又忙起来。

管事们都在大饭堂聚集,柳爻卿道:“今年提前招工又要开始了,这次比去年多了一些规矩,我来说说啊。首先,来面试的人都要叫他们保证,去岛上一年绝对不能提前反悔,但是想要超过一年也不行,必须得回来,若是中途反悔,不但一点工钱都不会有,往后还都不能来做工。”

“好。”

看着管事们都记下了,柳爻卿才继续说,“去年的规定今年同样要用。如果有合适的小娘子或者妇人,也可以酌情收一些,岛上并不是只需要汉子和哥儿。”

仔细说了一通,柳爻卿等着管事们问。

“卿哥儿,倒是也有人问临海招不招人的。”真哥儿问。

“临海现在不招人。”柳爻卿道,“目前先管仙岛招人的事儿。”

“那成。招工什么时候贴出去?”

“后天。明天一天功夫准备,各个地方的人都忙活起来。咱们一直要忙到年底……”柳爻卿这么说着,忽然想起来今年似乎都没怎么忙,就是各个地方跑了。

临海的人顿时忙活起来,大通铺都用开水烫了晒干,被褥等等也都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