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471章 极寒挑战
  不过,八方县里头,也不是人人都像夏安茹他们那样,日子很好过的。

  县城里的郑县令,现在可比一切富足的富丰庄众人郁闷多了。

  好不容易盼来八方县的崛起,可又忽遇极端寒冷的天气,先前有意向想来求学的学子,很多都打了退堂鼓。

  招商引资的事儿,这会儿更别提了,天寒地冻的,路上别说人了,连个鬼都没有。

  年前还略有结余的县衙财政,因为集中收留了一批家里头没条件采暖的人家,所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捉襟见肘。

  而北营的崔承允,此时也同样因为极端的寒冷天气,而显得有些焦虑。

  虽说他们肃北军,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棉甲棉被早早都分发了下去,可北蛮那里,按照巴丹珠的说法,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

  再加上如此的气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最后再垂死挣扎一番。

  原本已经得到皇帝回应,准备等天气好转就出发去北蛮的事儿,此时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就这天气,别说去北蛮了,连去趟北山都得花比以前多两倍的时间。

  虽然这么想很不应该,但是崔承允是确确实实希望北蛮能熬一熬,再挺个一年半载的,熬到他帮他们把王换了,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些。

  也因为北蛮这个不定时会炸的火药的存在,所以北山垭口那里的防卫,天气越是差,就越是不能松懈。

  不过那里的将士也是人,这么冷的天,在户外巡逻就必须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不然真的会出人命的。

  而且他那老丈人,现在也还在北山垭口吃风,怎么劝都劝不回来,所以物资供应必须充足。

  “去喊蒋正!”崔承允在主将的营帐里喊了一句,等在外头营帐里的护卫便应了一声是,吸了吸鼻涕就找人去了。

  为了御寒,肃北军的副将,参军,守备,指挥使等等高阶的军官,都用上了双层的帐篷,护卫在外层站岗,军官们就在里层办公。

  “将军。”蒋正很快就来了。

  现在因为天冷,户外的训练早就停了,这些参军参将,除了要轮岗的时候苦逼些,别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在营房里头抠脚打屁。

  崔承允见蒋正到了,便伸手递出一封信,“送去富丰庄,给夫人,让她看完之后,带信给我。”

  “是。”蒋正接过信件,直接要了马,往富丰庄去了。

  半日之后,他全身挂满了包裹,脖子里还挂了条羊腿,又回来了。

  “你这........”崔承允不明所以的看着被包袱快要淹没,却依旧倔强的露出脸来的蒋正。

  蒋正答说:“说是给将军,夏百户,夏管事,小陈将军的御寒用品。里头围巾帽子啥的是夫人做的,羊腿是外家老夫人给挂的,说是让您和夏管事,小陈将军烤了吃,被褥衣服是大夫人做的,然后还有护膝........”

  “行了,知道了。”崔承允打断了蒋正,“你放那里吧。叫你带的信呢?”

  “哦,夫人说,行。”蒋正一边从身上扒拉下来包包裹裹,一边回答了一句。

  崔承允抬眉,表示不理解,“行?!我是说,信儿。”

  说完,他还捏起桌上的一张纸,“这个,信件!”

  “哦......原来您是说信啊?我还以为信儿呢。”卸完了包裹的蒋正,挠头不已,“是属下误会了。信件没有,但是口信有一条,夫人说,咳咳咳......”

  蒋正清了清喉咙,试图还原夏安茹的语气,“你让将军放心,我一个个接,也把婶子们接回来~三日之内,给你们供上第一批货。”

  崔承允面无表情的看着蒋正。

  学的这叫什么玩意儿?!安茹说话有那么......妖娆吗?!

  他张了下嘴,缓缓吐出一个‘滚’字。

  崔承允给夏安茹的信一共三张纸,全部都写了他认为的,夏安茹应该要注意的地方。

  只有最后半张纸,写了点儿肃北军目前急需的军需物品,那就是......大棉袄二棉裤,最好再来点儿被褥的。

  接到信件之后,夏安茹就让卫参军赶上了她的一室一厅,和富丰庄还有崔宅的所有马车骡车,和姚蓉乔氏还有梅香元娘一起,把马家村的姑娘婶子们,全给接到了厂子里。

  到得厂子里,夏安茹简单的说明了下这次的主要任务,然后还承诺了年假期间,给付三倍的工钱。

  虽然这事儿在摇人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但是现在得到了夏安茹的再次承诺,马家村的婶子们,点头如捣蒜。

  婶子们说了,反正这么冷的天,走亲戚都走不了,在家不过只是猫着,钱不钱的两说,反正能为肃北军干点啥,她们心里头也高兴的很。

  这话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芳蓉轩的生产骨干们,都回来了!!

  姚家几个舅舅和姚外公也被动员了起来,他们带上了大疤长脚,把空闲的几间库房,都给砌了炕,搭了大通铺。

  富丰庄的大厨房,一日还供应早晚两餐,再加中午俩烤馍和咸菜,吃喝也都给婶子们包了。

  这么好的条件,婶子们干起活来,那就更得劲儿了。

  原本以为过年得花不少钱,可因为大雪封路,钱没花出去多少,反倒是赚起外快来了.......嘿嘿嘿,这可怎么说的?怪不好意思的。

  至于过年团圆之类的.......在家天天团圆的马家村人,对这事儿,完全不在乎。没钱再圆还是缺,有钱再缺......不是还能用钱把缺的给补上吗?

  团圆哪儿有赚钱香!

  有了动力的婶子们,手速快如闪电,也就三四天的功夫,芳蓉轩的工厂,就供给了肃北军千套成衣,和三千套的帽子围巾。

  那速度,在大荣是可以称为赶工王者的,他们既有火力全开的小媳妇老婶子,还有大荣朝仅此两台的缝纫机......

  其实按照姚蓉的看法,要不是安阳拉胯,攒缝纫机的速度太慢,三天上万套的产能,芳蓉轩也不是不行。

  收到第一批货的崔承允,即刻安排了人,把第一批御寒物资送去了北山。

  顺便还把羊腿和自己的一床褥子,外加两坛烧刀子,也让人带去给老丈人吃用。

  他别的不怕,就怕丈人太过大公无私,把自己给冻噶在北山,那可真是用他抵命都不够。

  不过按照这个送货速度,除了被特殊关照的老丈人,在北山执勤巡逻的另外三四千的士兵,应该是能熬得住的。

  现在虽然只送来了一千的衣物,但是围巾帽子却有三千,他们巡逻也是轮换的,大伙儿换着穿戴,应该也是足够的了。

  另外,崔承允还命人去给被关押着的巴丹珠他们也送去了些衣物。

  说好的怀柔政策,那就得执行到底,而且留着这些人,还有不小的用处.......

  极寒来临,时间仿佛被冻住了一般,任凭人们有多少急事要办,也只能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