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茹在都城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在新都的姚蓉和夏兆丰,那更是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才能每天把事儿给安排妥当。

  三月新都开市,到了五月,大部分的铺面就已经租赁一空。

  夏家的铺子,几乎在新都有了分号,姚家的几个舅舅舅母,每天来回八方县和新都,忙的那是做梦都在蹬腿跑。

  姚家四舅和五舅,在夏兆丰的开后门下,也得了个同知知事的差事。

  要知道,这差事,虽然只是给人同知跑跑腿,贴贴告示啥的,但是人家可是正经的九品官!

  若不是因为新都没人愿意来,姚家俩舅舅,那是怎么都轮不上正经官职的!

  很多人也都知道,夏兆丰利用职务之便,坏了规矩,给俩没怎么正经读过书,考过学的小舅子给安排了正经的官职,可不管是肃州还是都城的朝堂上,都没有任何人弹劾这事儿。

  毕竟皇帝说了,谁再对新都的用人指手画脚,那就谁去新都干那知军的差事去。

  九品的官差,其实在朝官眼里压根不值一提,谁又会用这种事儿来给自己添堵呢?看書溂

  所以姚家的四舅五舅,就这么顺理成章,大鸣大放的,走了后门成了官差。

  两位姚家舅舅,虽说婚事依旧没有着落,可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了正式编制的缘故,二人办事接物,倒也比之前妥当了不少。

  崔家老四,崔承启,在主动请缨到新都出任通判之后,就一直由姚四舅带着,到处熟悉情况。

  而郑智明,郑大人,也已经在三月收到了调令,担任了五品的新都同知,姚五舅便跟着自己的老上司,每天在新都的大街小巷走东串西,好不忙碌。

  其实郑智明这个升迁之路,也不怎么合规矩。毕竟从七品的知县,连跳五级,做到了五品的同知,这事儿在大荣朝也算是少有的。

  可跟姚家俩舅舅的升迁一样,郑智明的升级,也没什么人弹劾。

  毕竟......谁都不想流放三千里跑来新都当官不是?

  新都的草台班子,除了知军夏兆丰,同知郑智明,通判崔承启三人之外,其余的推官经承等人,大多都是郑智明和夏兆丰二人去肃州府‘哭’来的。

  季大人就跟夏兆丰和郑智明种的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一茬,要不是因为怕陈虎再派人打死自己,然后还把自己吓尿床的事儿给说出去,他死活也是要跟这俩货干一架的。

  可........

  哎!!!

  当然,郑智明也很不要脸的跟季宗林摊牌了,“您要真觉得在这肃州州牧的位置上做的憋屈,您也可以辞官啊。

  其实下官也不是针对您,但凡谁在这位置上,下官都是要来薅两把的。”

  季宗林能说啥?

  他只能点头,“您老也别下官下官的,我这听着也瘆的慌。这州牧的位置,目前我也还做得下去,咱保持良好沟通互动也不容易,麻烦二位还是高抬贵手,哪怕薅我羊毛,能不能也别薅的太过密集?”

  “好说好说,”夏兆丰还给同级作揖,“咱们新都的建设,真是离不开季大人的鼎力支持,您放心,等有机会,我一定在皇上面前给您美言几句。”

  “可别!”季宗林也不委婉了,他直接拒绝,“可求求二位千万别在皇上跟前提起我,我别的不求,就只求能安安稳稳在这任上告老就行了!”

  这俩货的套路,别人不知道,季宗林可太知道了。

  只要他们俩说点儿什么人的好话,那肯定得从那个被他们夸奖的人手里头,薅点儿什么下来。

  他也不求什么晋升去都城,成为朝官,他只想好好待在肃州,平平安安活到死就行了!

  毕竟......三品以上的大员不论,像他这种撑破天,就能做到个四品从三品的人来说,想要捞钱,那肯定还是地方上更好捞一点。

  都城这种地方,没点儿背景人脉,还真不是谁都能混得出头的。

  夏兆丰和郑智明二人原本也没想要在皇帝跟前说什么季宗林的好话,老实说,这季州牧,为人一般,做官普通,大荣朝这样的官员已经遍地都是了,这人也实在不值得往皇上跟前送。

  他们这两人,不过也只是跟季州牧客气客气,仅此而已。

  捞到了人,两人也不再多为难季州牧,说是等过年再给季州牧来拜年,然后便带着人走了。

  送他们出去的季州牧也非常客气,他让二人没事儿不用给他拜年,大伙儿都是差不多级别的,千万不用客气。

  .....

  在初步搭建完了自己的草台班子之后,夏兆丰便把人都给分派到了各个工作岗位上。

  新都在三月头开市之后,就开始施行第一版的商业税收政策。

  进入新都的小商贩,不管是大荣的,还是北蛮的,必须得在新都衙门有备案,建台账。

  建立台账之后,可以在知军衙门领取相应配额的发票。

  没错,发票!

  发票开具的金额,由商户自行报备。然后根据报备的数额,来征收税额。

  目前大荣施行的商税税额,是三十税一,所以新都目前也是这么个税率。

  有关税收的所有细节,每家商户的台账上,都必须要明确标明,以备查阅。

  不过这样的税收制度,目前也只能算是试行,至于以后要不要调整,怎么调整,还得等过个一两年再看。

  当然,这样的台账制度和税额申报制度,肯定也是会有很多漏洞的。

  但是就算像以前税收全部联网的前提下,商户都会有很多避税举措。这大荣朝目前连电报机都只有一台的技术水平下,夏兆丰也不会为难自己,去查实商户的每一分税收。

  他等下的目标是,比别的地方,多收上一倍的商税,那他就觉得自己成功了。

  追求完美,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皇帝对于夏兆丰这样的举措,其实也比较满意。他也不管这事儿办的到底是不是滴水不漏,在皇帝看来,只要这钱收的比以前多,那夏兆丰这举措就算是不错的。

  老夏整日忙着管理新都的时候,姚总也忙的脚不沾地。

  她新都的买卖开起来之后,生意就一直很红火。

  而红火的关键.......是因为他们广告打的好。

  当初建设新都的时候,夏家和向家都是拿了钱出来的,所以夏兆丰在跟陈虎商量之后,就在城墙上,刷上了自家的广告词。

  卖羊毛,找芳蓉轩。

  买点心,找五味斋。

  买粮食,找向氏粮铺。

  卖奶制品,找四季商行。

  看大夫,找无事馆。

  最后一条广告,是夏兆丰免费给于大夫打的。

  毕竟城里头有医馆,好像也挺能吸引缺医少药的北蛮商人的.......

  这些广告词,就大大咧咧的刷在新都的城墙上,一点儿都不严肃,好像在开玩笑。

  可......效果却是意外的好。

  而且根据巴丹珠所说,北蛮商户很多听说要去新都做买卖,还是挺紧张的。

  说起来,这新都的底盘是他们北蛮的,但是人家现在可是归大荣管的。

  大荣都是疯子,进他们的城市做买卖,到时候被人杀了怎么办?

  好在北蛮胆大的人也不少,愿意跟着巴丹珠跑来新都看看的人,倒也有一些。

  虽说大多数人路上就开始忐忑了,可当看到新都的城墙如此之......不严肃之后,那些商户的心情,不知为什么,都放松了不少。

  哪怕知道这新都实际的管理者,还是那疯虎子,可就墙上的那些广告词.......实在是直白又可笑,北蛮商人们估摸着,疯虎子这回可能也的确是想好好做生意了。

  总而言之,这十万白银的广告,总算是让姚总说出了一句:“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