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里头,加上跟着皇帝进来的一组二十人的亲卫,和王府众人,此时能有四五十人。

  这种通道,一般不到关键时刻都不会被启用,所以里头空气本就不流通,再加上空间逼仄,众人心情又非常紧张,所以哪怕现在是隆冬时节,皇帝也憋出了满头大汗。

  出汗还不是主要的,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皇帝觉得自己头晕耳鸣,双腿发软,他是硬咬着牙,才将将跟上众人的步伐的。

  这会儿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晕倒的。他是皇帝,又不是俞王,关键时刻怎么能晕?

  虽然俞王不是自己想晕的,可......反正他就是晕了!那他就是不靠谱,没面子。

  跟在皇帝身后的彦妃,一年四季窝在宫里,平日最大的运动,就是绕着寝宫浇一圈花,就这种运动量之后,彦妃还得休息小憩片刻,才能缓解浇花带来的劳累。

  此时从进假山入口开始算,都已经走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了,她觉得自己快累屁了。

  所以忍无可忍的彦妃,一巴掌拍醒了被亲卫轮流扛着的儿子,“儿子!!醒醒!!”

  “唔......”俞王直接被拍醒了。

  可见彦妃娘娘的手劲儿还是可以的。

  她问道:“这密道到底多长?咱们还要走多久!?”

  “啊!放本王下来!”发现自己被扛着的俞王,开始疯狂挣扎。

  亲卫早就扛累了,于是顺势把俞王往地上一放,然后偷偷耸了耸肩,放松了下肌肉群。

  下了地的俞王,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郑都统半扯半扶着往前走,“娘娘问您的,您答一下吧?”

  他也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出去。郑都统别的不怕,就怕后头来了追兵,密道里头根本没法打。

  俞王这才回道:“母妃,儿臣也是第一次进密道啊!”

  “你个不孝子!!”走在前头的皇帝,猛然间就是一个转身,然后胳膊肘越过隔在中间的彦妃,赏了大儿子一个毛栗子,“你不知道你还把朕往里头带!你是不是也要弑君?!”

  “皇爷爷息怒!孙儿走过!!咱们已经走了快半个时辰了,这条密道通往城门外,官道旁的一个土地庙,算算路程,差不多快到了。”俞王世子赶紧替父王解了围。

  “啊!!”皇帝气个半死,又赏了俞王一个毛栗子,“你还不如你这二十岁的儿子!赶紧走!走朕前头!”

  “欸,您消消气!”俞王缩头耸肩,小心翼翼的,擦过皇帝,结果依旧挨了皇帝一个毛栗子。

  看得彦妃心疼不已,“皇上,您能不能别敲他脑瓜子,本就不好使,刚才还磕了个大包,又被郑都统砍晕了,这.....再敲就坏了。”

  这位老母亲,好像已经忘了刚才是谁把她儿子扇醒的。

  “走吧走吧,别叨叨了。”皇帝不耐烦的说了一声,抬腿就往前头去了。

  彦妃在他身后憋了憋嘴,老头儿真是太讨厌了。

  这两口子,对儿子有爱,但着实不多。

  好在俞王世子还是靠谱的,可能因为他得到了父母不老少的爱吧。

  正如世子所说,众人又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出口处了。

  郑都统先带了几人出去查探了一番,才又回到密道,迎了皇帝出去。

  等所有人都出来了,他又命人搬来了几块大石头,把位于土地庙的一口破缸底下的密道洞口,给堵住了。

  照理说,这通道用过就应该炸了的,但是因为此处据说离城门和官道都不远,郑都统不敢弄出大动静,就怕到时候再引了人来。

  用石头堵住,虽然还能被推开,但是往上做功总会累点儿,一时半会儿估计也不太容易被弄开。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郑都统,他没带炸药。

  皇帝出了密道,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只觉得脑瓜子一阵阵的发晕,他强撑着身子,问俞王世子,“现在往哪里走?”

  这回俞王世子却有些为难了,“照理咱们应该是往官道走的,一路往北,就能到肃州,到时候进了肃州,就有北安皇叔和陈将军,咱们就安全了,可现在走官道.....不安全啊。这城门外也都是禁军。”

  “有小道吗?”郑都统问。

  “有咱们也不知道啊。”世子也挺为难的,“皇爷爷,孙子这.....也没走过。”

  王府的弊端就是,出门架势太大,这辈子没走过小道儿。

  此时......夜黑风高。

  郑都统突然拔剑,吓得俞王直接扑在了皇帝身上。他下意识的认为,郑都统也成了叛徒了。

  被大儿子泰山压顶的皇帝,也年过六旬了。无论他以前再怎么康健,这会儿却也撑不住突如其来的好大一只儿啊,更何况才出密道的皇帝,这会儿还头晕眼花着呢。

  皇帝,被扑倒在了地上,嘴里各种口吐芬芳,让彦妃刮目相看。

  还没反应过来的一众人等,就听得郑都统怒斥道:“谁!再不出来,小心我刀剑无眼!”

  众人被他喊的一愣,然后又都醒转了过来,还好还好,这货不是叛变,而是此处有埋伏!

  口吐芬芳的,柴五差点儿吓尿了。可转念一想,郑都统这意思,此处不是有埋伏吗?!

  这事儿还真......好中透着点儿坏,坏种中透着点儿好。

  一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