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534章 太学去念书
  夜市里有卖杂耍的,有卖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的,还有全国各地的美食通通都有,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父女俩走到一个套圈的旁边,只听一个大叔抱怨道:“这可真是太难了!”

  李清照插话道:“大叔,这个有什么难的,比射箭可简单多了!”

  大叔摇头“小丫头,别说大话,这可不比射箭容易,否则这老板怎么挣钱?”

  “大叔,我可没说大话。”李清照指着摊上所有的物件道,“我能把他们全部都套下来,您信不信?”

  大叔笑了,周围的人也笑了,这小丫头人小,口气不小。

  李清照双手叉腰,对着苏辙道:“爹,他们不信我哩,我偏要做给他们看!”

  苏辙笑而不语,默默掏钱给女儿买了五十个圈,足够女儿把小摊上摆放的所有物品套完。

  “好好好!”

  小摊旁发出热烈叫好声,吸引了更多路人驻足围观。

  李清照已经连续套中了十五个,有人激动道:“小丫头,套最远处那个最大的古董花瓶!”

  只见李清照屏气凝神,观察时冷静沉稳,出手时毫不含糊。

  众人的目光随着圈飞出去,最后稳稳地落在花瓶的脖子处。

  “套中啦!”

  众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相比观众的热情,摊主却陷入了苦恼。

  若是人人都这样厉害,那他生意还做不做了?

  即便如此,摊主还是把东西给了李清照,毕竟做生意讲诚信深入人心。

  最后李清照套走了老板所有的物件,可李清照只是享受成功的喜悦,对摊贩的东西根本没兴趣。

  她大方地把所有战利品送给了围观的小朋友。

  摊主心疼地快落泪,苏辙把钱袋里的银子统统给了摊主。

  摊主错愕:“这······”

  苏辙道:“做点小生意不容易,你就拿着罢!”

  摊主不肯收:“那怎么行!没有诚信如何能在汴京立足?”

  这时有人认出了苏辙,大喊道:“这不是魏王吗!”

  魏王?!

  大家齐刷刷用带着疑惑和惊愕的目光盯着苏辙。

  又有人道:“没错,他就是魏王。几年前,他打败西夏和契丹带兵回城之时,我见过!”

  见势不妙,苏辙拉起女儿就快步离去。

  众人不想打扰魏王,只是冲着他的背影鞠躬作揖:“恭送魏王!”

  摊主刚到汴京做生意,就碰上了魏王,看着手中的银两,他又惊又喜:“天啦!他居然是魏王,不过那女娃是谁?”

  旁边的人道:“那是魏王的养女!”

  摊主不禁感叹:“那女娃命可真好!父亲是魏王,伯父是大文豪,姑父是大科学家,哥哥是驸马都尉,姐夫是大将军。真是一家子都贵不可言!”

  旁边的人道:“那可不,那女娃只怕是天上司命官的亲戚,给了她写下这么好的运势。”

  众人点头称是。

  只是养女罢了,却得了魏王和王妃最大的宠爱,那简直就是逆天改命啊!

  父女俩回到府中时,文姬已经睡下。

  两人正蹑手蹑脚想要偷溜回房,谁知彩月还等着他们呢!

  李清照讨好道:“彩月姐姐,你这么晚怎么还没睡?你瞧,我知道你喜欢屈臣记的香水,我特意给你买回来的。”

  彩月笑着偷偷把香水藏进袖口里,然后大声道:“主母有交代,说你们既然想飞那就飞个够!”

  下人拿来了茶碗,里面装满了水。

  父女俩做出大鹏展翅的姿态,两只手臂上各放了一个碗。

  彩月道:“主母说了,一个时辰后才能让三爷和小娘子回房。若是撒出来一滴就加半个时辰。”

  院子里还摆了两把躺椅。

  父女俩才挨罚一会儿,就拿下茶碗,倒躺椅上休息,彩月则派人蹲在主母房门前放哨。看書溂

  如果里边有动静,消息立马就会传到彩月这里。

  文姬出来查看父女俩一定规规矩矩挨罚,若是文姬不出来,时辰到了,彩月就会提醒父女俩回房休息。

  这情形已经屡试不爽,大家都有了默契。

  时光荏苒,李清照一天一天长大,文姬的担忧也一日重过一日。

  这一天,她对着丈夫道:“三爷,我知道你疼爱阿照,但是过分的宠爱会变成骄纵。父母教养孩子一定是宽严相济,可是你对阿照实在太过溺爱,咱们到底不能护着她一辈子!”br>
  苏辙道:“娘子,阿照不是寻常女子,你不能拿俗流的标准去定义她。而且无忧和灵泽她们,我从小也宠着护着,现如今她们不也没让咱们操心?”

  文姬嗔怪:“你还说!当真比起来,你陪无忧和灵泽的时间有多少,陪阿照的时间又有多少?阿照本就胆大,在你的助长之下,更加出格了!”

  苏辙带着抱歉:“那时候我太忙,是疏于对你们母女的陪伴。无忧和灵泽这么能干多亏了娘子你的教导。”

  “你别给我戴高帽子!”文姬苦口婆心,“我知你在培养阿照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阿照这孩子确实比咱们自己生的孩子更出众。可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既然收了她当女儿,那就得担起父母的责任。三爷,咱们要为她将来打算啊!”

  妻子的话有理有据,苏辙心悦诚服。

  夫妇俩商量着把女儿送到哪里去念书,成天关起门来教育不是办法。

  清北书院主要搞研究,女儿跳脱的性子哪里能适应安静的研究环境?

  宗学里全是皇亲贵胄,其中不乏许多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武学是军事机构,学生们每日都要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和军事教学,女儿一个女孩子不太适合。

  最后只剩下了太学。

  太学生大多是全国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年轻学子,这里不论出身,只以学问品行论高低,倒是女儿的好去处。

  做好选择,苏辙让何七把女儿叫进来。

  谁知何七进来,犹犹豫豫回答:“三爷、主母,小娘子不在家。”

  文姬道:“何七,你也不用替阿照掩饰,她是不是又偷溜出门玩了?”

  苏辙忙给何七递眼色:“何七,你赶紧叫上几个人,一同出去寻找,必须把阿照给我找回来。就说我和她娘找她有重要的事。”

  何七会意,连忙点头:“是!三爷,我立马就带人出门寻小娘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