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现代言情>急诊科观察病历>第9章 主诉:耳鸣1+周

“你是首诊医生,当时接诊的病人,病人进来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你当时问了哪些问题?”

“查体没有?全身查体还有神经内科查体,都有什么体征?”

“你最早判断病人病情是什么?”

“你是怎么给他交代病情的?”

“你有提到过可能会有小脑梗塞吗?”

“你给病人交代了这些风险,有没有记录的文字?”

“所有的沟通内容,有没有病人或者家属签字?”

“当时用这些药物,是怎么考虑的?”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交代了没有?”

“病人和家属对你这些知情告知,有什么反应?”

“你觉得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有的疏忽有哪些?”

……

赵彬已经不知道这是多少次回答这些问题。他口干舌燥,脑子里已经完全空白,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所有的声音如同成千上万只苍蝇在耳膜上不停扑翅震动,他觉得胸口沉闷、头晕目眩、恶心……但是此时此刻,他却连一点疲态也不敢表现出来。

C大附院每年总会遇到几次医疗官司,有上法庭解决的,有走中间机构仲裁解决的。每一次医疗官司都必须认真处理。对于医院来说,一次医疗官司不只是赔偿,还涉及医院的口碑。对于涉事医生个人来说,就更加沉重。这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医院法务部的顾问律师来约谈相关人员,一周里面,他和这位律师见面2次,每一次都有种接近崩溃的感觉。

赵彬这边提问结束了,他无力地倒在沙发上。那边律师又开始提问NICU病人的主管医生文真萍。相关NICU治疗的问题更多,一项一项问下来,整个办公室里面气氛凝重,现场每个人都压抑得不敢大声喘气。

提问结束,又是查病历。每一条可能的漏洞都要提出来,再有律师指导应该如何合理解释。

说到最后,又是对病历、沟通等的批评和提高要求。对于家属签字,除了签字以外,还要按手印。几个一线都听得头痛不已。尤其是急诊科这边,接诊病人数量太大,每天还有这么多留观、抢救,每个病人都要这样战战兢兢地沟通、签字甚至录音,工作量要增加很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法务说,“我也和你们一样,我很感慨现在的状况。我以前在美国学了一段时间法律,也接触过医疗官司,接触过美国的医院。他们的医生,不用像我们的医生,每天如履薄冰。举一个大家应该都熟悉的例子。护士配液时候,应该用氯化钠配液,结果拿成了氯化钾,最后病人死了。病人来告医院。医院说,这是生产厂家没有把氯化钾和氯化钠的瓶子区分做出来,护士在忙碌、紧张的时候,出错很正常,所以不应该护士和医院承担责任。法院就这么判了,护士没有责任。我知道大家都会觉得匪夷所思,在中国,这种事情,绝对是医院全责。我们的护士可能就这样吊销执照、终身禁止返回岗位。在美国,一个医生可能每周都要上一次法庭,但绝对不会因为少说一句话,少一个签字被判有错。像我们的病例,大家都知道小脑梗塞是疾病的进展,是不可能预防的,我们也给病人交代过。但是我们的病人不是这样想。他觉得我在医院,医生既然想到了,就应该有办法帮我避开这些风险。”

法务喝了一口水,继续说:“我非常同情我们的医生。我们医生的工作量是全世界最大的,医务工作者是全世界收入排名最靠后的,承担的风险却是最大的。但是,我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里,我们没办法改变现有的制度,就只能迎合制度保护自己。这些文书,我知道给大家增加了很大负担,但是,为了保护好自己,让自己职业生涯不会反复遇到无礼纠纷,大家重视,一定要重视!”

今天的约谈结束,赵彬脑袋又昏又胀地从办公室出来,感到窗外的阳光都有些刺眼。约谈是提前定好的时间,为此他调班昨天上了通宵。NICU的文真萍也差不多,夜班下了还没回去。两个医生身体精神双重压力,走路时候都有些脚步虚浮。

赵彬正要和文真萍交流几句,互相倾诉一下内心的愤懑,急诊科周主任就叫了他:“赵彬,今天正好,跟我一起回科室,我有事跟你说一下。”

赵彬预感不是什么好事,只好自动消音,跟文真萍挥挥手,无奈地耸耸肩。文真萍看他夜班也没下成,才跟律师约谈了又要被领导约谈,实在是雪上加霜的境地,忍不住对他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两个人闲聊几句科室的事情和赵彬手上的文章,走回到急诊科。周主任开了主任办公室门,让赵彬进去坐。

周主任自己倒了一杯水,在办公桌后面坐下,开口问道:“我们医院建新院区,九月份要正式开动,这件事你知道了吗?”

赵彬的手指不安地抓紧在一起:“知道。”

周主任“嗯”了一声,继续说:“实际上,医院七月份就要开始试运营,一步一步把工作做着走。那边目前只有青北县人民医院一个医院有夜间急诊,医院的意思,我们急诊先过去入驻,把夜间急诊病人收揽到。”他喝了口水,说:“你们可能不知道,医院其实六月初就已经在试运营了,开了几个慢性病的科室,一共100多张床位。虽然是逐步**,但是医院领导对自己牌子是很傲气的,以为过去一开就要人满为患。结果那边病人,没有那么积极来我们分院。一个是县医院看病很多年了,对县医院更有感情,二个是我们医院位置还是差一些。各种原因,现在才收了20个病人。门诊量一天才100不到。医院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急诊科过去开荒,把夜间病人吸引来。”

赵彬又出现耳鸣了。周主任的声音在他耳边成了一阵一阵高亢的杂音。他的每一句话都有所指,他心里已经知道后面的话,他只是在等一个宣判而已。

“前几天开会,我们商量了一下,准备下一周,你、周璐、谢晓东三个一线先去。你们辛苦一个月,留观不收病人,只接诊。先把病房病人数收上去。当然,收病人我会向医院争取相应奖励。医院给我说的是一个病人50块钱。”

赵彬好不容易从头晕目眩耳鸣的状态里脱离出来,口发干,声音有些哑地说:“但是……我已经订好了七月底休假……”

周主任取下眼镜,擦了擦:“赵彬,这个时候,我希望你还是以科室、医院的事情为重。你也是我们科很看重的人才,这次新院区工作推进,我们是希望你还有其他几个优秀的一线医生,作为中坚力量,支持医院工作。等新院区工作开展好了,你们以后的升职空间会很大。休假明年还有机会,科室会给你一些补偿,把这些假存着,以后半天半天补休回来。现在就不要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工作。”

赵彬有些呆滞地看着周主任,缓缓说着:“我之前准备这个休假,机票都买了,酒店也定了……”

周主任定定地回看他,脸上还有一丝笑容:“这些事,我相信你自己可以协调。”

赵彬仍存在最后一点侥幸,勉强挂起一点讨好的笑意:“周主任,能不能,我八月再过去?我都是定的打折机票,酒店预订也是给了定金不退的。我……”

周主任喝了一口水,打断他:“赵彬,你其实真的挺不错的。但是这次,遇上这么大一件事,科室和医院都很**烦。让你去新院区,也是给你机会避一避风头,免得被病人和家属盯上。”

赵彬已经完全懂了。周主任的话如一盆冰水迎面泼来。是啊,他现在的情况,一塌糊涂……他心底发凉,深陷在泥泞之中,他还想不甘地挣扎一下:“这事情,之前也没说,下周就要过去,太突然了吧!起码也应该给我一个准备的时间!”

周主任语气里有点不耐烦了:“今天才星期一,已经提前一周通知给你了。都在C市,又不用你搬家过去,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去那边有班车接送,比平时早一点来坐车而已。工作上那边还要轻松很多。”

赵彬还想要说点什么,正要张口,周主任又一句把他压住了:“关于你和另外一个男的,你们两个,生活在一起的事情,我早就听说了。我对这些个人生活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恶意。但是这阵风头上,我希望你自己也好好避一避,别等到事情发展大了,影响到自己生活。”

赵彬不再说话了。这已经不是征求意见,甚至不是命令,这是威胁他必须服从的威胁。周主任的意思很明确,他被“发配”去分院的事情定得死死的,他根本连反抗的可能性都没有。他第一次这么害怕。比听说自己被起诉还怕。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其实早就被人窥探一清。他和罗铭遥的未来路上,永远有这一个坎,在这个坎上,无数人低头俯视他们,用这个坎拦住他们。他可以继续从尘埃里慢慢往上爬,但他不想让罗铭遥尝这种被人踩住的感觉。

他说话的声音很低很低:“好的,主任,我会好好准备的。”

和周主任谈完,差不多是午饭时间了,他走出医院大门,拿出手机来看。罗铭遥半小时前发消息问他中午能不能回来。他看了看时间,发回一句“要回来。已经在路上了”,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往地铁站赶去。

回家开门,温馨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罗铭遥坐在饭桌前,听到开门声音,回头来看他。饭桌上的菜热气腾腾,估计是才翻热过。那一瞬间,他突然觉得有种要落泪的冲动。

罗铭遥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起来到玄关来看他。“怎么了?赵老师……”他有些担忧地问道。

赵彬手里东西往地上一扔,把他紧紧抱住了。

“机票买的时候就说了的,打折机票不能退……”罗铭遥翻着手机说,“这个就没办法了……”赵彬又是医疗纠纷案子又是调去新院区,他比赵彬还难受,一直担心官司的事情。

“嗯,”赵彬语气里也没什么波澜,“酒店那边我发了邮件,看看他们怎么回复吧。希望能要回来一点钱。”

罗铭遥小心翼翼地问:“一共花了多少钱啊?我去找爸妈给我点钱,就说去毕业旅游,我……”

赵彬摇摇头:“你的钱好好存着。你还没跟父母交底,自己也没有工作。这种时候就不要随便找父母要钱了。”

罗铭遥有些难受地低下头去:“那个官司,医院会扣你钱吗?以后工作了……我把工资都交给你管吧。我在你这儿住了这么久,总在花你的钱。”

赵彬本来心情郁闷,这会儿听他说的委屈巴拉地,觉得有些好笑,忍不住逗他:“你现在是卖身呢,没事。”

罗铭遥红了脸,又强装硬气:“那、那一次是多少钱?”

赵彬放开电脑来看他:“怎么,还要结算一下?”

罗铭遥躲躲闪闪地:“我、我以后出钱买你啊……”

赵彬大笑出声。突然今天一切的阴霾散去,眼前只有一个温暖的人,陪着他、哄着他、照顾着他。赵彬低头吻了吻他:“待会儿我就告诉你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