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499章 调兵遣将
  苏轼轻抚弟弟的背:“三郎,哥哥回来了,我没事,我还好好活着,你不要难过!”

  “哥哥,都怪我!都怪我!我以为会护你周全,却给你引来灾祸!”

  苏轼听得云里雾里:“三郎,如何能怪你呢?都怪我自己,没事就写诗抱怨,才让别有用心之人捉住了把柄,连累了家人。”

  苏辙无法给哥哥解释个种缘由,只是抱着哥哥哭泣。

  苏轼以为弟弟是太过担心才会如此,也抱着弟弟一起落泪。

  兄弟俩遭此劫难,但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兄弟相聚在一起的意思。

  圣旨下,贬谪苏轼去黄州。

  皇帝的颜面不容有失。

  那么多给苏轼求情的官员都被贬谪,那么苏轼本人如何能全身而退,总得给些惩罚才是,否则大张旗鼓的抓捕和审问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苏辙也不急于求情,现下大宋用兵,哥哥离开漩涡一般的京城不失为一件好事。

  起兵之事已定,调兵遣将便是帝国的最关切。

  胡缨留守京师,随时听候调令。

  韩世英带着儿子韩舒君北上,支援高达和儿子高云海。

  胡缨挑选了京师精锐五千人,狄阳为统帅,待韩世英的队伍到了京师汇合,两支队伍一起北上。

  沈括团队对火炮的研究尚未结束。

  火炮炮筒必须承受高温高压,通过对材料的提升,冶炼厂已经能够按照规格生产出合格的炮筒。

  但是火炮的射程太近,精准度也不够,而官家急于用兵,他们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开发和研究。

  事情已成定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乎,沈括挑选了一些学生,与自己一起随军北上,就在战斗区进行改良。

  除了沈括,公孙鸿也会随同狄阳,以军师的身份一起出征。

  从将领到军师,再到科研人员,苏辙都已经安排妥当。

  可身为帝王的赵顼显然还有自己的盘算。

  散朝后,童贯追上了苏辙,恭敬道:“苏相国,官家请您去垂拱殿一趟。”

  跟着童贯,苏辙走进了垂拱殿。

  “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苏辙所为何事?”

  “苏卿家,你和兵部的安排十分缜密。”赵顼首先对苏辙表示了肯定,随后话锋一转,“苏卿家,朕还要安排两个人一起北上。”

  苏辙询问:“不知陛下中意的人选是谁?”

  赵顼道:“此次兴兵,乃举国之力。朕本应亲自前往,奈何朕身系天下,不能轻易离京。皇弟赵颢代朕出征,提振士气,彰显国威。李宪随同前往,伺候在旁,同朕亲临。”

  苏辙心惊,说是提振士气,实则恐怕是监军。

  沉默片刻,苏辙躬身道:“臣恳请陛下三思。两军交战是将士以命相搏,岐王若在,将士们还要顾全岐王的周全,投鼠忌器,反而不利于前线开展。臣肯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顼决心已下,哪里肯听劝告:“岐王在后方,不会阻挠前方的战士。苏相国是忧虑过重。”

  苏辙看到了皇帝脸上的决绝,但战场上的都是他的兄弟,苏辙不能胆怯:“臣恳请一同北上,保护岐王的安全!”

  赵顼道:“朕说过了,苏相国还肩负着推广红薯等粮食作物,还要率领大宋经济的发展,不能去边疆冒险。”

  苏辙望着高台之上的赵顼,那个熟悉之人仿佛变得十分陌生。

  他是君王,永远不可能是他的弟弟,更不可能是朋友。

  “官家这是不信任微臣?”

  明明知道不该说这样的怄气话,但苏辙还是忍不住质问。

  赵顼反问:“难道三郎不是一样防备着朕吗?否则你怎会把赵伦安插在朕的身边?”

  仿佛一记闷棍砸在后脑勺,苏辙有刹那的不能思考。

  原来官家什么都知道,可见官家城府之深,深到连他都不曾察觉。

  “臣领旨!”

  带着深深的失望,苏辙按捺住所有情绪。

  走过了蜜月期,苏辙和赵顼两人终于越走越远。

  苏辙曾经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但他到底对赵顼存着一丝希冀,希冀官家会待他真诚如兄弟。

  现在,他的希冀像是砸向地面的瓷器,碎成了渣滓,想拼凑都拼凑不起来。

  又一次,赵顼凝望苏辙的背影。

  他都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望着三郎的背影,每一次他都想追上前去,轻拍三郎的肩膀,说一句:“三郎,春暖花开,咱们该去郊外踏青赏花了!”

  每一次那场景,那话语都只能停留在他脑海。

  他是皇帝啊!

  肩负着祖宗留下来的江山,肩负着百姓的福祉,他不能任性,他只能做一个威严而又果决的皇帝。

  童贯走了过来,小心询问:“官家,您若是不舒服,下臣伺候您去歇息。”

  赵顼一手扶额:“不用了,让朕清净一会儿便好。”

  童贯识趣地把遣走了宫人,只留下两三人守候在旁,但也千万叮咛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高太后宫中。

  岐王赵颢央求着:“母后,孩儿根本不会指挥打仗,求母后让哥哥收回成命!”

  赵颢吃喝玩乐可以,但行军打仗根本就是个外行。

  而且他整日享乐惯了,哪里吃得了边疆的苦。

  高太后道:“你哥哥不能离开皇城,你替你哥哥上前线鼓励将士。指挥用兵之事自然有种谔、高达等人安排,哪里需得你操心?”

  赵颢含着眼泪:“母后,孩儿胆小,只怕去了会给哥哥丢脸。求母后还是让哥哥在宗族里另选他人罢!”

  到底是幺儿,高太后向来是宠在手心里,而且儿子娇生惯养,恐不能树立威信,反为不美。

  高太后吩咐宫人道:“去把官家给老身请来!”

  赵顼本来就烦躁,可母后来请不能不去。

  还没进母后的宫门,赵顼就听见里边呜咽哀求的声音,顿时怒从中来。

  高太后求情的话刚说出口,赵顼就强硬道:“皇弟,你是我皇家子孙,是朕的亲弟!如今无数将士要上战场,你身为皇族如何能退缩?朕金口已开,岂能朝令夕改?记住你的身份,不要丢了皇家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