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297章 你的礼物,我很满意
  为了攒出够织一条围巾的兔毛线,富丰庄的长毛兔差点儿就断子绝孙了。

  还好,在姚外婆的强制配种下,长毛兔好歹是保种成功了。

  只是夏安茹小仙女,被禁止再进入兔笼,并且在天气转暖前,都不准再薅兔毛了。

  最终,在年二十八那日,崔承允终于收到了,迟到了整整一年的新年礼物,那便是一条兔毛......毛巾。

  “我是真的想给你织一根围巾的,”夏安茹解释道:“可他们不准我再进兔棚了。不过说起来这兔毛线也的确不容易织,七八只兔子的毛,才攒出来这么一点点,都不够你围一圈的。”

  忍着笑的崔承允,拍了下夏安茹的脑瓜子,“可放过你们家的兔子吧,这.....饭兜子我虽然用不上,但是可以留着。”以后给他们的崽崽用。

  不知道自己给自己以后的孩子,织了围兜的夏安茹看崔承允还挺喜欢的,便暗下决心,下回无论如何得给大崔搞个完整的......手工作品。

  既然是新年礼物,肯定得互相送嘛。夏安茹的送礼物环节结束了,自然就到了她收礼物的环节了,“我的新年礼物呢?”这也是第一次,她主动问崔承允要礼物。

  “早就准备好了,”崔承允说着话,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锦盒,“喏,给你的。”

  夏安茹打开锦盒一看,原来是一个胖乎乎的金元宝。

  这种礼物,就完全送到了夏安茹的心吧上了。

  大金元宝,好看,好放,抗灾,抗穷。

  崔承允这位无敌冤大头,之前在泰平城的时候,差点儿出手拍下了夏安茹拿出来拍卖的花簪,他号称要偷偷珍藏起来,逢年过节再拿出来送给夏安茹,当成惊喜。

  好在夏安茹及时发现,并且成功阻止了这大直男的冤大头行径。

  要不然以后只要逢年过节,她都得心梗一次。

  她那些簪子虽然在大荣朝卖的贵,可作为一个现代人,夏安茹是实在不能接受花那么多钱买些塑料,玻璃,人工养殖珍珠,和水晶人工钻石之类的东西攥成的簪子。

  更何况,这拍卖买回来的簪子,还得让金铺抽成。

  这种事儿,夏安茹想想都要忍不住掐人中。

  所以她在阻止崔承允的同时,明确表示,东西不用买,实在要送她礼物,就送银锭子金元宝啥的,想买啥她自己会买。直男她最懂,你给暗示人家根本听不懂,还得明确告知,才不会被活活气死。br>
  看来,这话崔承允果然是听进去了。

  小夏表示非常满意,“呀~~这大元宝~~~来来来,快到姐姐的包包里来。”说着话,她就一点儿不客气的把装了元宝的盒子,给藏到了自己随身背着的小斜挎包里。

  这些日子以来,两人虽然都挺忙叨的,但是相处的状态,却越来越自然了。

  两人之间的差距和隔阂也在慢慢变少,崔承允现在很适应夏安茹跳脱的思维方式,而夏安茹也觉得崔承允冷冷的外表下,还有着直男的呆愣与真挚。

  总之一句话,两人磨合的还挺不错。

  交换完了礼物,两人还凑在书案前,分析夏安茹明年的春耕规划。

  “所以甜芦粟......到底是什么?”崔承允看着夏安茹写得东一摊,西一摊的植物名称,对这个甜芦粟尤为感兴趣。

  “就是细长版的甘蔗,等着啊,我去给你拔一根尝尝!”夏安茹说完,‘唰~’一下就不见了人影。

  过了没一会儿,孩子扛着根比她人还要高出一大截的,在崔承允看来像是竹竿一样的东西,又‘唰~’一下出现了。

  这操作,不管欣赏这操作多少次,崔承允都会忍不住拍手,并奉上一句:牛B

  夏安茹嘿嘿笑着,把竹竿递给了崔承允,“瞧就是这个,我现拔的,还挺甜。我就准备用这个来榨汁熬糖。”

  “这个不是......高粱?”崔承允看着眼前的长竿竿,很是疑惑。

  “是高粱它二舅,甜芦粟是也。”夏安茹一边解释,一边把芦粟放在波棱盖上,“咔嚓”一下,就把芦粟给拗断了。

  而崔承允则被小夏说的高粱它二舅,和看起来显得力气很大,可细想想,却又觉得她力气很小的动作给逗得大声笑了出来。毕竟那么细的一根杆杆,拗断还得用波棱盖帮忙,这力气属实是大不到哪里去啊~

  正巧要来喊人吃饭的宋管事,到得门口,就听到了崔承允的笑声。

  ‘二爷........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笑过了。’这样的想法,宋管事是绝对不会有的。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心里头喊着我去我去我去我去,然后赶忙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找了上回写完就没洗的笔,都来不及倒水磨墨,直接在舌头上舔了舔,咔咔就是一顿写。

  他的工钱,可是老太太给的,自己这工作成果如此显著,不得第一时间报告老太太?!

  这宅子造的好啊,看来马上就会有女主人了!风水不错,风水不错啊!

  不过最重要的是,老太太当初承诺过,只要二爷能娶上媳妇,他老宋的孙子辈,就能脱了贱籍,不再为奴了。

  算上宋管事的爷爷辈儿,他们老宋家到他儿子辈,已经做了五世的奴才了。如今脱籍有望,让宋管事怎能不激动?这八方县,真是不错啊!旺他们老宋家啊!

  窝在崔宅书房里的大崔和小夏二人,在啃完了一根甜芦粟,才想起得去隔壁吃年夜饭。

  这年二十八的提前批年夜饭,放在了富丰庄的大饭堂里头举行。

  等夏安茹和崔承允到的时候,大伙儿基本都已经聚齐了。如今因为住的近,所以姚蓉这回连带着郑家夫妇都一起喊了来。

  郑二夫人在场,那男桌女桌就必须分坐了。

  不仅如此,郑二夫人还特地让自家管事妈妈,提前送来了几个屏风,说要把饭堂隔开,男左女右,分边入席。

  虽然郑县令对此嘀咕不已,说人家是庄户人家,何必像在都城似的,搞得那么的繁琐。

  可郑二夫人却道:“什么庄户人家?富丰庄两家,叫耕读世家。既然是耕读世家,那规矩总要慢慢学起来的。”

  原本觉得郑二夫人谱太大的姚外婆,一听这话,立刻喊了儿子来,“赶紧的帮忙,都听县令夫人的,把屏风摆好。”

  耕读世家......听着就有文化,有韵味,姚外婆觉得郑二夫人.....虽然矫情了些,但是人品却是杠杠滴。

  虽然姚蓉对此多少有点儿不屑,但是看在郑二夫人豪掷百两,包下了他们不少土豆的份上,也只能给点面子没有反驳。

  帮忙是不可能帮忙的,大厨她哼哼唧唧,别别扭扭的说自己还忙着,得去厨房,这屏风,谁闲着就谁放吧,便一溜烟跑了。

  原本打算坐一块儿说说话的小夏和大崔,如此也只得分了两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