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开局带着李世民一起修仙>第47章 银矿啊,我的最爱!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

  李承乾大概对凉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那就是粮食产出实在是低。

  李承乾有心想要帮他们改善一下。

  奈何自己没有其他穿越者老前辈那种系统奖励土豆、红薯之类的逆天农作物。

  想了想,最后唯一的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两种关于犁具方面的想法。

  一种是曲辕犁,经久不衰的穿越必备神器。

  还有一种是八牛犁,这是一种中世纪欧洲开荒神器。

  特别适合西北那种地质。

  曲辕犁去到西北那边,估计作用不是很大。

  不过八牛犁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费牛。

  逼近一副犁具就需要八头牛来拉。

  这种实力,别说西北了,就是中原地区都没这种实力。

  要知道,大唐这会耕牛可是十分稀缺的。

  有些比较穷困的地方,甚至一整个村庄共用一头牛。

  在这种耕牛如此稀缺的背景下,想要用八头牛去拉一副犁具。

  难度不可谓不大啊。

  李承乾也直接跟李大亮阐述其中的困难之处。

  不过李大亮听完后倒是一脸不怎么在意的表情。

  按照他的说法,“缺牛无所谓,用人力来拉就是,反正那些羌人平时也是吃饱没事干,天天闹事,用来拉犁最好不过。”

  当李承乾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直接感慨了一句,“卧槽!原来还能这么操作?”

  事实上,在古代用人力拉犁并不少见。

  很多家里没有耕牛的农户,就是用家里的劳力来拉犁的。

  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而按照李大亮的说法。

  凉州那边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

  时不时的就要搞一下民族大团结的活动。

  但在搞民族大团结的时候,时不时的总会有一些不怎么团结的刺头份子。

  那么,这些不怎么团结的异族,用来拉犁什么的,不就正好嘛。

  物尽其用。

  完美!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承乾都忍不住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好家伙这也能行。

  与此同时,李世民却对那个曲辕犁十分有兴趣。

  指着那个曲辕犁图纸一脸感兴趣的问道。

  “这个叫曲辕犁耒耜看起来倒是不错,如果作出来的话,用于中原地区,定是好物件!”

  不得不说,李世民还是挺有眼光的。

  一眼就看出来这两副犁具图纸的优劣势。

  “父皇说的是,这曲辕犁确实适合中原耕地,如果工部那边能做出来,只要推广开来,我大唐粮产定能大幅增加。”

  “哦?当真有这么神奇?”

  “不信?等作出来后,父皇春耕时候自己下田试试看便知。”

  “哈哈,好!那朕到时春耕之时,定要亲自试试看!”

  ——

  次日。

  众人再次来到工地。

  而水泥也正如李承乾昨天所说的那样。

  真的干固成垒了。

  原本浆糊状的黏糊物。

  一夜之间,竟是成了一块坚硬的柱子状石头。

  其中表现的最吃惊的,就是程知节这货了。

  只见他直接拿刀砍向水泥柱子。

  当的一声。

  瞬间震的他虎口发麻,差点就把刀给震飞出去了。

  “殿下真乃神人也,这水泥果真变得坚硬不可破!”

  其他人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眼神。

  李承乾笑了笑,“卢国公过奖了,不是甚么神不神的事,这只是一种科学的自然现象而已,不值一提!”

  “科学?何谓科学?”

  “科学,科学就是......”

  李承乾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科学了。

  就像之前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什么是水泥一样。

  看来以后还是尽量不要多说一些跟这个时代比较割裂的词汇。

  免得总是要想办法给他们解释,太耗脑细胞了。

  不过,随后李承乾就想到了一个可以大概解释什么是科学的词汇。

  “科学就是格物。”

  “格物?”

  “对,格物,物之理也!”

  格物这个词汇他们倒是听说过。

  因为《礼记.大学》里就有这么写过。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可是,格物能格出这种神奇的东西出来?

  他们表示不是很能理解。

  但不管他们能不能理解,水泥已经证明了它的作用。

  那么,事实摆在眼前。

  李承乾的方法是可行的。

  “殿下,此水泥之物委实利器,用于战事防御之中,可保不败,就是不知这水泥殿下还有多少?”李靖一脸期待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满怀期待的看着李承乾。

  结果,李承乾摊了摊手,“目前就只有这么多了。”

  “啊?”

  众人直接就懵了。

  就这点水泥,怎么用于战事?

  这不是闹吗?

  “殿下,这......”

  此时,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想当场脱鞋子抽他了。

  搁这闹着玩呢?

  搞了半天,你压根手里没货啊。

  眼看大家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对劲了。

  李承乾赶紧说道,“不过,我知道哪里有水泥的原材料。”

  “哪里?还不快快说来!”李世民瞪了他一眼说道。

  李靖也情不自禁的催促了一句,“还请殿下速速说来。”

  李承乾于是让人拿来了一张地图。

  手指往地图上其中一个地方戳了下去。

  “便是这里了!”

  众人定睛一看。

  纷纷诧异道,“河套?”

  河套这地方吧。

  老实说,有点鸡肋。

  就粮产而言。

  在整个大唐,属于中下水平。

  跟关中河南地区比,肯定是比不了的。

  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即便它是归属在河南范围内。

  但跟真正河南地界比起来。

  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

  甚至比河东地区还要不如。

  但特么它又比河西、河北好上那么一丢丢。

  总之,属于那种不上不下的水平。

  再加上地理位置属于那种边境类型。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它当成战略要地对待。

  极少把它当成资源地区好好经营。

  但就是这个不上不下的地方。

  它特么矿产丰富啊。

  什么各种煤矿啊、石灰石矿啊,甚至据说连银矿都可能有。

  李承乾看重的就是地方的矿产。

  别的不说,这个银矿一旦被发掘出来的话。

  那他的修炼资源,金石精华这一项,绝对可以得到极大的补充。

  想想都要流口水。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