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变>第216章 佛门考古队(上)
  当日下午,南京城天色偏阴,伴着晚风吹拂,让南京竟有了些许凉爽之意。

  城内,靠近南郊的一条巷子内。

  那巷子满铺了麻石板,在巷子的尽头,则是坐落着一座灰黑色的四合院,这在南方倒是比较罕见的。

  院子内最主要的是三间朝北的平房,青砖黛瓦。

  此刻平房内正坐着几个人。

  坐在上座的不是别人,正是原本香林寺的方丈——正觉禅师。

  而坐在下首左手位的则是南京钦天监的廖胜概,此人虽说也在朝中挂着个官职,但是每天倒是闲得很,也不穿官服公袍,就穿着件月白色的直裰,头上戴网巾。

  这网巾,几乎是人人都戴,不单是男的,就连女的也有不少戴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廖胜概坐在位子上,一边用手轻轻摩挲着他鼻子底下的黑黑八字胡,同时这头也一直在轻轻地点着,好似自得其乐一般。

  而那正觉禅师右手位,则是坐着一个道士。

  此人面容粗犷,身高体健,双臂长得特殊。

  头上则是系着黑巾,身披大红五彩二十八宿大袖鹤氅,腰系丝带,脚穿朱履。

  腰带之上一边插着牙笏,另一边则是插着一褐色的牛角,这穿着打扮倒像是个道士。

  不过这人却是没有半点仙人风度,坐也没个坐相,左右腿翘着,像是喝醉酒了一般侧躺在一把扶手椅当中。

  “和尚——”

  突然那人喊了一声,“说吧,叫我来,还有那小子——干嘛呢。”

  那正觉禅师脸上笑眯眯着,没有半点动怒的意思,他双手的佛珠照例在手指的拨动间不断转动着,他刚想要说些什么,就被那人再次打断。

  “要不是念在你我算是同出一门…说吧,到底什么事,你把我从闽北叫来,结果…我这都等了半天了。”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哈哈哈——”

  正觉禅师也不恼,站起身轻笑一声,“是老衲的错,是老衲的错啊,刘道官先等等,让廖善主到时候给你解释解释吧。”

  “哼——”

  那被正觉禅师称作刘道官的人,听到了这话,脸色稍微好转些,稍稍坐正了姿势,从鼻腔中轻哼一声。

  刘道官,又称刘四,自号鬼冢人,乃是闾山派第十六任山主。

  这闾山派乃是福建的一个传统流派,所谓的闾字,其实就是开门见吕祖,算得上道教的一个分支。

  不过福建一带,各个流派大多巫道不分,穿着打扮也是千奇古怪。

  至于那刘四所说的同出一门,倒也确实是对的。

  那刘四就出自闾山派当中的一个分支——普庵派,是当年临济宗的普庵法师入世所创的。

  正因为这闾山派跟佛门的关系紧密,所以刘四才会在收到正觉禅师来信之后便赶来南京。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而坐在一旁的廖胜概在与正觉禅师眼神对视了,先是默默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听说刘道官你懂咒语,还听说你经常干迁坟的事?”

  “什么意思?”刘四那张脸瞬间黑了下去,眉毛皱起连着一块,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迁坟的事,你也管??”

  “噢——没有别的意思。”

  廖胜概摸了下胡子,轻笑一声,“听说你埋散骨的时候很讲究啊,要把散骨和五毒同坑埋起来,听说防止鬼作祟。”

  “行了。”

  刘四很明显有些不耐烦了,收拾起了放荡的一面,严肃道,“姓廖的,你这些都是从哪知道的。”

  刘四说到这,又看向了坐在上位,正闭着眼养神的正觉禅师,“是你这个和尚说的吗??”

  “阿弥陀佛——”br>
  正觉禅师轻宣了声佛号,睁开眼看向了廖胜概,眼中也带着丝不满,“好了,廖善主,你就直说吧,不要绕弯子了。”

  “好——”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廖胜概自然也能感知到正觉禅师的隐含不满,当即回道,“刘道官,是我失礼了,刘道官,我单名一个廖字,字…”

  “行了,我知道的——”

  刘四直接一个摆手,“你一定是三僚村那出来的。说吧,直接说吧,怎么这么多弯弯绕绕。”

  “是这样的,我和禅师打算让你帮着护法…在我们开掘前朝帝陵的时候。”

  “噢——护法…”

  刘四先是噢了一声,而后猛然间回过神来,猛地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直直盯着那廖胜概,而后又看向了正觉禅师,嘴唇翕动着,却没有直接说出口。

  而是一直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打量着,打量了半天之后,才呵呵一笑,笑声中满含嘲讽,“不是吧,老道我没听错吧,一个和尚,一个看风水的,你们想要开掘帝陵。”

  “是前朝历代的帝陵——”廖胜概开口了,有意地纠正了刘四的话。

  “有区别吗?!”

  刘四再次一笑,报以轻蔑,“老道我干的都只是迁坟,修风水的事,你们倒好要断人家根基啊。”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还不等几人反驳,那刘四继续说道,嘴中更是发出啧啧声。

  “不应该啊,这...你们不是不懂大明律啊,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发而未至棺椁者,杖一百、徒三年。”

  “这条,老道我可是背的熟透了。”

  “我们不一样——”

  廖胜概再次轻摸了下他那油光发亮的八字胡,“我们这叫考古,叫抢救性发掘坟冢。”

  “什么??考什么古,古什么考??”

  听到刘四的询问,廖胜概嘴角浮出笑意,“这样说吧,我们是经过太子的允许,而这考古等词都是太子说的,总之这差事啊,并不违犯大明律!”

  “还有这等事——”

  刘四的脑袋糊涂了,他根本想不明白,这同样是开掘坟冢,坊间就要犯法,但是官府点头了就变得不犯法??难道法随人变?

  不过,很显然太子这个名头很响亮,也确实让他的内心一愣。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开掘历代帝陵能获利多少?那整个天下几百位皇帝埋在土里,就算只挖到一位,那这财富也是海了天去。

  这财富不由得不让刘四心动,他修道本就是为了内心的自由,而这自由在刘四看来就是银子。

  “真的??”

  刘四问出这话时,其他人都知道他已经轻松上钩了,“真是太子允许的,不假?没诓骗老道??”

  说罢,刘四便将目光投向了正觉禅师。

  一直没说话的正觉禅师,面对刘四探寻的目光,也是点了点头。

  “恩,你这和尚虽说有心机,但倒是不会说谎的,我倒也信你。”

  看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刘四的语气变得和缓了不少,但是很快他的疑问又来了,“找我来护法,不对啊,你们佛门不是有什么十八罗汉吗,怕什么鬼祟啊。”

  “而且,这金陵也变了好多,这和尚呢,老道怎么感觉这和尚少了很多??不应该啊,而且那些个番僧呢,老道这趟来金陵可是一个都没见到啊。”

  正觉禅师,手中捻着佛珠,轻宣佛号,双手合十,并不言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面对这个闭门羹,刘四瘪了瘪嘴,没有再多说什么,这正觉禅师就这样,心思重,又话少,若不是自己的这派最讲究师承,自己也不想跟这和尚打交道。

  “而且,你们廖家,你们可不得了啊。”

  刘四又将话题转到了廖胜概身上,“都说这相冢者,上等观星斗,次等量水口,三等满山走,你们廖家也是邪了门的,每一代都有个上等的。家传的那个雷公式,可比《六甲神课》,还有那《探地理数》要好上不少啊,修到深层,可一眼定穴,老道我真的是羡慕啊。”

  “全天下善图墓者,能称得上郭璞青乌之流的,也就是那么五六个,你们廖家每代都能占去一个,诶…不,不对啊。”

  刘四皱着眉,歪着脑袋又想了一会,“这一代好像没有啊,好像这一代的五个海内名手,其中两个都是曾家的,你们廖家一个都没有啊?!”

  这话一出口,整个房子内的气氛顿时凝滞了,那廖胜概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片刻之后才再次笑了起来,只是这笑意很是勉强,他的嘴巴颤动着,像是受冷战栗了一般。

  “刘道官也是不错啊。”

  廖胜概也是当即回道,“我听说在闾山派老一辈的黑头法师当中,您算是佼佼者,右手舞剑,左手持牛角,猿伏蛇行,堪称海内名手。”

  “哈哈哈——”

  刘四放声大笑,下意识地用手轻摸下了自己头上的黑巾。

  塔读@
  这闾山派的道士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而这黑头法师最善超渡丧礼,以及驱邪法事。

  不过还没等刘四高兴太久,廖胜概的声音便再次响起,“就是我好像听说,刘道官被几个晚辈,好像叫三高道人,给压得死死的,连个山主也名不符其实,面上是云游,实则是被几个晚辈挤得呆不下去了吧。”

  “混账!”

  刘四的怒火瞬间被点燃,脸色更是直接涨的通红,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一样。

  “好了。”

  正觉禅师在这时候终于开口了,之前的他一直像个木偶一般一直不说话,现在终于站起身进行调节了。

  “刘道官——”

  正觉禅师手中的念珠一顿,开口道,“你的差事很简单,就是今晚上跟着我们一块,以防万一,另外再在撬棺的时候,还需劳烦你将你写的咒语扔进去,老衲听说这闾山派的雷法向来以刚猛见长,可破一切邪祟。”

  “这次老衲请你来,便是为了这事,每启一陵,陵中所获之物,你独占两成。”

  “两成??”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刘四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连成一字的眉毛当即一扬,“和尚,那你呢,太子,那是天下至尊的儿子,是帝胄,肯定拿大头,你肯分两成给老道我??”

  “太子拿四成,你,老衲,还有廖善主,每人两成。”

  “哼——”

  刘四这时倒是没话说了,倒也是公平的,“选哪?你说今晚跟着你们去,莫不是你们选好了??”

  “自然是已经选好了!”

  回答刘四这个问题的是廖胜概,这要开掘的帝陵就是他找的,到时候具体挖掘的就是正觉禅师带来的那些和尚,而刘四则是用于开掘帝陵时的护法。

  “哪座??”刘四再次追问了一遍,这次他将目光看向了刚刚出声的廖胜概。

  廖胜概淡淡一笑,嘴边轻吐出两个字,“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