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小葡萄追夫记>第五章

二人吃过午饭,把碗筷篮子给唐正义带回去,让他保密,便赶紧下地干活。葡萄笨手笨脚,之前五谷不分,连杂草和水稻都分不清楚,这几天才算利落些,此时手快脚快,早早把自己那份活干完了,在旁催着唐正礼。

唐正礼之前一直比葡萄干得快,以』师傅『自居,谁知今天竟被葡萄抢了先,不由有些郁闷。

他不知这都是兔子肉的诱惑。匆匆干完活,两人也不回家,将农具放进田边的草房里,拿了绳索和竹筐等物便直接进了山。

此时正是秋收将近的时候,山里的野鸡野兔子也都长得膘肥体壮。他们运气好,刚设好了一个陷阱没半个时辰,便有只野鸡撞了进去。二人大喜,登时信心爆棚,想再接再厉。

不过接下来便没有那般好运了。一直到天色沈下,才又抓了只山鸡,却没有逮到野兔。

不过有两只野鸡收获也不错了。葡萄看着那鸡眼睛都快冒绿光了。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啊……

他们下了山,看着完全黑下的天气才突然恍悟:糟糕,在山里玩得太晚了!

「怎麽办?竟然这麽晚了!我就说抓着第一只山鸡就够了,你偏要抓兔子。结果兔子没抓着,现在回家这麽晚大哥一定会生气!」

葡萄本来没觉得什么。不就是回家晚了些吗?以前他和那些狐朋狗友出去玩,还曾经夜不归宿呢。

他却不想那时他都会打发小厮回家报信,且他那些朋友都是家教严谨的官宦人家,东方昊晔和北堂曜月不会让他随意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而且那时他也不是留宿花街柳巷之地,只是在朋友家住下而已,因此东方昊晔和北堂曜月夫夫也不会太过管制。

只是此时他听唐正礼唠叨个不停,一脸怕怕的表情,弄得他也紧张起来。再想到唐正言那严肃严谨的性子,不由也觉得有些心虚了。

二人飞快地往家跑,回到唐家时天色已经全黑,等待他们的不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而是唐正言的冷眼。

二人一进正屋,就看见唐正言端坐在主位上,双手放在膝盖上,面色冷峻,不怒自威。饶是葡萄心里也咯!了一下。

「大、大、大哥。」唐正礼说话都打颤了。

「唐大哥。」葡萄硬着头皮唤了一声。

唐正言瞄了一眼他们灰头土脸的衣衫和手上的猎物,冷冷开口:「回来啦。」

唐正礼不敢说话。葡萄见状,小声道:「我们回来晚了……对不起。」

他原是想解释一下原因,说点好话卖个萌什么的,谁知在唐正言的气势下一张口道歉的话就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了。

「你们还知道回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吗!」唐正言突然一声怒吼,把二人吓了一个哆嗦。

葡萄曾经见过皇伯父在朝上发火时的威势,龙威一出,朝臣统统噤若寒蝉;也曾见过他父亲发怒时的样子,冷气一出,满王府的奴仆都不敢抬头,连他父王也是一脸怕怕。可是此时此刻,他却觉得唐正言发起火来最是吓人。

也许唐正言不是威势最大的,也不是冷气最足的,但绝对是口水最多、遣词用句最讲究的。

葡萄从不知道唐正言竟然有如此滔滔不绝的时候,训斥人的话都不带重复的,而且引经据典,说得人恨不得立刻去撞墙自杀。换句话说,就是骂人不带脏字,用诗书礼仪这些斯文话教训得你面无人色。

这般学问,他这科要是不中举那老天爷都是不长眼了。

葡萄和唐正礼被他训斥的摇摇欲坠,脸色惨白,羞愧得无以复加。足足半个时辰,葡萄腿肚子都站麻了,最后都不知道是怎麽回的房间。

天啊,太可怕了!以后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姓唐的啊!

葡萄野山鸡肉没吃着,挨了一顿骂,饿着肚子还被罚从今晚开始跟着唐正礼一起默写四书五经,真真心里委屈死了。可是他竟没有胆子反驳唐正言,乖乖听话地展开笔墨默书,自己都有些惊诧了。

葡萄抽着鼻子皱着小脸在那里默书,肚子饿得咕噜噜地叫。如果他爹亲和父王看见他此时老实的样子,估计眼珠子都会瞪出来。

在静王府的五公子东方君仁出生前,葡萄一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各种宠爱就不用提了,又被他那个不着调的父王从小当闺女养,性子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爱娇又任性,偏又是个男孩子,真真比闺女还难养。

后来东方君仁出生,葡萄做了哥哥,终于开始懂事些了。正好当时他爹亲北堂曜月怕他被东方昊晔这个没谱的爹养歪了,带他回灵隐谷住了一段时间,课业和武业都严厉了许多,在两位外公的调教下(主要是北堂傲的手段厉害)终于慢慢把葡萄的一些陋习板正了过来。

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有三岁看八十这种老话。由此可见葡萄不管再过多少年再怎麽懂事,有些性情也是不会改变的。

比如这个时候,他就越想越委屈,眼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刚才在正堂,唐正礼和小豆丁唐正义都在(作为知情不报的包庇犯,小豆丁也被捎带着一起训了),葡萄不能在他们面前丢面子,强忍着把委屈憋了回去,还主动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怂恿的唐正礼,做为首犯出首,把唐正言的大部分火力都揽过来了。

此时夜深人静,一人在屋罚写,他就憋不住了。

呜呜呜……从小到大有谁这麽训斥过他?就连他父王爹亲都没这麽严厉过。不就是带着正礼去山上逮兔子回来得晚了些嘛。

是,他是莽撞了,他不该带着个半大少年进山那麽久,万一遇到点危险怎麽办?是,他已经十六岁了应该更稳重更周全些,不该不打招呼就带人进山让家里人担心。可是、可是……他也是为了唐家好嘛。他打来野鸡给谁吃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吃!虽然、虽然他是馋肉了,可他还是更心疼小豆丁啊。

呜呜呜……

唐正言端着清汤面进来,就看见葡萄泪眼汪汪地坐在那里默书,鼻子还一抽一抽的,顿时浑身僵住。

话说中午小豆丁回家没和他说方亭和正礼下午要进山的事。他下午在家做了一篇策论后发现二人还没回来,觉得奇怪,准备去田里看看,谁知正在背书的唐正义却别别扭扭地不肯让他去,说一个人在家里害怕。唐正言心下起疑,板起脸来一问,小豆丁不会撒谎,又抗不住大哥的强大气场,没一会儿就老老实实地招供了。

其实方亭和唐正礼二人只是进山而已,如果和唐正言事先打个招呼,他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十有八九会同意的。可是这般偷偷摸摸先斩后奏,还哄着小豆丁帮他们保密,就让唐正言很不高兴──这也太没规矩了。而且他下午左等右等,天都黑了二人也没回来,唐正言原本只是有些不满的心情便转为焦急,从焦急到担忧,再从担忧到恼火,最后终于在看见方亭和唐正礼回来时爆发了。

他当时也没多想。这几个月来葡萄和他们相处得极好,在他心里也当做了自己的弟弟一般。而且他救了葡萄一命,便把葡萄当做了自己的责任,生怕他再出点意外,因此训斥的时候便不留情面。而且方亭原比唐正礼大好几岁,已是成年人了,该更稳重更懂规矩些,谁知却带头犯错,唐正言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他成熟一些。

事后他怒火平息下来,再一琢磨,唐正礼也就罢了,自小被他打大的,长兄如父,他教训一番也是理所应当。方亭却与他无亲无故,自己适才许是有些过了。因此他让小豆丁去给唐正礼送晚饭,自己亲自端了方亭的那一份进来,谁知正看见方亭在哭鼻子。

唐正言一时有些手足无措,道:「你……咳,我端了晚饭来,你先吃饭吧。」

葡萄双眼红红的,泪珠子还在啪啦啪啦往下掉,也不说话,就那麽委委屈屈地看着他,比个小姑娘还小姑娘。唐正言瞬间头大。

他家从来没有女孩子,他两个弟弟也没这麽哭过。二弟唐正礼小时挨揍,鬼哭狼嚎,哇啦哇啦的吵得人头疼,但安慰起来好的也快。小弟唐正义也是小男孩的那种哭法,哭声嘹亮,哄一哄就好了。但像方亭这样委委屈屈地小模样,唐正言还从来没有遇见过。

「你、你别哭了。唉、唉……都是我不好,刚才说的过了。以后我不骂你了,你别哭了。」

唐正言手忙脚乱地掏出帕子帮葡萄擦脸,笨手笨脚,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葡萄抽噎着道:「我、我知道我不对,可、可是我也是为大家好。呜呜呜……小义好可怜,你最近忙着备考,我和正礼也忙,他都吃不好。而且我、我也想给你补补身体。呜呜呜……」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我的小祖宗,你快别哭了。」唐正言开始出汗了。

葡萄继续哭诉:「呜呜呜……我知道我不对,其实你骂的都没错,是我思虑不周,不知三思而行,还带着正礼在山里呆得这麽晚,没有考虑过你的心情。呜呜呜……我知道我错了,挨罚我也认了。可是我从小到大,连爹亲和父王都没对我这麽凶过,我心里难受。呜呜呜……」

唐正言被他哭得心慌意乱,而且葡萄呜咽中说话含糊不清,所以他也没听清什么』爹亲『』父王『的。他慌乱地拍着葡萄的背,道:「唉,唉,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委屈了,快别哭了。男子汉大丈夫,怎麽能这样哭呢?让正礼和正义听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了呢……」

「你就是欺负我!」葡萄打断他,一边哭一边拿他的衣襟擦脸。

唐正言此时将葡萄半抱在怀里,一手搂着他的腰,一手拍抚他的背,头疼地道:「好好好,是我不对。是我不对。」唐正言觉得自己好像有理说不清了。

不教而诛,怎麽他教了也成错的了呢?唐大哥觉得郁闷了。

葡萄哭了一会儿发泄出来,过了一会儿就觉得好多了。只是唐正言这麽温柔地抱着他,还拍着他的背,实在让他心神荡漾,不忍离开。于是一边抽着鼻子一边赖在人家怀里,还自我安慰:我就呆一会儿,就再呆一会儿。

唐正言倒没觉得不对,就是觉得方亭这小子比想象中的娇气多了。他原先就看出葡萄的家世应该不错,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少爷。但后来见葡萄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过日子也没什么不满,反而伤好之后帮着做了不少活计,心气大方也不矫情,颇有些吃苦耐劳的架势,原先的印象就慢慢淡了。但此时再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位小少爷也许只是新鲜於这种乡下生活,让他呆一时还可以,长久了却是难为的。

罢了罢了,反正等九月份进城后他和唐家就分道扬镳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想到这里,唐正言又有些伤感,搂着葡萄的手更温柔了些,打定主意这些日子对葡萄好点。

葡萄要是知道自己这一哭把唐正言对他的一些好印象哭没了,还留下个娇生惯养大家少爷的认知(虽然这认知并没错),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

过了一会儿,葡萄终于羞答答地从唐正言怀里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个……这点小事本不值当哭的,也不知为什么……是我矫情了,你别笑话我。」

唐正言松了口气:总算恢复正常了。

他拍了拍葡萄的肩,道:「我怎麽会笑话你呢。我知道你是为了小义好。这些日子我只顾着念书,疏忽了你和两个弟弟,是我不对。来,先吃点东西吧,饭都凉了。」

葡萄羞羞地抿嘴一笑,在桌前坐下,捧起碗来一口一口文雅地吃着。

唐正言顺手把他默写的宣纸拿过来一看,不由微微一愣。葡萄在他家从没动过文笔,不过只看他的言谈气度,就知道是个有教养的。但今晚一见他写的楷书,让唐正言惊艳了一把。

他在一边细细地把葡萄默写的几篇文章都看过,等他吃完饭后,赞道:「方贤弟,你这字端正锋锐,钢骨自现,颇有风骨啊。」

葡萄用唐正言刚才给他擦泪的手帕按了按嘴,然后不动声色地收进了自己的衣袖,道:「哪里哪里。只是从小被父兄压着念书,又有外祖父指点,这才小有所成。称不上风骨,略领会了些皮毛罢了。」

他听唐正言称他』贤弟『,就知道唐正言心情不错,文酸气上来了,因此说话也变得文绉绉的,讨他欢喜。

唐正言道:「这是你外祖父指点的?你外祖父一定是大家出身,文学豪杰啊。」

葡萄心想他外祖北堂家世代为王,历史比现在一些门阀世家还悠久,那底蕴自然不是一般的深。他这字不过在外祖父北堂傲的指点下练了那麽三两年,就能在唐正言嘴里得上一句』钢骨自现『的称赞,若是让他看见他外祖父的真迹,岂不是更不知该怎麽夸了?

葡萄笑眯眯地道:「家外祖出身明国世家,文武双全,草书更是锋锐如剑,在明国很有名气。有机会我为你引荐一番。以正言兄的满腹才华,我外祖父肯定喜欢你。」

唐正言想了想,问道:「可是禹州季家?」

葡萄笑而摇头,并不言语。唐正言也就不再问了。

他对明国的事并不太了解,记得明国有名的几位草书大家里好像只有禹州季家的那位年纪和葡萄的外祖父能对上,但葡萄说不是,他却想不出了。不过不管是谁,都从侧面说明了葡萄的出身不凡。

虽然知道了葡萄身世高贵,但唐正言乃刚正君子,不会因此就心生怯意觉得自己刚才的训斥不对。他态度不变,温和一笑道:「吃饱了吗?今天你和小礼也都累了,早些歇了吧,剩下的明天再写。」

还要写啊?

葡萄小脸一垮,嘟了嘟嘴巴。他双唇丰盈,刚才吃过饭,唇瓣上还泛着淡淡的水润滑脂,在烛火下晶莹可爱。再加上他亮晶晶的一双美眸柔柔地望着,唐正言不知为何心中一动,心跳有些加快。

他咳了一声,道:「好了,早些歇了吧。我去看看二弟和小义。」

待他出去,葡萄望着他的背影抿嘴笑了一下,把刚才偷藏起来的帕子拿出来看了看,又小心地折好放回怀里。

此事之后,唐正言也注意到家中生计问题。他想了又想,将藏在床底下的一个箱笼找了出来,打开后,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包袱。

这日晚上葡萄回房,见唐正言竟难得地没有看书,而是坐在床边摩挲着手中的一个小包袱。

葡萄奇怪地问道:「正言兄,你在做什么?」

唐正言最近为了温书,已经搬回卧房,只是床榻有限,他在地上搭了个地铺,让葡萄睡在床上,自己睡地。葡萄不许,要与他换,唐正言以葡萄伤势刚好不能着凉为由,又有他年长应照顾年幼之人云云,坚持睡地铺。

葡萄在口头上说不过他,只好由着他去。但心里十分心疼,又感激他的照顾之心,这些日子对唐家更是尽心尽力,竟还学着下了两回厨房。只是他的厨艺实在不敢恭维,比他外祖父北堂傲还犹有过之,吓得唐家三兄弟一致』对外『,好说歹说把他劝离了厨房。

由於相处的时间长了,如今又同居一室,二人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就亲密许多,许多私事唐正言也不避讳他,何况唐家小门小院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事。因此葡萄才会坦然地问出这句话。

唐正言叹息一声,垂眼望着手中的包袱,轻轻摩挲着道:「这是我母亲留下的遗物。这次进城赶考,我想当了它。」

葡萄大吃一惊,道:「既是令堂留下的衣物,怎可当掉?」

唐正言苦笑道:「我家的情形你也看到了。虽然略有薄田,但正礼正义还小,让他们在田间吃苦我实在心疼。田里的收入有限,又雇了两个短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次为了我的科考,已是倾囊而出,举家维艰。来日我若中了举,还要进京赶考,到时还需不少银子。家里的田地不能卖,我总要为二弟三弟留条后路,只能变卖母亲留下的遗物了。」

葡萄闻言心中一酸,脱口道:「你不要动令堂留下的东西,银子我给你。」

唐正言微微一笑,道:「你现在身上分文没有,哪来的银子?你去寻找家人也需要盘缠,说不得还要当掉你的宝剑。何况这是我唐家的事,怎能让你相帮?」

葡萄急道:「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回报你们是应当的。等我找到家人就有银子了,到时可以助你赶考,还可以帮你照顾正礼和小义。」

唐正言正色道:「我救你不是为了你的回报。我唐正言也是顶天立地一男儿,长兄如父,照顾弟弟是我的责任。我唐家还不到要靠人资助的地步。这件事你不要再提了。」

葡萄知道他自尊心极强,刚才自己情急之下考虑不周,说话太过直接。

他不管再怎样小性傲娇,本质上也是一个男人,细一体会便能明白唐正言的心情,因此有些懊悔,低声道:「是我说错话了。我没有别的意思,你别生气。」

唐正言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也是为了我们好,我怎会生气呢?你的心意我心领了。当年我曾对母亲发下誓言,定要照顾好二弟三弟,虽然现在日子艰苦点,但我相信终有一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待到明年春闱,我定会榜上有名。届时再与贤弟把酒言欢,岂不是人生快事?」

说到后来,唐正言脸上散发出一种豪迈自信的风采,原本清秀普通的面容也变得俊朗动人。

葡萄看着心跳加速,只觉唐正言并不比他在逾京中认识的那些贵公子差,反而为人正直,风骨更佳,让人钦佩。不由一颗芳心更加沈沦了。

唐正言打开那个包袱,里面是一只清透莹润的白玉镯子。

葡萄见惯好东西,颇有眼力,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只难得的上等羊脂白玉镯,且打磨精细,华贵高雅,即使在京城皇室里也不可多见。

他倒抽口气,道:「好一只传家宝。」接着有些小心翼翼地道:「我能看看吗?」

唐正言大方地把镯子递过去,笑道:「难得遇到识货的人。你看吧。」他心下叹息,这只镯子太过名贵,在他们这个小城小镇的地方反而当不了大价钱。与其到时给不识货的人贱卖了,不如现在给欣赏的人好好把玩一下。

葡萄拿着那玉镯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竟不自觉地套进了自己的左腕上。

他的手骨纤细玲珑,戴着女镯竟也不觉得艰涩。只是他原本皮肤白皙娇嫩,这些日子来风吹雨打的,粗糙了许多,肤色也微微变成了蜜棕色,越发衬得那玉镯白润晶莹,清透喜人。

唐正言有些惊诧:「你戴着倒合适。」

他心下暗忖:男人少有能戴上女镯的,想是方亭还年少,骨骼没有完全长开的缘故吧。

葡萄脸上一红,用袖子遮挡住手腕上方的肌肤,道:「我皮糙肉厚,不衬这镯子的风采。」

「谁说的。我看正合适。」唐正言拉过他的手腕仔细赏看,笑道:「你这手腕真真纤细如女子,皮肤也细腻,戴上贵气十足,实在难得。这镯子是我娘要留给我未过门的媳妇的。虽然我那媳妇还不知在哪里,但想必戴上它后是不如你的。」

葡萄听他这麽一说,脸上更红,心里美滋滋的,更加不舍得让他把镯子当掉。他眼珠一转,心里打定了主意:不管用什么手段总要把这镯子留下,就算不得已唐正言把它当掉了,自己也一定要想办法赎回来!

葡萄简直不舍得把这镯子摘下来了,但这毕竟是唐家之物,他在烛光下欣赏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摘了下来,递回给唐正言。

唐正言看他那副爱不释手又极喜欢的样子,微微觉得有些违和感。毕竟男孩子喜欢这等饰物的少之又少。虽然有些风流公子也会戴镯子,但大多是为了护身、求平安或以玉养身用,少有这麽上心的。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把镯子小心地收起来,自和葡萄安歇了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