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164章 建设县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次日一早,把该挖的坑挖完,该砌的墙砌好,夏兆丰就带着三个小舅子往衙门去了。

  去之前,他还特地让姚蓉给他们做了几个葱油饼,好带了当工作午餐,这饼子只要找个炉子烤了就能吃,简单方便还好吃。

  按照昨天郑大人那吃相来说,夏兆丰觉得带好午餐还是很有必要的。

  路上,三个小舅子还是非常的忐忑,双五问姐夫,“姐夫,咱认字少,郑大人能不能嫌弃咱们啊?”

  夏兆丰哈哈一笑,反问道:“之前你们跟着郑大人认字,他嫌弃你们了?”

  “嗯啊,”双五点头,“写字写错了,还打手心呢。”

  “他连爹都打。”初八小声说道。

  初二更小声:“孩子都不放过.....”可狠了!

  啊这......

  “咳咳,”夏兆丰尴尬的咳了两声,“这个,当先生和当上官不一样,放心,我觉得郑大人还挺好说话的,不然怎么跟着咱们走了一路?”

  “也不过就几天功夫......”

  “崔大人走的时候,他就马上跟着走了......”

  “他还说娘做的冬瓜不好吃......”

  啊这......

  “咳咳,”夏兆丰觉得三个小舅子就是来拆台的,“咱就是说!你们只要好好干,没人会存心为难你们的。

  还有啊,以后进了衙门,说话办事儿,可得长点儿心,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话得缓缓说,事儿得抓紧干,记住了吗?”

  三个舅子若有所思地点了头。

  要说富丰庄哪点好,就是离县城近这一点,还算不错。

  四个男人,虽然腿长有点儿参差,但是走路都不算慢,毕竟老姚家的男人,曾经都是追逐过海浪的人,体力耐力都很是不错。

  走了也就半个小时不到吧,四人就已经到了县衙门口了。

  县衙,依旧是那个县衙,空空荡荡,凄凉飘零。

  要不是前堂目前还算干净整洁,甚至会给人一种走到了荒宅的感觉。

  依旧是那个扫地的老伯,发现了站在门口的四人。

  “呀,师爷来了啊?”老伯开始自我介绍,“夏师爷啊,我姓王,草头王,你以后叫我王伯就行了......您的办公房我已经收拾好了,走走走,我带您去瞧瞧。”

  说着话,姓王的黄伯,就带着夏兆丰他们四个往里头走。

  夏兆丰很好奇,“黄伯,听你口音不是北方人啊?”

  “是啊,我老家胡建的,”黄伯也是个有故事的人,“那时候北蛮还没跟咱们打呢,我就跟着马队,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倒腾东西嘛。

  结果路过这里的时候病得快死了,就只能留在这儿养病,等病好了想再回去,就一直存不下来路费嘛......”

  “原来如此,”夏兆丰点头,“那您现在是一个人......”

  “那怎么可能?男人肯定得娶媳妇嘛!”黄伯乐呵呵得说道:“我家就住这县城,儿子就是驿丞嘛!”

  姚家三个大龄单身汉,第一天进衙门,就身中利箭。

  “不对啊,那驿丞好像不姓黄......”夏兆丰嘟囔道。

  黄伯人老耳朵却好的很,他呵呵一笑,“我在这儿啥都没有,肯定是入赘的嘛,夏师爷......懂的吧?”

  他听说,夏师爷也是入赘的,现在就感觉跟他特别亲切。

  呃......夏兆丰艰难地点了点头,硬着头皮说他能懂。

  几人说着话,就到了中堂的办公房,黄伯给他挑的房间,就在议事房旁边,算是中堂的中间位置。

  推门进去,就见里头放了两张简单的办公桌,和两排空荡荡的竹制书架,书架上头也就零星几本册子,其余装饰一概全无,不过倒的确挺干净。

  办公桌上,却放了整套的笔墨纸砚和笔架山笔洗等物,看得出来,郑大人对文化用品,还是有些追求的。

  按照他们县这个贫穷的程度,这些玩意儿其实可以准备的简略些的。

  公子哥,到底是不知道穷困的滋味啊!

  夏兆丰才在办公房转悠了一圈,就听到门口传来了郑县令的笑声:“夏兄来了啊?哈哈哈哈哈,走走走,这办公房一会儿看,我先带你转悠一圈!”

  上官都发话了,岂有不听之理?于是夏兆丰便把带着的午饭给放在了办公桌上,带着三个小舅子跟着郑智明转悠了起来。

  这不转悠不知道,一转悠,吓一跳。

  八方县内,居然连个牢房都还没呢!

  现在要是真抓了什么要犯,估计得跟县令大人同吃同睡!

  库房啥的夏兆丰倒是去过,毕竟昨天他也在郑大人这儿坑了不少东西,怎么说呢,虽穷,但也算略有一些没用的家伙什。

  但是放县志文书的藏书阁他倒是没去过,今日跟着郑大人进去一瞧......好家伙,满地的箱子,文书是一点儿没整理出来啊!

  郑智明这些天到底干了些啥,夏兆丰不知道,他只知道从今天开始,他要干的就是平地起高楼的活。

  查漏补缺,成了女娲补天,他觉得一年五十两,亏了。

  “清华兄啊,”夏兆丰该问还是得问,“这衙门就咱俩也不行啊,咱不得有个县丞主簿之类的?”

  等县丞主簿到了,这整理文书资料的烂摊子,夏兆丰就可以交给他们了,他只是个私人幕僚,兼职工作时段保镖。

  “哎!”郑智明大叹一口气,这几天他也为这事儿来回泰平城两次了,“咱们八方县,就俩秀才,一个被我骗回来做了驿丞,另一个死活不愿回来。

  不过他回不回来,也不打紧,因为县丞或者主簿,起码得是举人。咱们县,我看过了,从来没出过举人......”

  啊.......

  夏兆丰无语了。

  “咱不能外聘吗?”这地方没人,总不能不准外聘吧?

  “呃......没人愿意来啊。”郑智明也很苦恼,“我上州府问了,主要新开了几个县,大家都缺人,等补录的举人基本都有差事了。”

  倒是有个老举人,邻县嫌弃他年纪太大,没要。

  郑智明倒是屈尊去拜访了,可人家老举人听说要来八方县,直接婉拒了,说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以后逃跑不方便,不适合八方县。

  老头儿说他还想再等等,说不定把哪个熬死了,就能轮上他了呢?

  郑智明差点儿没被他当场气死。

  看着夏兆丰紧锁的眉头,郑智明还安慰他,“夏兄莫急,后年就科举了,到时候咱们先发制人,去榜下捉人!

  我也真是服了这些人,哪里有点儿以江山社稷为重的牺牲精神?!圣贤书都白念了。

  你瞧我一个外乡人,连都城都不呆了,朝官都不做了,跑来这八方县,他们肃州本地的举人居然还挑三拣四,简直不知所谓!”

  熊二紧紧抿了嘴,就怕自己脱口而出,问自家老爷,您老是自己愿意来的吗?!

  只有姚家三位质朴的孩子,不停的点头,觉得郑大人果然还是高风亮节。

  原本只是紧锁眉头的夏兆丰,开始捏鼻梁。

  算了,这却县丞主簿的事儿,看来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还是着眼眼下的事儿吧!

  夏兆丰不想再听郑智明胡扯了,他想直接谈正事儿,“清华兄,既然事已至此,那只能咱们自己先干起来了。咱们今天把招人的招贴都写了贴在衙门口吧?

  一会儿再让我三个小舅子,拿着锣出去转一圈,把附近的人户都通知一下,让他们明日来衙门听用人昭告?”

  毕竟这儿文盲率高,夏兆丰怕光贴昭告人家看不懂也没用。

  “正有此意!我已经写了一部分,走,上我书房再说!”工作终于开始走向正轨,郑智明很高兴。

  感叹自己的高风亮节可以先放一放,但是这个衙门人手招录的事儿,的确是不能再耽搁了。

  跟着郑智明往前走的夏兆丰,还提议,“咱们趁着陆陆续续还有人在往肃州来,得尽快去泰平城抢人,清华兄,我有个提议,咱们得对积极来八方县落户的人家,做出相应的奖励......”

  “没错!人却是得再骗......招揽一些来,这个主意好,一会儿一并写下来!”

  单纯的公子哥,一点儿不觉得自家师爷是在套路他,反而还觉得师爷真是面面俱到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