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夫郎是星际雌虫【完结番外】>第140章 君臣相得

  “章兄, 你的胆子真是大,竟然上折让皇上立丞相。”刘樊来到章府探望禁足的章言。

  “刘兄,这是我职责之内的事。”章言道。

  “章兄, 礼部我比你呆的久,是否再立丞相,从四五年前开始百官和皇上开始了漫长的博弈,章兄当时外放为官。现在何苦掺和进这一趟浑水。”

  “我不上这个折子,其他人也要上。”

  这次皇上因为染了风寒,一连罢朝八日。晋中突然百年难遇的洪水, 八百里加急送上的奏折竟在御书房闲置了三天, 耽误了救灾的黄金时期, 导致许多百姓灾后没有得到有效安置, 冻死在山洪、荒野。

  许多大臣认为是因为皇帝迟迟不肯再立丞相, 将丞相的权利攥在自己手中,皇帝一病下, 朝堂群龙无首, 找不到能够主事的人,才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晋中赈灾十万火急,许多意识到没有丞相隐患想以此逼迫皇帝择一良相委以重任的大臣, 并没有在这个时机跳出来。

  但私下里已经开始串联。

  打算等选好赈灾人选, 钦差带着钱粮去晋中时,再一起请命。为首的莫不是一二品的大官。

  期间暗流涌动,连一向喜好与人结交的刘樊都不再轻易外出赴宴。就怕不小心着了谁的道,莫名其妙成为联名请愿人中的一个。

  刘樊一直在京城, 对皇上不想立丞相的决心非常清楚。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非常大。

  羽翼已全的老虎, 怎么能忍受他人酣睡在身旁。

  文臣们的想法不一, 守旧之人认为贤君良相, 君王招贤纳谏,贤良之士匡扶天下,是古来的礼法。祖宗立法不可变。另外一些危机感深重的官员,认为皇帝想废除丞相是在收割士人的权力。他们理想的政治环境、贤明君主,是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皇上的作用是选拔有才之人,把他们放到合适位置上,无为而治。而不是把一切都握在自己手里的□□帝王。还有一些利益熏心的,就纯粹为了不想分薄手中权力。不管他们出自什么样的本心,目标却是相同的,阻止皇帝废除丞相。

  刘樊只是一个小官,不想作为炮灰参与其中。

  无论皇帝赢,还是大臣赢,对一个早就没了热血正在积极效仿座师,打算靠着保命苟资历混上大官职位的人来说,其实都差不多。

  好在他们礼部是养老部门,有上进心的人不是太多,顶多就是窝里斗几下。

  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先跳出来的竟然是章言。

  皇上见到章言这个折子,将章言叫到御书房骂了个狗血淋头,让章言在御书房外跪了半日,回到家中禁足三天。

  “章兄料事如神,朝廷人凡是有名有姓的大臣都开始上折子请求皇上选丞相了。”刘樊用极其夸张的语调嘲讽章言。

  “这是好事。”

  刘樊看看章言,还什么好事。章言起了这个头,其他人跟风劝诫,弄得朝堂一片乱糟糟的。皇上要是治罪,章言肯定首当其冲。文官们达到了目的,也不会感谢他。可以说是两头不是人。

  本以为章兄会京是要大展拳脚的,没想到竟先和皇上杠上了。难不成是因为皇上把他放到了清闲的礼部,章兄怀恨在心了?

  “章兄,你是不是在闽南过惯刀尖舔血的日子了。”刘樊小声附耳地说。

  章言见刘樊这样关心他,也不卖关子了,“我去上奏,总比被一群老大臣当着面请命的好。”

  破而后立。

  刘樊眼睛一亮,章兄还是皇帝的人,没让君臣分赃不均闹翻,章言是为了给皇帝破局。想到愈演愈烈的朝堂和将来的局势,刘樊忍不住在心内唾了自己一口。

  章言来礼部哪里是来养老的,愈方宴分明是又要搞一个大的。

  他的悠闲生活马上就要一去不返了。于是把心一横,“章兄,我来帮你!”

  章言诧异,“刘兄,你不是想要明哲保身。”

  “自家内部都着火了,还怎么保。”刘樊幽怨地看了章言一样,觉得有章言在礼部,礼部的氛围都要改变了。

  章言面上不显,心中对刘樊的仗义非常感动。

  七年前刘樊明知道会得罪丞相,还是坚持为他作证。现在知道他要做的事情,会成为举朝公敌还愿意帮他。

  他其实没有选择。

  当初顺利出京,侍郎府在明面上保他,暗地里却是皇帝给了方便。临别前便宜师兄给他传话时,皇帝说对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求他将殿试上所写内容实现。

  皇帝这些年已经把台子抬得差不多了。

  他这个做刀的人也该发挥作用了。至于上次升迁时不回来,是因为位卑到了京城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才又在闽南府留了三年,攒功绩和政绩。

  他可以像他们的座师赵学海学士一样混资历。

  现在竟然因为他,要进入这一趟浑水。

  “章兄,我这些年没有做出成绩,你许是不相信我。若咱们两家关系能更进一步,亲上加亲……”

  “滚!”

  刘樊荣获十多年来第一个逼章郎中口出脏话的人。

  在禁足的三天里,章言每日都会给皇帝上折子,让刘樊帮他送上去。第一封奏章,从皇帝少年登基许丞相如何辅佐他,到皇上如何与许丞相建立深厚的军情之情,见许丞相犯错误,心中不忍责罚丞相,又觉得愧对百姓,日日处在煎熬之中,但许丞相还是辜负了帝恩,他替皇上觉得不值,心疼皇上。

  章言的这个折子通过了通政司,经过了相关人员的抄录,刘樊得知章言竟然在奏折上写了这么肉麻的东西,好像雷劈了一样。

  这还是他认识的章兄吗?

  真的没有换了一个人,或者鬼上身吗。

  不过,等见到蓝因,刘樊的疑惑顷刻消失。嫂哥夫这样的鬼见愁,谁敢上他夫君的身。

  让刘樊更吃惊的是,皇上谁的折子都没有回,偏偏回了章兄。竟然说章兄是他的知己,写的比章兄还要肉麻。

  刘樊觉得世界变得好快。

  仅仅一天,这对君臣的关系朝着诡异的方向进展了。

  当天知道皇上回复章言什么内容的某些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奏本捧到皇上面前,让皇上看看,他们比章言更谄媚、更会说话、更能体察圣心、更能担任知己这个角色。

  章言第二天的文章写了一些不忍见旧物让自己触景生情的小事,对皇帝不想再封丞相的事情从心中表示了理解。丞相虽然是皇上的臣子,但因为先帝托付陪皇上走过少年时代,对皇上而言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丞相背叛皇上,比他因为往事不堪回首而逃避旧物,伤痛更深。

  皇帝给他的回复是卿家知朕深矣,还让人给章言送了一份伤药,非常关切地询问他上次罚跪有没有伤到他。

  刘樊觉得牙酸死了。

  关注这件事的大臣,对章言写的内容不那么关注。觉得章言无非是觉得自己得罪了皇帝,想要打感情牌挽回圣心。

  让他们关注的是,他们这么多人的奏折皇上都留中不发,为什么偏偏只回复章言一人。

  言语还甚是亲密。

  他们竟不知道这对君臣的关系这样好。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难道是因为十全贡茶。但皇上虽然对十全贡茶赞不绝口,夸奖的只是茶叶本身,根本没怎么提过章言夫夫。

  只在有人眼红蓝因可以为皇室供应十全贡茶九美茶弹劾他们时,只说了一句蓝因让宝物显露人世,允他经营是他这样能为之人的嘉奖,维护过一次。

  皇上每次夸奖十全贡茶的时机恰好都是章言在外头搞事的,是巧合吗?真的不是在夸赞章言?

  章言不知道外边的因为他和皇帝的“君臣和”脑补了什么,外头刀光剑影,蜗居家中的他正在写第三封奏折。前面两本感情铺垫够了,接下来该“劝”皇帝组建内阁了。

  将权力交于一人之手而没有制约是非常危险的,如丞相失去敬畏,从先帝看重可辅佐帝王的贤臣变作国之大蠹,皇上久久不立丞相,将该由丞相做的事情自己代劳,一旦如这次病重,相关官员找不到主事之人,国家的大事则不能推进,不仅影响百姓名声和朝廷威仪,严重时还会危害朝廷安全。若丞相这个这一职位让皇上心酸难耐,何不建立内阁,择取几位大人共同承担丞相的职责,百官不能决断之事先奏内阁,内阁商议以后再请示皇上。

  章言将厚厚的折子写完才吹灯睡觉。

  临睡前心中不禁感叹,他们这位皇上出生的时机不对。若像朱元璋一样是开国皇帝,百废俱兴之时想改变一些古老的制度其实比较容易。他又没有朱元璋的杀伐果断,想要做成这一件事一开始必定要对领头的那些人让出一些权力。

  内阁成员就是这次投石问路的路。

  章言的这次的折子送上去,皇上解除了章言的禁足。让他上朝陈述自己的想法。章言这次三上奏折劝诫皇帝组建内阁之事,史书上称为章郎中三劝世宗皇帝。

  *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