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变>第236章 清晏轩内(下)
  陶仲文的脸色一喜,这皇家赏赐之物,自然不凡,就连那个雕竹的笔筒,陶仲文也大致能猜到是什么。

  八九不离十是宫殿匠师朱松邻操刀的笔筒,以书法入雕刻,单单那一件笔筒便已是价值不菲了。

  不过,哪怕他的内心再喜悦,这该说的场面话也是要说的。

  "至尊——"

  陶仲文拂尘一扬,再次作了个揖,“老君背剑助盛世,所带的不过一剑一童,老道本就是方外之士,这些凡俗之物对老道无益啊,至尊。"

  “说得好!”

  嘉靖眼中笑意更胜,连连点头,“朕跟你都是修仙之人,这些凡俗之物,确实没什么用啊,像朕一—”

  他伸手一指自己身上的团龙袍,“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而已。““不过呢。”

  随即话锋一转,“陶师为朕劳心劳力,还是要赏的,该赏,不赏那就有失公允了。

  听到嘉靖这话,陶仲文心中一喜,再次补了一句,“三清只需泥土身,佛祖还需金身镀。至尊,那佛门一向贪图金银享受,受那阿堵物的影响。"

  嘉靖听到这话没有太多反应,因为他本身就是反对佛教的,但是陆炳却是心中一惊,他看了眼陶仲文一眼。

  他嗅到了不寻常,他陆炳可不觉得陶仲文这个老狐狸会这么简单,好端端地突然说起佛门,必然是有所图的。看書溂

  果不其然,陶仲文的下一句话便直接冒出,“不过,老道倒是听说些传闻,说是太子帮着那应天府的佛门,让他们东渡到耽罗。”

  "呃"

  嘉靖听到这话,顿时手中动作一顿,身子一僵,随后又恢复正常。

  在药丸的刺激下,嘉靖此刻的脑袋比平常还要再活络几分,陶仲文这话一出口,嘉靖便已经猜到了陶仲文话中的深意。

  他瞥了眼陶仲文,淡淡开口问道,“噢?陶师是.怎么知道的??"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陶仲文脱口而出,“老道很难不去注意啊.”

  当然了,那陶仲文说到一半,也察觉自己有些露骨了,当即笑了笑,打个了圆场,"呵呵,不过,老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啊,只是听说,听说的。

  虽说那陶仲文说到一半转了话锋,但是嘉靖却已经听出了这言外之意,当即眼中的笑意突然一冷,似笑非笑地看着陶仲文。

  一时之间,整个轩内陷入了极为诡异的寂静。

  陆炳见到这一幕,心中一喜,呵呵,叫你出风头,老狐狸露尾巴了吧,不过,这老牛鼻子,之前不是一直很谨慎的嘛,为什么要这么明面上针对太子??

  难道.太子的病,真的是他陶仲文伙同他侄子下的毒??

  他侄子只是推在明面上的人,那幕后之人必然有陶仲文一席之地!!

  想到这,陆炳看向陶仲文的眼神已经不对了。

  不过这氛围很快就被打破了,嘉靖开口了,他再次侧躺在宝座之上,“南京佛门的事,太子已已经跟朕知会过了,此为釜底抽薪。”

  “儿是支持朕的想法的,他用这招已经将南京的佛门,那些个铜像铜钟,都已经被太子熔铸成火器了。”

  "至尊.…."

  陶仲文一听到这话,便知道自己刚刚的话起了反效果,当即想要辩解一句。

  但是下一瞬间,一声陛下打断了陶仲文的话。

  开口插话之人正是陆炳。

  原来就在陶仲文开口想要辩解的时候,陆炳抓住机会,直接先行一步,抱拳弯腰道,"陛下,臣也有仙师推荐。”

  有意思,有意思。

  嘉靖的眉头一扬,听到陆炳这话的他,确实有些惊讶,不过下一刻便直呼有意思了他先是看了眼陶仲文,而后又将目光放在了陆炳身上。

  下一刻,他的脸上居然再次又浮现出笑意,就好似之前的不愉快已经烟消云散了一般,"来,陆卿啊,说说吧。”

  此话一出,陶仲文的脸色瞬间一变,有那么一瞬间,阴狠之色在其眯起的双眼中闪过,但是他什么也没有说,就连脸色变化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他明白自己刚刚上眼药上错了,如今的自己必须要低调些。

  “陛下!”

  陆炳顿了顿,像是在整理思绪一般,“此人名为赵真嵩,号复阳子,受戒法于龙门第五代宗师——张静定,精修法要,道法精深!"

  "恩一—"

  嘉靖轻点了下头,一心修玄的他,自然清楚道教的各个流派。

  这所谓的龙门,其实就是全真道下的一个支派,又称龙门律宗,密传戒律,一代只传一到两人,虽说这人数稀少,但是每一代都极为出众,只是极少行走出观。

  之前自己也曾多次下诏邀请,可惜那张静定却死活不出山,现在看来这张静定的徒弟倒是识趣得很。

  嘉靖一边想着,同时也在听着陆炳接下来的话。

  “他现在隐居于王屋山,但.之前也曾执掌桐柏观事,而被太岳大和山的真人召回,精修过一段时间。”

  “想来这件事”

  陆炳说到一半,扭头看向了陶仲文,“这事,恭诚伯也清楚吧。”br>
  陶仲文闻言眉角一抽,这事他知道吗,他知道,但是这能说自己知道吗?很显然不能!

  想到这,陶仲文摇了摇头,“不,老道一直身处京城,已经极少过问这些事了。"

  陆炳听到这话,顿时嘴一撇,果然,这坑,陶仲文没跳进来。

  至于嘉靖也不在意陶仲文的回答,他的注意力全被陆炳的话吸引了。

  "太岳大和山??"

  “是的,陛下。”

  听到陆炳的肯定话,嘉靖对于这个复阳子的兴趣更浓了。

  桐柏观位于天台山,乃是全真南宗的祖庭,由鲍了静以一己之力复兴,作为龙门派的祖地,这点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太岳大和山就不一样了!

  永乐之前,这座山有个别的名字——武当!

  永乐帝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将真武大帝捧得极高,甚至还到处宣扬自己就是真武大帝在人间的化身。

  而武当山本意就是非真武不得当之,所以急着树立权威的永乐帝大修武当山,历时六年,耗银近百万两,将武当山硬生生修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室家庙。

  也因此改名为太岳山,盛极一时,凌驾于五岳之上。

  那是整个大明道教最核心的地方,这复阳子能被召入,必然有极为过人之处。

  嘉靖想到这,直接脱口而出,“他也会炼丹??”

  “是的,陛下,臣想着正好让复阳子一块帮衬着恭诚伯,少些劳心的时间。”

  陆炳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瞥向了面上还带着笑意的陶仲文。

  他现在已经很清楚,这陶仲文怕是要跟太子对着干了,而自己呢??

  可是刚刚将自己手中的牌给了太子啊,这太子若是倒了,那么自己怎么办,重新获得嘉靖的信任,难啊。

  所以他必须要分掉陶仲文的权势,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找个道士出来。

  这也是为何他如此替那复阳子说好话的原因。

  而为了让复阳子能够出山,天知道自己花了多少精力。

  嘉靖沉吟了一会,他需要考虑一下陶师的想法,毕竟还要用到他,需要安抚下他。

  “陛下一一"

  陆炳见到嘉靖还是思考,当即眼珠一转,决定再添上一把火,他再次抱拳道,“那复阳子听说陛下可能要召见自己,特意托人从王屋山寄了一件至宝,说要臣代为转交给陛下!"

  "什么至宝?"

  嘉靖的语气稍显平淡,没有提起多大的兴趣,对于他来说,什么至宝他是不缺的,自己最缺的是银子和金子,还有寿命。

  至于至宝.自己年前才让皇店变卖了一批内府的书画,用来支付勋臣的俸禄。

  “陛下,这可了不得,此乃天生圣像。”

  陆炳说话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匣子。

  轩子内的几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匣子内。

  当红木匣子一被打开,顿时一股低婉绵长的香气开始散溢开来。

  那种清香空灵之感直入轩内众人脑门。

  不过这轩子内坐的是谁?

  抛开嘉靖这个天下至尊不提,其他人也都是大明朝数一数二的人物。自然都清楚这是奇楠的香气。

  匣子内不出所料,是一块小小的长条形奇楠木,不过,单单一块奇楠还不足为奇。

  “陛下,请看。”

  陆炳伸手一指,嘉靖将目光放在那木头内部,只见那不过方寸之内,木节起伏之间,居然生成一尊人像。

  那造型,那长须,居然跟真武大帝有几分相近之处,更难得的是浑然天生,全然没有看出一点雕工,这堪称鬼斧神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