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汉时代周刊>第302章 河套的人贩子
  十天后,前线的军报传回。

  关于马邑之战,汉军方面的统计是斩了三千,俘虏五千。另外还缴获了战马上万匹,牛羊超过十万头。另外关于李广和公孙贺的情况,因为深入漠北,目前还没有收到最新的消息。

  看到这封军报的时候,赵启明已经回到了东乡亭,正躺在静安公主的书房里。

  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讨论着马邑之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毫无疑问的大捷。但经过了这段事件的兴奋,赵启明却冷静了下来,更客观的看待马邑之战。

  “汉军的损失也同样不小。”他看着军报,忍不住叹息:“两千条人命啊。”

  “多是步兵。”静安公主正躺在软榻上看书,听到赵启明的话回了句:“虽说不该用贵贱来评价人命,但对军中而言,损失步兵的代价的确比损失骑兵要小。”

  赵启明沉吟,也不得不认同静安公主所说的话。

  毕竟马邑之战中,汉军的人数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些步兵上。而匈奴人很多部落都没有训练步兵的习惯,伤亡的都是骑兵,相比起汉军步兵的损失,的确是更加惨重。

  要知道在公元前,即使对于匈奴人来言,骑兵也是强大的战力。更别说汉室江山缺少养马区,培养出一匹战马的代价,往往是十个步兵都无法比拟一个骑兵的花费。

  想到这里,赵启明便不再去想步兵的损失问题,而是继续思考着说:“马邑之战是打伏击,步兵还有些用处,现在变成追击战,怕是要以骑兵为主了?”

  “对匈奴作战,任何时候都是以骑兵为主。”静安公主继续看着书,慵懒的回答说:“但步兵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毕竟大量的弓弩手也是汉军战力的表现。”

  “还是骑兵好。”赵启明放下了军报:“步兵除弓弩之外几乎无法对匈奴人形成威胁,短兵相接的时候伤亡又实在太大,还不如用养步兵的钱去发展骑兵。”br>
  “谈何容易?”静安公主也放下了手里的书,笑着看向赵启明:“若花钱就能壮大骑兵队伍,就算举国之力去发展也是值得的,可关键这不是钱能解决的。”

  “你是说马?”

  静安公主支着头说:“自从高祖开国,鼓励马政,用了几十年时间,也只不过拥有了二十余万匹马的家底,即便如此,这些马中也没有多少可以作为战马。”

  赵启明挠了挠脸,自然知道马的重要性:“不过现在不同了吧?”

  “恩?”

  赵启明看向静安公主:“河套是产马区,拿下了这块地盘,以后培养战马就容易了。”

  “这倒不假。”静安公主想了想,然后继续说:“拿下河套地区后必然要发展马政,不过这是后话,眼下单纯大军在前线的缴获,也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我记得马邑之战中缴获了战马万匹。”

  “的确。”

  “那河套之战呢?”

  静安公主忽然笑了:“我的好夫君,你怎么只计算战时的缴获?”

  “啊?”

  “河套地区部落众多,又岂只白羊与娄烦两部?驱赶这些部落时的缴获,可不是马邑之战中得到的近万匹战马可比。”静安公主说到这里,又恢复了慵懒。

  而赵启明却眼睛发亮,立即坐了起来:“你是说,要在河套地区扫荡?”

  “这话难听了。”静安公主重新拿起书,事不关己的说:“自开国以来,那些部落对本朝边境袭扰不断,不知弄走了多少粮食,现在也不过是以牙还牙而已。”

  “我支持。”赵启明凑到了静安公主边上,挤眉弄眼的说:“河套地区是产马区,能抢回来不少马,而且要是赶走了左贤王,那么大的地方缴获肯定不会少。”

  “主要还是河套。”静安公主给赵启明让了点地方,然后接着说:“河套是突袭,很多部落措手不及,而左贤王那边有所准备,缴获只怕比不上河套地区。”

  “那也不错了。”赵启明兴奋起来:“被抢了那么多年,现在终于我们去抢他们了。”

  “都说了这不是抢,是以牙还牙。”

  “没错,以牙还牙。”赵启明嘿嘿的笑着,然后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马邑之战发生的时候,灌将军那边没有什么动静,该不会是忙着在河套地区扫荡吧?”

  “那是为了镇慑肖小。”静安公主好笑:“怎么什么话到了你的嘴里就这么难听了?”

  “对,镇慑。”赵启明点头,然后问:“不过左贤王都跑了,还有谁敢来交战?”

  “你以为漠北只有左贤王?”

  赵启明想了想,然后忽然愣住:“难道军臣单于和右贤王也卷进来了?”

  “右贤王不好说,但军臣单于肯定不会坐视河套丢失,那可以是匈奴的龙兴之地。”静安公主说着这话时,仍然没怎么放在心上的样子:“灌将军继续留在河套,就是要防备军臣单于。”

  听到这话,赵启明若有所思。

  他之前还真没考虑到军臣单于。现在想想,别说是左贤王那边的异动,光是河套地区的丢失,其他的匈奴人也不绝不能容忍,接下来挥军南下是不可避免的。

  如此说来,灌夫坐镇河套,的确是在防备着军臣单于。

  毕竟河套地区刚刚收回,这时候如果没有大军停留,以匈奴人的作战方式很快就会他们重新拿回去。所以灌夫带领新骑兵坐镇,起到了稳固河套地区的作用。

  当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有支援韩安国的打算。

  显然,军臣单于除了可能进击河套之外,还有可能支援左贤王。按照目前的情况,汉军除了李广和公孙贺的追击队伍之外,还有大量的步兵和后勤落在后方。

  这也就是说,如果军臣单于向东进攻,韩安国的步兵和骑兵首尾不能呼应,很可能会被逐个击破。但只要灌夫坐镇河套,这种情况就不会那么容易的发生了。

  “部署的很好。”赵启明想到了重点,对此次大军的安排感到很是佩服:“对河套形成实际控制的同时,还能为出塞作战的大军起到戒备作用,真是高明。”

  静安公主然后忽然笑着说:“没有战事的时候,灌将军倒也不是无事可做。”

  “说来说去,还不是抢马?”赵启明想起老土匪心满意足的模样,忍不住好笑。

  这次静安公主没有反驳,轻描淡写的说:“河套虽然拿回来了,但清扫的工作才刚开始,要让本朝对河套实行绝对控制,就不能让黄河以南存在匈奴部落。”

  “这话倒也没错。”赵启明笑着说:“不过以灌将军的作风,朝中就不担心?”

  “担心什么?”

  “河套地区可不止有马。”赵启明挤眉弄眼:“灌将军要是清扫的过瘾,连人带马都给弄了回来,还非说那些人是俘虏,到时候不是要多出很多的拐卖人口?”

  “本就是战利品,为何要说成俘虏?”静安公主听到赵启明的话,有些不解:“你难道不知道马场中那些罪奴的来历,不都是对匈奴作战时弄回来的奴仆?”

  赵启明张了张嘴,忽然意识到这个年代还有奴仆。

  他本是开玩笑,想告诉静安公主如果灌夫弄回来很多拐卖人口,养这些人将会成为负担,可在静安公主的思维里,这些人是作为奴仆被抓回来,那就不是人。

  作为大量的劳动力,估计灌夫真的成千上万的带回来,上面还会嘉奖他吧。

  真是恐怖的公元前时代啊。

  “这么说,灌将军不仅要当马贩子,还要当人贩子?”

  静安公主笑了笑,显然没有把那些匈奴人当回事。

  而且他发现自己居然并不反感,就好像是潜移默化。

  这个发现让他有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悲哀,不禁长叹:“可惜了啊。”

  “可惜什么?”

  赵启明想说可惜了自己这样的好青年,从前连扔垃圾都生怕砸坏了花花草草,现在居然跟这群汉朝人同流合污,都不在乎那成千上万的人命了。

  不过他觉得说出来之后静安公主会笑话他,所以他改口说:“可惜卫青指挥千军万马,收回了河套之战,现在却要当人贩子,在河套地区开始扫荡。”

  “新骑兵又岂会干这种事?”静安公主好笑:“那是主力。”

  赵启明想想也是,估计干这种事的,就只有灌夫。

  估计以那老土匪的性格,也是很喜欢干这种人贩子的事情吧?

  “对了,热气球做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