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526章 西夏、契丹灭国
  很快,耶律乙辛就带着几个下属走了进来。

  几人恭恭敬敬向苏辙行礼。

  苏辙道:“耶律大人我说过我们还会再见面,真是久违久违。”

  耶律乙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满脸堆笑:“我和苏相国缘分匪浅。”

  苏辙也带着假笑:“既然难得重逢,我该请耶律大人好好喝一杯!”

  耶律乙辛道:“苏相国既来到我大辽,就该我请您才对!不如您与我一同进入上京,摆宴您曾经的宰相府如何?”

  “好啊!不过得辽帝送上国书,愿意对我大宋俯首称臣。”

  耶律乙辛道:“苏相国难道就不能与我大辽议和?我大辽子民若是以命相抗,双方都会牺牲无数,血流成河。我想苏相国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惨状罢?”

  一旁的韩世英愤愤道:“你把我兄弟高达的尸身挂在永乐城门之上时,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太残忍!”

  耶律陪着笑脸:“苏相国明鉴,这可不关我的事!”

  公孙鸿又质问:“当初抓住寒烟母女的人是你罢?把她送到汴京城也是你的计谋罢?耶律大人好手段啊,在苏三爷的心上狠狠插了两刀子!”

  耶律乙辛见苏辙的情绪不对,还在花言巧语:“苏相国,你可都冤枉我了。我与你同年进士及第,你是状元,我是榜眼,一同入朝为官,情谊深厚啊!”

  “是吗?”

  苏辙脸上带着笑,眼底却带着阴鸷。

  经过了二十年,比起当初,苏辙深不可测,令人生怖。

  “耶律大人,我这个人睚眦必报。你怎么对待高达,我就以牙还牙,如何?”

  耶律乙辛吓得瘫坐在地上:“两国交战,不杀来使!苏相国,只要你能摒弃前嫌,我大辽可以每年给大宋岁币,并承诺永不跨过永定河!”

  高云海道:“主帅,您千万不要相信虎狼之言。与虎谋皮,焉有其利!”

  狄阳道:“云海兄别急啊!你觉得主帅会相信他一个字吗?”

  苏辙道:“云海,我知你因父受辱而痛心。如今仇人就在眼前,随你处置!”

  高云海一听,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多谢主帅!”

  拔剑,高云海一步一个脚印朝耶律乙辛走去。

  耶律乙辛连连后退:“苏相国饶命啊!你真的······”

  话还没有说完,耶律乙辛的头颅已经被砍下。

  苏辙命人将耶律乙辛的头颅与身体缝好,挂在阵前高高的旗帜上。

  紧接着,神威大炮的炮火落在了上京城周围。

  是的,大炮并没有落入城中,只是给城中辽帝一个震慑,要他识相投降。

  耶律乙辛祭旗的消息传回上京,齐王明白,何谈已不可能,于是他带着带着家眷,在禁军的保护下想要逃出城外。

  本来朝政就把持在齐王手里,耶律洪基早就被架空。

  他就是想逃,都指挥不动近卫来。

  他找到了齐王,央求道:“皇叔,带我一起走!”

  齐王一脚把他踢倒:“陛下还是留在上京,与上京百姓共进退吧!”

  耶律洪基这才如梦初醒:“齐王,你居然敢这样对待朕!”

  齐王冷漠:“大难临头各自飞罢!”

  老年的耶律洪基只能在乱成一团的皇宫里放声大哭。

  上京城内百姓对朝廷早就不满,对辽帝更是怀着怨气。

  辽帝还没投降,百姓们就打开了城门请宋军入城。

  进入城中,百姓还给宋军带路。

  城外,齐王还在奔逃。

  可是家眷眼中拖慢了逃跑的速度,这也就意味着逃出生天的可能性降低。

  为了自保,齐王甚至把妻妾扔在路边,带着几个儿子一路奔逃。

  逃到一个峡谷处,前方的路被宋军拦住。

  齐王慌忙掉头,后退的路也被堵死。

  狄阳和高云海一前一后截住了逃命的齐王。

  “齐王,我们等候你多时了!”

  狄阳骑在马上大声道。

  齐王故作镇定:“两位军爷,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什么齐王,我只是上京城中的一个商人。两国交战,我带着儿子逃命呢!求两位军爷给我们父子一条生路!”

  高云海道:“你的画像我看了三年,就算你化成灰我也认得!”

  狄阳道:“齐王,你居然把妻妾女儿都扔下,真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对对对!你们说得对!我就是猪狗不如,我烂命一条,求你们放了我罢!”

  齐王不住磕头,他的几个儿子更加贪生怕死,一边磕头还一边哭。

  高云海咬牙切齿:“就是因为有你这样毫无节操,不知忠心的混蛋,契丹才会落到这般田地。可怜那些百姓也受你牵连!”

  不管怎么羞辱怎么骂,齐王都照单全收,甚至自己说自己不是东西,只求能够不死。

  狄阳道:“云海,这样的东西和他多说什么!咱们还是赶紧拿着他的头颅回去领赏罢!”

  在上京百姓的帮助下,宋军没费多少力气就进了城。

  大宋将士在之前就得到过命令,进城之后必须守规矩,不能伤害百姓。

  辽帝耶律洪基到底给自己留了最后一丝尊严,在宋军攻入皇宫之前,就自缢在自己的寝殿。

  起初百姓们也忐忑不安,可宋军进城后宁愿睡在大街上,也不打扰百姓。

  宋军派了许多宣传兵士,到处宣传宋军是仁义之师,让老百姓放心。br>
  尽管辽国朝廷已经土崩瓦解,可上京并没有陷入混乱,一切都被苏辙安排得井井有条。

  市场照旧做生意,宋军所需的粮食也会拿钱购买。

  蜀商会的货物源源不断从大宋运到上京,穷苦百姓还能免费领到救济的粮食、衣物和药品。

  百姓们不关心高高的宫墙里坐的人是谁,更不在乎军队是有二十万还是三十万。他们更关心的是肚子能不能填饱;天气凉了有没有衣裳穿;生病是不是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孩子能不能念书认字,不要像他们一样斗大的字都不认识。

  清古楼,上京城中最大的酒楼。

  酒楼老娘徐二娘能说会道,就是麻雀飞过酒楼都能被她哄下来喝一杯再走。

  整个汴京城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到她这里来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