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239章 北山垭口
  北营在吹响集结号之后,崔承允就带着人马冲去了最前线。

  “大人,探子来报,北蛮骑兵一共三队人马,每队约百来人,分三路袭扰我军防线。”身穿铁甲的蒋正,汇总了三路探子的来报,报给了崔承允,以期得到进一步的行动指示。

  崔承允同样也是一身甲胄,听完来报,指顾从容,他朝蒋正说道:“是来偷袭探路的,做好巡防,莫要追击。”

  跟北蛮纠缠了这些年,肃北军和北蛮王军之间,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

  小队人马,分股而行,又是这除夕夜里,自然不会是发起大战。

  骑兵机动性强,若是被他们发现肃北军防备有漏洞,便可以趁此机会,发动一场短小快速的奇袭,或者烧了军营粮仓,重创肃北军士气。

  若是无法突破防线,在这样的天气里,诱敌外出追击,他们只要伪装据点得当,就能直接干掉追击出来的队伍。

  如果前头两者都没做到,北蛮今夜出动,也可以趁着肃州军过年之时,打探下他们北线的防御部署,若找到薄弱点,北蛮就可以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总之,北蛮这次出兵,崔承允判断,是以试探为主,预设的就是肃北军会因为过年而忽略防备。

  不过陈虎陈大将军,打了那么多年仗,吃了那么多次的亏,自然知道每逢过年过节,敌军就喜欢搞事儿。

  所以他早就在最前的北线布置了双倍的守卫巡防,以至于北蛮的骑兵队伍,将将出现,北线防备的人就已发现,直接拦截并且及时通知了大营。

  听得崔承允的命令,蒋正立刻把带来的千人,安排去了巡防。

  在布置好了人手,安抚好了军心之后,崔承允也并没有回大营,而是让齐三带了一小队人马,跟他去北山垭口巡查。

  北山垭口,其实以前是北蛮往大荣朝的一个大通道。

  是整个肃州北麓山脉中,最宽的一个出入口。

  北线布防的重点之一,就在北山垭口。

  因为大雪,行路不便,崔承允放弃了骑马,直接带着一小队人马,步行前往北山垭口查看。

  才走了没几步,崔承允就在夜影婆娑中,发现了某个巨大的存在。

  他停下脚步,冲后头喊了一声:“夏安阳!”

  “到!”夏安阳这个头儿,不需要出列,就能看到大脑袋瓜子。

  崔承允眉头一紧,呵问了齐三一句,“怎么把他也带上了?!”

  “不带不行啊,他非要来~!”这人扯着他裤腿直嗷嗷,差点儿把人家裤子给扯稀碎,不带来,齐三裤子就没了。

  夏安阳喊道:“崔大人,是我主动要来的!您别怪我师父!”

  “谁是你师父?闭嘴吧你!”齐三冲着后头小声呵斥了一句。

  崔承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问齐三,“你见到过目标这么明显的巡防或者探子吗?”

  他不想让夏安阳跟来,自然不是因为巡防有遇敌的风险,作为一名肃北军的士兵,怎么可能不面对敌军?

  主要就是夏安阳这块头,实在是太明显了,上阵杀敌可以以一当十,可巡防做探子,这不是存心让人发现吗?

  齐三支支吾吾挠着头,啊......这.......的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行了,来都来了,走吧!夏安阳,到前面来!”崔承允决定让未来的小舅子,呆在他身边,有个万一,他还能抢救下。

  反正这小子呆在队伍中间,和呆在队伍最前头,根本没啥区别。

  夏安阳得令,蹬蹬蹬跑到了崔承允身边,呵呵笑了两声,小声叫了句,“姐夫~有事儿你说话。”

  “走吧,别贫。”崔承允说完,便撩开腿,往前头疾走而去。

  这人面上看着波澜不惊,心里头却觉得这小子多少还是有点儿懂事的。

  姐夫~嗯,不错,这称呼,他喜欢。

  一队人马,在风雪中前行,没有月色星光,只靠着皑皑白雪的一些反光,才能勉强看清前路。

  好在崔承允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哪怕此刻山路几乎已经被大雪覆盖,他依旧可以带队前行。

  因为大雪,所以队伍行进的速度会比平时慢不少。

  到达垭口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之后了。

  呜咽的风声,咆哮着向人扑来,夏安阳已经算是壮硕了,却还有些站不稳的感觉。

  若不是身上穿着铁甲,他怀疑他们这二十来人,估计得被风刮走一半。

  用他老姐的话说就是,尼玛头都要被风刮掉!

  不过崔承允到底是练家子,那脚就跟穿了钉鞋似的,身板比夏安阳得小两圈,走路却比这未来的小舅子要稳不少。

  实际上,若不是带队,崔承允应该早就已经赶到目的地了。

  夏安阳默默地同情了在这儿巡防的官兵们,若真的安排他在这儿巡防,他估计自己可能会嗷嗷哭出声。

  小伙子再怎么坚强,没心没肺,到底还是00后的花骨朵,脆弱是有些脆弱的。

  此时垭口处的几个哨点,已经有人看到了崔承允他们,夏安阳只看到山脚下有处哨所里,出来一队人马,应该是来迎他们的。

  两队人马很快碰面,这北风吹得简直像个平铺开来的龙卷风,说话声儿都听不清,所以两队人马也不多说什么,直接进了哨所。

  这个哨所,就建在垭口的山脚下,目前大概有六七百人,在此轮岗巡防。

  要说起这北山垭口,之前一直是被北蛮占据的。

  一年多前的一场大战,肃北军在此处投入了大量兵力,这才拿下了这处山隘。可这地方虽然易守难攻,但是因为军费有限,关口一直没能好好修建,目前为止,都还是用木马和木栏来作为临时的防御工事。

  其实,照理说,如此要紧的地方,应该建上高高的护城墙,护城墙外面最好还有瓮城,瓮城的城墙上,马面岗哨,应该是十步一个点位。

  可.......没钱啊。

  别说造什么瓮城了,就连造个石头墙,钱都还没凑齐。

  哎,其实石头墙都说远了,陈将军能不把这二十万大军,饿死在这西北风里,还是因为走了狗屎运,遇上了三白寻水!

  不然......这么大冷的天,这岗哨里头,不冻死些个体弱的士兵,那都算是不正常的。

  好歹今年有了柳絮加烂棉花的棉甲,后头会不会冻死人不知道,反正目前为止,这儿还没因为寒冷而死去的将士。

  崔承允进得哨所,先把军情跟负责垭口守卫的校尉对了一遍,得知这里暂时没有敌情之后,崔承允再三吩咐,不能掉以轻心,并且把山上的哨点,重新都亲自巡防了一遍,最后决定明日再增派些人手来此处。

  办完这些事儿,他还派了齐三带着几个腿脚功夫好些的人在此留守,一旦北山垭口有情况,让他们第一时间就来通知。

  “咱这儿......不是应该放狼烟啥的吗?”夏安阳企图用有限的知识,融入到现在的战争生活中去。

  齐三无语的看着他,“你去放啊,放一个我看看,但凡能放的那烟往上走,我都不叫你师傅,我叫你爹也行。”

  哦,对,这儿刮的是平行龙卷风,别说吹散点儿小狼烟了,这风魂都能给你吹没了。

  夏安阳紧蹙眉头,摸着胡茬,又问了一句,“这儿离咱们北营多远啊?”

  “不到十里地,七八里吧,若不是这大雪,骑行虽要绕点路,却也比腿儿着快不少。”齐三答完,狐疑得看向了夏安阳,“你问这些干嘛?”

  难道,这货是奸细?

  “就问问~我这不第一次来,也不熟悉嘛,这儿以后也许就是我第一次大显身手的战场呢?”夏安阳回答地很坦荡。

  因为他心里,有一部分,的确是这么想的。

  而另一部分,却在思考着边防的联动问题......

  这事儿,让他陷入了纠结。

  待得崔承允与守卫的校尉交代好了所有事项,天都已经亮了。

  崔承允还得回去瞧瞧昨夜那北蛮的三队人马,有没有在他们别处的边境线进行活动,于是带着安排剩下的也就夏安阳和另两个新兵,往回走。

  别的人,都被他留在了北山垭口哨站。

  四人一路往回走,夏安阳一言不发,眉头紧锁。

  崔承允还跟他解释,“不是不想让你在垭口守卫,你没有巡防经验,到时候哪怕遇上了敌人,也容易惊慌失措,到时候反而容易误事。

  若你真想巡防,等过了这阵,我再亲自带你把我们肃北军的防线都走一遍。”

  “不是不是,”夏安阳赶忙摆手,心想我可谢谢你了我的亲姐夫,“我不是急于立功,我在想别的事儿。咱们这儿,除了跑来跑去报信儿,还有没有什么飞鸽传书啊,老鹰传书啊,之类的办法?”

  “没有,”崔承允摇头,“鸟类传送书信,一来不安全,二来冬天也飞不了。”

  也是,夏安阳点点头,战报嘛,都要紧的很,用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到底是太粗糙了些。

  “你为何问这个?”崔承允反问了一句。

  夏安阳张了张嘴。

  一句话在口中转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口。

  “若是不想说,便不用说,只是肃北军日常便是这样,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悠然。”崔承允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责怪夏安阳平日在军中多少有些吊儿郎当。

  他只是想提醒他,在军中,哪怕是非战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也要随时做好吃苦的准备。

  虽然夏安阳从没上过战场,的确不明白战争的残酷,但是他也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崔承允这么说,他便认真点头,“嗯,我明白。”

  然后便跟着崔承允闷头赶路,不再说话。

  夏安阳难得的沉默,让崔承允觉得这孩子走了一趟北山垭口,可能是见到了巡防官兵的艰苦环境,所以多少是有些长大了。看書喇

  可夏安阳想的,跟这位想的,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因为风雪比半夜来的时候要小了些,所以四人回去的时候,便走的快了一些。

  到得北营营外,下了好多天的雪,居然停了。

  “出太阳了!”有人喊了一句。

  夏安阳抬头瞧去,却见那太阳,跟个煮久了的糖醋荷包蛋似的,没啥光芒,还蔫儿蔫儿的。

  不过,雪总算是停了,这也算是新年里的第一件好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