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现代言情>鞋匠>第45章 我有的

  聂振宏这么些年,过得还真是一直挺随性的。

  上学时不爱读书,家里人也不逼着他硬读,读不下去了做生意,也没把赚钱这事看得太重。后来开修鞋铺,那就更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过日子了,怎么舒坦怎么来。

  除了脚刚受伤时烦闷了一阵子,他鲜少长时间纠结在一件事上。

  但面对林知,聂振宏以往的随意悄然衍变成了在意。

  他迟迟不敢认清自己的心,怕想错了,伤害到本就单纯脆弱的小朋友。

  他甚至有些掩耳盗铃地想,就这么也不错。两个人每天一块儿呆着,日子和处对象也没什么区别。

  于是时间就这么在不声不响中慢悠悠的往后走了一小截。

  转眼就来到了七月,暑气最重的时候。

  住在周围的学生们陆续放了暑假,社区变得更加喧闹起来,随时随地都能听见小孩儿们追逐打闹的声音,简直像个菜市场。聂振宏坐在屋里往外看了眼,卖着瓜果蔬菜的商贩沿着老社区的马路牙子一路排开,倒也和菜市场差不离了。

  他本来铺子里没事的时候,都在屋外放个躺椅待着喝茶的。但前几天隔壁王金宝的儿子王小宝和几个同学玩足球,一脚飞过来直接把他抱在手里茶缸给掀飞了,聂振宏感觉再这么在外面躺下去,他再多的茶具也不够用。

  于是干脆把椅子挪屋里了。

  只是他租的这铺子不大,那伸缩椅斜拉着一躺,基本就站了半边地。聂振宏怕打扰到林知画画,无事时也不躺了,从货架上翻出几张皮料,做起手工来。

  他这店的招牌虽然是修鞋铺,但副业也挺多,配钥匙、换拉链、修伞开锁、皮具保养…… 还连带着兼卖一些杂货。

  修鞋铺进门右手边是一个快顶到天花板的大货架,摆满了平日里聂振宏要用到的工具和给客人补好的鞋,而左手边,则是铁丝绕成的一个长方形壁挂,半面墙上挂满了叮叮当当的小商品。什么皮带,棉袜,鞋垫,小钱包之类的,其中不乏一些生活困难的街坊邻居放在这寄卖的东西。

  聂振宏没收他们钱。

  这世上大多数人过得都不如意,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事,于他而言也就是腾个没什么用处的地方,不费劲。

  他自己有时候闲得没事干,也会做点小玩意儿,随手挂上去卖。比如现在他做的皮制钥匙扣,就是卖得还算不错的一样。

  不费什么劲,只需要几张巴掌大的植鞣皮,加上从街对面热合曼那棉被坊薅来的一点边角料棉花,配上一个铜环,一个下午就能搞定好几个。

  打板的纸样是早就做好的,聂振宏从工具盒里翻出来,叠在皮料上面,用划片笔描出了轮廓。然后左手按着皮子,右手稳稳地拿起裁片刀,依照轮廓粗裁出了大致的形状。

  他店里卖得最好的是几个小动物的挂件,都是从网上找的模板卡通图,什么大象呀老虎呀兔子呀,塞了棉花之后,立体的形状看上去憨态可掬的,老人和小孩都挺喜欢。

  等用打孔冲子在裁好的皮子上打出缝线的孔,将小动物的眼睛嘴巴还有四肢都用蜡线双针缝合得差不多后,接下来就可以装填内里了。软绵绵的棉花被手搓成圆圆的球状,塞进皮料的中空肚里,将平面的形状撑得饱满而立体,手捏上去软弹软弹的,颇有些解压的功效。

  他手掌宽大,本来不像是做这种细致活儿的人,但灵活利索的手指和四平八稳的动作,却令人看着有些挪不开眼。

  像在创造一个小小的生命,纽扣是眼睛,缝线是脉络,棉花是血肉,冰冷的皮质渐渐有了温度,捧在手心里面,好像都能给孤独的人一点陪伴的慰藉。

  等聂振宏抬起头时,发现林知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手里的东西,也不知看了多久。

  “喜欢?”

  他把做好的成品往前送了送,递到林知面前,“拿去玩。”

  聂振宏手掌里趴着的是一只小老虎。

  没有森林之王的凶狠,用小黑纽扣缝出来的眼睛圆鼓鼓黑溜溜的,倒像只大猫儿一般可爱。

  他本以为小朋友会捧场地接过,没想到林知却摇头,还把手塞到了罩裙下。聂振宏见他状若躲避的动作,有些失落,打算把挂坠拿回来。

  但下一秒,他就听见金属碰撞的哗啦声从青年罩裙下传来,眼见着林知从裤兜里掏出一串钥匙。

  “我有的。”

  语焉不详的三个字,但配上林知拿出来的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林知手掌里,竟摊着和聂振宏手心里毫无二致的小挂坠。同样是一只鼓着圆眼睛圆肚皮的小老虎,只不过似乎用了有很长一段时日,皮面和绳结都褪色得发白了,显得旧旧的。连那塞了满满棉花的小肚皮都比聂振宏现在做的瘦了不少,虽然依旧软弹,但看上去瘪了一圈。

  “这……” 聂振宏讶异地伸手拿近了瞧,前前后后翻转了好几遍,才确定的说,“应该是我做的。”

  他打结喜欢绕上三圈,现在两只手里小老虎尾巴尖上的旋儿,几乎完全一个样。

  聂振宏不禁问林知,“什么时候买的,嗯?咱们之前是不是还见过?” 他心里冒出些欣喜,觉得人和人的缘分有时候真是奇妙。

  只是林知却摇摇头,“妈妈买给我的。”

  青年的指尖轻轻拂过聂振宏的掌心,将属于自己的钥匙串拿回手中。

  “她说,挂着,不会丢。”

  聂振宏看见林知的拇指和食指习惯性地捏住小老虎的肚子来回挤压,“后来…… 后来妈妈把这里的钥匙也挂上去了。”

  “你以前来过这边吗?” 聂振宏轻声问,“我是说,和妈妈一起。”

  林知歪着头想了想,摇头,“妈妈说,这里太吵了。”

  聂振宏能想象,林知的母亲是在什么情景下说出这话的。小朋友的状况到现在都没好全,想必当年情况更为严峻,在学校遭受的大量语言暴力成为心理疾病的导火索,他变得自闭,敏感,害怕生人,对人多的场所也下意识瑟缩畏惧。

  林知的妈妈怕在这种环境下让儿子的病情更为恶化,才选择为孩子办理退学,一个人照顾他长大。

  “你害怕吗?”

  聂振宏有些后知后觉地反思,自己当初让小朋友搬下楼来作画的决定,是不是太过于想当然了。

  林知每天坐在这里,真的是快乐的吗?

  然而清冽的声音随之就打消了他的担忧,“不害怕。”

  屋外蝉鸣声嘈嘈作响,沿街的大树撒下阴凉,倒是把人声的喧嚣给掩得没那么吵闹了。

  林知捏在肚皮上反复的手指换了个动作,聂振宏看见小朋友月牙似的指尖描起小老虎额头上的‘王’字,一笔一划,像是找到了安稳的方向。

  “喜欢这里的。”

  聂振宏听到这话,心里柔软之余,竟很有冲动想厚着脸皮问一句——是喜欢这里,还是…… 喜欢我?

  可他就算不问,也能猜到小朋友的答案。

  单纯的,直白的,却不会存在他期待的那层意味在里面。

  聂振宏这时候才恍然发觉。

  原来,自己是在隐隐期待着什么的。

  “哎,聂老板,在忙吗?”

  屋内的静谧被突然登门的客人打破,聂振宏按下心里的波澜,回头应道,“不忙,补鞋吗?”

  “对对,我家丫头这高跟鞋的鞋跟钉跟丢了一边,您帮忙看看能补上吗?”

  来人是一对母女,年长的那个聂振宏还算熟,是社区外面那条街一家卖凉拌菜的老板娘。

  不知道叫什么,因招牌挂了个‘三姐兔丁’,来买东西的顾客便都习惯叫她‘三姐’。聂振宏有时候馋了会去她家买点兔丁猪耳朵之类的下酒菜,而三姐家里鞋啊包什么坏了的也都会拿到他这里修。

  平日里三姐多是一个人来的,今天却挽着个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孩。小姑娘一身浅绿色的连衣裙,穿着白色的露趾凉鞋,显得十分青春靓丽。

  “你说这妮子,一上大学就学些乱七八糟的,眼睛画得跟被人打了似的,还买高跟鞋穿,瞧瞧,踩排水盖上差点把脚都崴了!” 三姐语带责怪,却是掩盖不住其中对女儿的疼爱之情。

  “妈!我这是大地色眼影!还有,穿高跟怎么了,我……”

  那女孩嘟着嘴不高兴的反驳,但在瞥见修鞋铺里坐在画板前的俊秀男生后,不满的语气渐渐变得小声,“你不喜欢…… 我不穿也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