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261章 静谧之州
  看到夏安茹带回来的银票,姚蓉差点儿没吓撅过去,“你怎么好意思开口问人家借那么多钱的啊?”

  “您这话说的......咱们这不也是为了肃北军干粮不断档吗?这钱应该算是大崔借给肃北军的。”夏安茹觉得自己的逻辑,完全没有问题。

  可姚蓉却道:“要是今年大丰收,这粮价到了六月还跌了呢?咱们不得亏一大笔吗?”

  给老母亲打下手,打的满脸都是面粉的夏安茹抬起她的花猫脸,分析道:“您简直~~太单纯了,咱们如今都想到囤粮了,人家大粮商会想不到?

  这会儿囤粮,价格肯定比以前贵不少,所以哪怕今年粮食丰收,这粮价也不会猛跌的~粮价农民说了不算,得大粮商说了才算,知道吧?”

  虽然姚蓉多少因为粮食的事儿,有些烦躁,所以女儿说的,压根没听进去多少,但是她这人别的没啥,就是心大,反正女儿老公觉得囤粮不会错,行吧~那就不会错呗。

  她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你出门在外,千万小心着些,知道吧?”

  “肯定啊~”夏安茹话说了半截,又听老母亲继续道:“千万别半道突然消失,再把别人吓出个好歹来,就造孽了。”

  .......好吧。

  手握金钱和舆图的父女俩,于次日一早便赶着马车动身了。

  他们跟众人说的是,要去趟泰平城,跟向家商谈采购粮食的事儿,另外再找找还有没有备选的粮商。

  夏安茹跟去呢......就是去看看,还有啥赚钱的项目没。

  这一去,少则五六日,多则半个来月就回来了。

  这说辞,倒也算合理,所以富丰庄众人,包括郑县令,都没有太大的怀疑。

  关键郑县令这里,也希望夏兆丰能搞来点儿平价点儿的粮食,所以大手一挥,让夏师爷尽管去,县衙有他罩着,万事不用愁。

  于是父女二人,带着姚蓉给准备的吃食干粮,便直奔泰平城而去。

  到得泰平城又已是半夜,父女二人在驿站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夏安茹先拿着元娘给的信物,去找了她干娘,然后包了个小红包给元干娘,说是让元干娘给找个实在的牙人,他们想买个小院子。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元干娘喊来了小丫鬟,吩咐了两句,便带着父女俩匆匆去了牙行。br>
  几人也就看了两三套小院儿,夏兆丰就拍板买下了离府衙还比较近的一个院子。

  虽说价格要了四十两,但是胜在地理位置不错,中庭也大,房屋方正,挺符合父女俩的预期的。

  之后二人又央了元干娘,帮忙找个妥帖的管家,要求不高,平日只要洒扫下院子就行了,基本不用伺候人。

  这就更难不倒元干娘了,他们王府出去的老人不少,除了体力不行,干不动重活,洒扫看门那是妥妥没问题的。

  于是她便介绍了一对王府出去的老夫妇,老两口是因为老婆子腿脚不便,老爷子又有点儿耳背,所以干杂活都没人要了,这才被大管事遣散出去的。

  两人也不要钱,东家只要包吃包住,就行了。

  一时之间,父女俩也找不到知根知底的人了,所以即便那大爷是真聋,就是比于大夫的聋,还要聋一点,二人也只得先这么应下了。

  夏安茹趁着元干娘带着她爹去帮人搬东西来的时机,把空间里的东西,能腾的都腾在了正屋里。

  满满当当一屋子的家伙什......什么发动机零件,微波炉,螺旋桨,乱七八糟啥都有.....

  为了以防万一,夏安茹还找了几根木条,把窗户从里头给钉了个严实,出了房门,又把正屋每个门,都扣上了两把铜锁。

  就这么忙乱了一整天,父女俩这才把泰平城的落脚点给安排妥当。

  次日一早,二人要走的时候,还特地关照老夫妇,那几间正屋里头,放的都是要紧东西,万不可让人进去。

  老两口从元干娘那里也知道,这家东家,是跟北安王府做买卖的,来头可不小,他们的东西估计跟北安王府也扯得上关系,于是赌咒发誓,谁想进那正屋,除非从他们尸体上踩过去!!

  虽然不放心,那也实属没别的法子的夏家父女俩,挥别了老两口,再一次启程了。

  要不是怕夏安安直接跑死,父女俩其实是想日夜兼程,直接穿过西州的。

  毕竟.......现在的西州,的确萧条的有点儿让人不安。

  原本老夏家第一次路过西州的时候,路边倒是也能见到人,哪怕大多数人的状态都不太好,但是好歹能看到些生命体。

  但是这回,西州变了,变得静谧异常。

  因之前连下了几月大雪,所以土地河流此时倒也恢复了一点点生机,可......父女俩进入西州之后,从早到晚,赶了一路,居然只遇到了两三个人。

  整个州,都无声无息,只剩下偶尔的鸟叫,和呼呼的风声。

  原本已经想好西州会有不少强盗劫匪的父女俩,反倒是被这种安静搞的头皮发麻。

  天色渐暗,夏安安开始明显体力不支了,于是父女俩找了个废弃的屋子,也不敢进屋,就在院子里,找了点儿木板木条堵上了坍塌的院门,准备在这地方过个夜。

  “没想到,连驿站都全部荒废了。”夏兆丰一边生火,一边感叹了一句。

  夏安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自己应该小声一些,“大崔说,这儿现在都归俞王管,估计俞王......估计俞王这会儿还顾不上驿站不驿站呢吧,毕竟那么多的灾民难民还得安置呢。”

  “我看他也是一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哎,这西州老百姓,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灾祸一个接一个。”肖兆丰点上了火,叹了口气,又把火给叹没了。

  气得他生啃了一口烤饼,牙差点儿给他崩了~

  “你们这干粮,他们说好吃?!”老夏很狐疑的看着女儿。

  夏安茹解释道:“干粮干粮,不就得干嘛?不干叫啥干粮啊~娘说了,这烤饼冬天水分可以多一点,做的略软一点也可以,但是夏天还是得水分少些,越硬越不会坏。”

  说着话,夏安茹从马车里翻出一个多士炉,“用这个~一会儿加了水,搞点儿菜在里头,再打个鸡蛋,把饼掰了在里头煮着吃。”

  “你有你不早点儿拿出来?”夏兆丰点燃多士炉,“哎~这会儿要是有个汽车就好了。”

  他开始想念现代文明了。

  “汽车~我还想坐高铁呢!我去摘把小青菜来,您赶紧把水煮上,咱们吃了早点休息,一会儿梦里说不定啥都有。”说完,夏安茹就闪身进了空间。

  出来的时候,手里头捏着俩鸡蛋,和一把小青菜。看書喇

  父女俩边畅想着如果这时代有xx就好了,边掰了几个烤饼进了锅里,待东西煮好,两人也不用碗筷,就着个锅子,拿出各自的调羹,唏哩呼噜吃了个肚圆儿。

  吃完就睡,是人生十大美事之一。

  于是夏安茹往车厢里一钻,“爹,您值守上半夜,我值守下半夜,我先梦我的高铁去了。”

  “别贫了,赶紧睡~!”夏兆丰说完,便收拾起了锅灶。

  收拾完锅灶,又喂了夏安安,喂完夏安安,便摸黑开始练~拳~

  两套拳一打,整个人神清气爽,老夏就着月光,又牵着夏安安去找草料......

  这一晚上,可把老夏给忙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