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361章 僵持住了
  在城门外听陈虎骂山门的谢天,脸色那是越来越难看。

  他这回不知道走了什么背运,带人出来的时候,父亲明明跟他交代好的,谢家军到了泰平城外和柯永宁碰头之后,只要等在南城的卫门外,自有城内接应的人会帮他们开门的。

  可他们在卫门外等了整整五天,别说开门的人了,连只耗子都没遇到。

  实在忍无可忍的谢天,让他手下最得力的探子去查探了一下。

  结果发现南城北城的门,都在城内被封死了。

  季宗林命人直接用砖块,把门给砌成了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

  皇后安排在城内接应的人,不管是否暴露了,现在都没有任何意义了。谢天除了直冲东门,跟陈虎的肃北军硬碰硬之外,别的法子.......好像也没有了。

  所以他才会骑着马,在东门城外,任凭陈虎骂爹骂娘骂祖宗,骂了整整一个时辰。

  好在他这人,生性稳重,没有因为被唾骂,而让怒气冲昏了头脑。

  “柯统领,”谢天微微侧了下头,“我看你口齿清楚,思路敏捷,要不然你来回应下陈将军吧?也好让他手下的将士们有所选择。老百姓,也不能误会咱们不是?”

  “好,”柯永宁现在也没有别的退路了,他骑着马,上前两步,趁着陈虎骂不动了,正歇息喝茶的时候,大声喊道:“陈虎狗贼......”

  “狗你个口吐芬芳的!!!”

  一个陈虎倒下了,无数个俞王站起来了。

  这些日子,不对这两年以来,他也是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与曲折,这些个不要脸的,居然还敢说他是叛王?!

  叛王你个口吐芬芳的!他俞王不开骂,还真当他好欺负了?!

  这些日子跟着陈大将军,俞王虽然领兵打仗的能力没怎么学到,但是骂人的技巧可是学了不老少。

  今日,为了他自己,为了整个俞王府,他不骂柯永宁这货三天三夜,他不是人!

  于是俞王插着腰,在城墙上大骂:“柯永宁你个狗贼,明明自己造反,居然还妄想把屎盆子扣老子头上!今日你只要敢进泰平城一步,本王必定把你碎尸万段,不信你就试试!”

  柯永宁冷笑道:“俞王污蔑人倒是有一套!你刺杀皇上,是我亲眼所见,居然还敢狡辩?太子殿下有令,若你乖乖开了城门,便饶了你阖府上下的性命,只取你这始作俑者性命便罢。

  若你还是联合了北安王和陈虎,负隅抵抗,便直接杀光你俞王府所有人!”

  “诛九族啊!!你让太子有种诛九族啊!”北安王忍无可忍,也加入了口水仗的行列,“他胆敢弑父杀君,他有种杀光单于一族啊!口吐芬芳的狗贼!你给本王等着,本王即刻来取你项上人头!”

  说完,北安王便夺过旁边弓箭手手里的箭矢,拉满了弓,想要射杀柯永宁。

  可陈虎却一掌把他拍倒在地,“可别露怯了,拉满弓你也射不到他,反倒是涨了他们威风,灭了咱们气势。

  战场上,骂归骂,但是不能自己先动气,你们到底懂不懂?!”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得让谢天忍不住发动攻击,自己跑过来,那他们就能投石撒油,不是砸死他们就是烧死他们。

  这会儿敌人都还没进入射程呢,打什么打?!这不平白让人笑话吗?

  陈虎手里倒是还有皇帝给他的圣旨,问题......他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该宣读啊。皇帝给他这玩意儿的时候,让他择机宣布,老黄现在在肃州这个消息。

  所谓择机,就是皇帝也还没想好,现在到底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说了,他怕太子党孤注一掷,不顾边防要事,直接调派来所有镇守南边的谢家军,来跟陈虎决一死战。

  不说,又怕陈虎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被他们反倒是污蔑成逆贼,有了调度十万禁军的理由。

  这事儿皇帝一时之间难以抉择,所以便让陈虎来拿捏。

  可陈虎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的时机,算是好时机......

  哎!!

  崔子晋离开的第十天,想他!!!

  带着俩半废人的陈虎,不得不采取拖延战术,让人喊来了骂将,让他们继续骂着。

  不过令陈虎没想到的是,谢天和柯永宁倒也是挺能忍的。

  任凭肃北军怎么谩骂,他们还就是围着城墙不动。

  这是怎么的?

  准备把他们围死呗?

  陈虎冷笑两声,让人接着骂,自己则下了城门,吃饭去了。

  围着吧,按照崔承允那小媳妇家种土豆的速度,城外的全饿死了,他们城里的都不会饿死呢。

  围吧,围个过瘾。最好围到崔承允醒了,皇帝想出了合适的时机到底是啥时候,这样他这位大将军就不用操那么多的心了!

  诚如陈大将军想的那般,谢天因为怕兵力上吃亏,所以准备把泰平城城给围起来。

  城中不算百姓,光肃北军就有好几万,他就想看看陈虎准备怎么填饱这些人的肚子!

  谢天想着,短则半月,长则三月,肃州就会弹尽粮绝,那陈虎到时候必须得开城门突围。

  他们现在只有等着泰平城城门打开时,从侧面快速进攻出其不意,才有希望破了泰平城的城门。

  虽然成功的几率也不太高,但是真的靠硬碰硬的话,就更加没有任何破门突围的希望,所以这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谢天还寄希望于城内他们的人,能搞出些风波,让里头先乱起来,那他们冲破城门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都城那边,情况也每天都有变化,也许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太子就能登基了,到时候就能光明正大的调集十万大兵,直接进入肃州了。

  无论从哪点来看,谢天觉得自己先按兵不动,围住泰平城的想法,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他漏了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在围城之前,没有调查过肃州的粮食储备。

  在上次骗了大批粮商来肃州低价出粮之后,肃州向家,一跃成为了北方储备粮最多的粮商。

  而他们最大的粮仓,目前就在泰平城西二里地的义仓内。

  其实说是义仓,也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应该是向家与府衙的共管粮仓。那一片义仓,千多平的仓房就有一二十间,规模要比肃州任何的常平仓都要大很多。

  当初向家一百八十文一斗收光了南方粮商带来的粮,其中有部分的银钱,是问官府拆借的。

  当初订立的拆借条件,就是这批粮食,最多只能卖到二百二十文一斗。

  这笔生意,也是正经签过契的。契上的见证人是北安王,拟定条款的是郑智明,签契的是肃州府衙和向太初。

  总结来说,这一批粮,是肃州官府自筹的保障粮。除去肃北军不算,大概能供应肃州百姓半年左右的粮食供给。

  所以哪怕被围困半年,陈将军只要不愿意打出去,肃州城内的粮价还是不会有太大起伏,老百姓基本的生存还是可以保障的。

  至于半年以后.......八方县那漫山遍野的土豆早就能收了,再加上夏收收上来的麦子,整个肃州基本可以实现内循环。

  所以听说被围困了,季大人也没有慌,反正该干嘛干嘛,他甚至还向陈虎提议,城中白天可以适时开放一下,让大伙儿买点儿吃的喝的,这样对于安定民心也有好处嘛,当然管理府衙还是会严格管理的。

  围城不知何时结束,总得有个口子让老百姓释放释放嘛。

  陈虎思虑了半天,最终还是同意每天开放两个时辰的午市。

  老百姓一听,还能开放午市了,心里头忐忑也少了些,日常生活倒是渐渐也恢复了一些往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