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454章 新尚书的滑铁卢
  被皇帝怼了一通的工部尚书计少章,自觉无脸,见皇帝离去,也不敢再多做阻拦。

  可就在皇帝真要迈过门槛的一瞬间,户部尚书却又道:“皇上,微臣还有一事.......”

  “怎么哪儿都有你!”皇帝忍着怒气转身呵斥,“刚才说修筑河道的时候,你怎么没半点儿声响,这会儿到又有事儿了?!”

  “事关粮食大事,微臣不敢不报!”户部尚书看似恭敬的答道。

  之前因为太子之事,朝中的几位尚书,其实已经换过一轮了。

  皇帝倒也不至于把之前与太子走的比较亲近的老臣都给噶了,毕竟当时说好了的,太子是病逝的。

  大动干戈,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吏部和户部的尚书,都换了,兵部那墙头草,还有工部礼部等部门,皇帝暂时还没动。

  其实按照皇帝自己的想法,他是想提拔崔承恩做户部尚书的。

  但是遭到了崔祭酒和郑丞相的一致反对。

  至于原因嘛,崔祭酒很敷衍,说是儿子不配。而郑智渊好歹还是稍微解释了下自己的反对理由的。

  郑丞相认为,崔承恩以二十多岁的年纪,担任户部侍郎一职,已经算是破格了,虽说他也的确才智出众,但也不至于出众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出任尚书,那资历实在是太浅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什么事儿太过了,都不太好。

  要是这崔承恩再有什么事儿,折在皇帝手里,郑丞相原话是这样的:崔祭酒必定吊死在城门口,您还别不信,他这人就是闷声不响办大事儿的人。

  不过郑丞相没有说的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崔家若是出了一个大将军,再出一个尚书,那就太过显赫了。

  皇帝喜欢你的时候,显赫自然凭你显赫,可哪天皇帝若是不喜了,那显赫,便是一道催命符.......br>
  在朝堂上沉浮良久的两位小老头,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才一点都不委婉的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感觉被‘威胁’了的皇帝,当场就喷了郑丞相一脸。

  随后他便让机要处和吏部送名单上来,他要挑个新尚书。

  是的。丞相的话,喷归喷,听还是要听的。

  明君嘛,善于听取谏言是皇帝优点之一。

  最后挑挑拣拣,选了个政绩中不溜的翰林学士方硕来担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因为挑到的人,并不是自己最初想要的人,所以皇帝难免就带着点不喜,这会儿想要走人,又屡次三番的被喊住,心里头更是渐生怒意,于是对待新任方尚书,脾气也不怎么好。

  “说!”皇帝沉着脸,看着方尚书,“若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你这尚书也别当了!”

  方尚书抱拳道:“启禀皇上,肃州府之前运了一批粮,到了都城......但是那批粮,好似都坏了。”

  “粮?!”皇帝皱眉不已,“什么粮?”

  “税粮。”方尚书回道。

  “税粮不都应该分发去各地常平仓了吗,为何你户部还有?”皇帝对这个新上任的尚书,开始越来越不满意了。

  方尚书面露难色,“米面高粱和黍子都已经分发去了各地常平仓,可是这......肃州用以抵粮税,交上来的几万斤的土豆,都长出苗来了,微臣不知道这东西该如何处置......”

  “不知道如何处置?”皇帝看着方尚书,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几个土豆你就不知道如何处理,那大荣朝的钱袋子,你准备如何掌管?”

  方尚书心中暗道一声不妙!可能这会儿给人使绊子,还是太早了。

  这几万斤的土豆,原本他也是准备一扔了事的。但是在听说这些玩意儿是肃州送上来的时候,方尚书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要知道,方家在南方也是略有资产的人家,当初在肃州挨刀的.......也有方家,以及方家关联人家下头的好几个粮商。

  这大荣官场中,牵丝扳藤,同窗,挚友,连襟,亲家,只要你想,就没有攀附不上的关系。

  所以方尚书哪怕不为了自己,为了他的关联人物,也得给肃州州牧季宗林,这个当初关门杀价的货,使点绊子,也让他尝尝心痛的滋味。

  原本他想的是,这土豆本也没说可以抵粮税,当然,也没说不能抵。可坏了的土豆,总归是不能拿来充当粮税了吧?!

  这玩意儿往小了说,是以次充好,往大了说,不就是肃州州牧季宗林欺君吗?!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的重点,放在了土豆上,而不是肃州搞花样上头。

  才当上尚书的方硕,此时心乱如麻,后悔不应该多喝了几杯酒,就跟亲家他们说要让肃州州牧好看的。

  可现买后悔药也来不及了,方尚书尴尬得站在皇帝右后方,疯狂的想着自己到底该说下啥,才能体面的把这事儿给囫囵过去。

  却听皇帝哼唧一声:“尚书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这事儿,你便交给崔承恩去办,朕想他会知道如何处置的。”

  说完,皇帝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回是真走了。

  站在最后的郑丞相苦笑不已,心中大叹,这皇上,还真的挺能给老崔家招恨的!

  好不容易回到启文殿的皇帝,第一时间让柴五把肃州的信件呈上来,然后打开了信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第一封信,说的是电报机发电机的事儿。

  第二封信,说的是三白得仙人指路,说齐州有黑金油矿的事儿。

  看完了第二封信,皇帝重又看了一遍,两便,三遍第一封信。

  什么东西?!

  电报机,隔空发信号,瞬间就能传递情报?!这世上,居然真的有这种玩意儿?!

  而且这还不是什么法术,而是普通人都可以用的一个机器........

  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那什么发电机,他根本无法理解!什么叫,发电!!

  发电是啥?跟打雷闪电一样吗?!

  可是,如果跟打雷闪电一样,为什么.......夏安阳能捕捉到闪电呢?而且还不被劈死呢?

  最让皇帝生气的是,为啥这些玩意儿,他在肃州的时候,一样没见到,他现在走不脱了,却又拿出来惹的他抓心挠肝呢?

  生了一肚子气的皇帝,把姜洋的信放进了自己的抽屉里。

  然后让柴五铺纸磨墨,写了一封手谕,让柴五着人送了出去。

  既然肃北还有那么多大事儿要办,陪三白去找黑金油矿的事儿,自然的另外安排了闲人去才是。

  此时,皇帝心中已经拟定了对夏安阳的安排。等那黑金油矿开出来之日,就是夏安阳进都城,创造奇迹之时。

  也许,肃北的那些不靠谱的人,的确可以改变大荣朝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