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廖家送了知青所三十斤牛肉和三十斤羊肉,连带着九场送来的橡子,满满当当装了两个拖拉机,跟在接送的大巴车后面,一排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村。

  眼看着知青们趁着一个冬日,日子过得比本地老乡还好,不少人牙齿都嫉妒地咬碎了。

  林逸秋在接收到这一批物资以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

  羊肉没办法做什么副食品,只能吃一半,再腌一半慢慢吃。牛肉倒是可以拿来做牛肉酱,所以只拿了两三斤给大家打打牙祭。

  这个新年,托林逸秋的福,知青所过得前所未有的富足,肉味从小年开始一直弥漫到三月开春还不散。

  宣传队的演员们重新打散编入副业队,大家要为接下来开办食品厂做准备——

  橡子榛子要争分夺秒地晒起来,豆饼洗洗刷刷要用来做酱,大家一边吃饱喝足一边盼头十足,卯足了力气干活。

  宣传队的活儿不是时时都有的,这个食品厂才是他们长久发展的之路。

  三月,终月不化的积雪开始消融,林逸秋再度迎来了忙碌地上班生活。

  隔了一个新年,再度回到工位,生产队的职位又略略有了变化。

  王根生身边果然换人了,是之前那个曾经跟踪过他的人,叫王满什么的,据说也是个王家什么族亲,看样子王根生放弃了王晓军准备捧这个侄子了。

  王根生的儿子王晓柱也来到了生产队,因为他学历不高又没什么能力,王根生暂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职位,只说让他接替王晓军,负责春种的一系列事宜(不是什么正经职位,挂个头衔拿拿钱的闲差)。

  王晓柱来了生产队就如同鱼儿进了水里,这队里,里里外外都是亲眷,又都要仰仗着他老爹的面子过活,谁对他都是尊尊敬敬的。

  他跟林逸秋也没什么矛盾,除了王晓军之前想整他结果没成功这事儿(王晓柱都快忘得差不多了),加上他倒也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本事,每日也就混混日子,所以面子上倒也过得去。

  林逸秋心里冷笑一声,这个王根生行事倒是越来越没有顾忌了。不过这样也好,他越嚣张,自己把柄收集到的也越多。

  下班以后,林逸秋没有回去,而是直接来到了刘大斌家里。

  刘秀花是第一个看见林逸秋的。

  林逸秋对她来说那就是人生中的贵人,所以刘秀花现在对他是格外的殷勤,不需要刘大斌多言,立刻端茶送水,接着去灶台下厨做饭。

  刘大斌一副拿她毫无办法的样子:“这丫头——”

  “让你见笑了,她被我婆娘宠坏了,风风火火的没个姑娘样。”刘大斌嘴里虽然责怪,脸上的骄傲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刘大斌面上一喜:“你真的觉得……”

  “当然,我从不说谎。”而且原著中也确实是这样写的。

  刘大斌就两个女儿,听到林逸秋夸自己闺女,他心里是一万个高兴。

  为了防止同人文有变故,林逸秋又多加了一句:“不过这一切还得建立在咱们成功的基础上。”

  是啊,王根生还在头上立着,有他在一天,就没有刘家村人的出路。

  想到这里,刘大斌忧心忡忡道:“对了,复工以后王根生有没有为难你?”毕竟林逸秋创立的这个宣传队在这个新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暂时还没有。”林逸秋对此也松了口气,王根生重新安排工作,他还以为对方要开始找自己麻烦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没有。而且最近副业队事情一大堆,要是王根生真的出招,他不见得有空接。

  刘大斌笑了笑:“他最近忙得很,想来是没功夫跟你过不去了。”

  林逸秋见他没有深入聊的意思,便也没有多问。

  两人东拉西扯一番,话题终于进入了正轨:“刘叔,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刘大斌自然知道他在问什么,一一回答:“这个新年可是忙坏我了,我给老牛和老刘各送了礼,邀请他们来家里吃饭,老刘来了,他跟我毕竟是本家,倒也提供了一些线索。”

  “牛会计没有来赴约……他是个聪明人,只是不愿意蹚这趟浑水……不过他隐约透露的意思,生产队的账面上是没有问题的。他还说,如果咱们能把王根生扳倒,必要时刻,他会出来做人证……”

  这就是要见风使舵的意思,他们跟王根生,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只要他保持中立,那他永远是这个生产队的会计员。倒是老刘,估计是觉得自己快要退休了,揭不揭发的,倒也无所谓了。

  倒也能理解,在林逸秋的意料之中。

  两人正聊着,刘秀花端着菜来到了主屋。

  她一脸喜气:“林同志,我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林逸秋问她:“你那边调查有结果了?”

  刘秀花脸上是藏不住笑意:“你也别小瞧了我,我早就查到了,不过看你到处忙,我爹不让我说。”

  “愈发没规矩了,还编排起自己老子来了。”刘大斌把酒杯重重一搁,话里倒是没有多少恼怒。

  刘秀花也不怕他这个外强中干的爹,自顾自找了个地方坐下,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递给了林逸秋。

  林逸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很多女同志的证词,被刘秀花一一记录了下来,而且她文字娟秀整洁,倒是一个不错的证据。

  “你倒是细心。”林逸秋一边夸她,一边仔细看内容。

  看完以后,他大舒了一口气,跟他想的没差。基本上每年,各家各户分粮都会少一些,每次的克扣都很细微而且不易察觉,就算是察觉到了,也不说不过所以然。而这一次林逸秋提出要改革妇女工分制度,正好给王根生新的借口捞钱。怎么算?如何算?这一切也就王根生自己心里有数了。

  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生产队大大小小很多地方,别的不说,就上次采购的事情就有猫腻。马上四月份就是森林草原的高火险期,又要采购,又可以……

  而他们搜罗的这些模棱两可的口供,都不太靠得住。证人嘛,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理由翻供的。

  难道王根生现在还动不得?一定要等剧情发展到女主角出现,才可以把人撸下去?还是说因为他的到来,王根生被撸的剧情像蝴蝶翅膀一样扇没了。

  刘大斌误以为林逸秋是太过于失望,出言规劝他:“你放心吧,除了这些,咱们还有杀手锏呢,别忘了菜香嫂子很可能知道物证在哪里。”

  “你的意思是,让我从刘小昌下手?”

  “是。菜香是个寡妇,我去不合适,你年纪小又是干部,你出面应付最合适不过。另一方面,我会让秀花去活动一下,以前我也常常让她送东西过去,菜香也不会怀疑。”

  回到知青所以后,林逸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

  众人诧异道:“招人?”

  说实话,他们对现阶段的生活非常满意,主业是种田,副业有食品加工和宣传队,以前一年到头手里都留不下几个子,可是今年才刚刚开始,大家多多少少都攒了最少有十一二块钱了,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如果加了新人进来,那他们的地位会不会动摇,尤其是他们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

  果然有人提出了质疑:“咱们人手已经够多了,还要招人吗?”

  林逸秋自然明白大家在想什么,可是他要把刘小昌招进来,也只有这一个办法,而且就算没有刘小昌,女主所在的知青团马上也要来了,刘家村这个副业人手只会越来越多,得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才行。

  “大家别忘了,我们做这个宣传队也好,食品厂也好,说到底不全是为了咱们自己……我们为什么下乡你们可还记得?”

  “为了支援北大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少人听完林逸秋的话,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完完全全只想到了自己,根本没有考虑到村民。

  其实也不怪知青,在林逸秋来之前,双方是各看不上对方,矛盾一直都在,又涉及到利益,哪有人能做到那么无私呢?

  “好了,那这个事情就交给招红姐去办吧。”

  “那招人的话,有什么标准吗?工资怎么发?”

  是啊,他们现在的钱基本上都是一拿到手就分了,公中其实没有多少拿来发工资。

  林逸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先不要招太多人吧,而且月底就要播种,大家都忙着,恐怕也不会有很多人来应聘,所以工资的事情不着急。至于标准,人品最重要,手脚要麻利,不能懒散就行了。”

  “你可以从家庭比较困难的人家入手,尤其是家里劳动力不足,赚不到工分的,他们赚的工分还不够糊口的。”林逸秋又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