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483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又是一年中秋至,今年的中秋与往年十分不同,因为今年是丙辰年,苏轼因思念分别的弟弟,写下了千古诗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院子里很热闹,唯独缺了哥哥。

  孩子们嬉闹着,女眷们聚在一起聊天,男人们喝酒,还有雅乐歌女助兴。

  苏辙望着天边的圆月,怅然若失。

  沈括凑过来道:“子由,想子瞻了?他也在想你呢!不过,现在王安石走了,契丹的奸细也被一网打尽,你完全可以抽身去看望子瞻。”

  苏辙道:“我本有这打算,但是我去了,那明月几时有恐怕就不能出现在文学史上了。”

  沈括发笑:“你以前不是想把苏轼掐死吗?怎么?现在舍不得了?”看書喇

  苏辙自嘲:“岂止舍不得,他简直就是我的命根子。你说我是不是犯贱?”

  “这个贱犯得好!”除了研究的时候一本正经,其余时候沈括还是从前的逗比性情,“你就等着我大舅哥给你寄情诗来!”

  苏辙白了沈括一眼:“你丫胡说八道些什么!”

  “啧啧啧,不是我说,你自己瞧。你和子瞻三天两头一封信,就是热恋中的情侣也没你俩这么勤的。再说那信的内容,我一个大男人看了都肉麻。子瞻要不是你亲哥,我还真会以为他爱你,爱得死去活来!”

  就在这时,韩世英提着酒壶过来:“两位哥哥,这么好的日子怎么不喝酒?快来快来!”

  苏辙道:“存中说他一个人就能喝翻我们所有人!”

  沈括大惊,高达道:“好!那我第一个来挑战!”

  就这样,在众人的轮番攻势下,沈括喝了个人事不省。

  不久之后,苏辙果然收到了哥哥寄来的书信:

  子由弟,一别又五年。我最近时常会想起我们幼年在眉州的日子。祖翁会带着我们去田庄,我们就在那里疯玩。念书的时候,你总会把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可他们就是拿你没办法。

  上京赶考时,我踌躇满志要金榜题名,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可是做好官真难,若不是子由你时时鼓励我,银钱不断的支持我,我真不知道自己会弄得有多么的糟糕。

  哎,明明我是哥哥,却总是要你保护我。你说能够保护我是你最高兴的事,我听了不胜欢喜,便觉得所有的烦扰都没有了。

  又是中秋佳节,子由,不知我们何时才能重聚······

  在书信的背后附着那首宋词里的璀璨明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看着哥哥的亲笔,苏辙脑海里萦绕着邓丽君那轻柔多情的歌声。

  当即,苏辙就提笔给哥哥写了回信:br>
  老哥,你同祖翁一样忧国忧民,所以啊,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死后我们就能埋在一处,千年万年不分开。这样看来,五载也不是什么大事······

  每一次,苏辙都会用诙谐的语调去鼓励哥哥,苏轼每每看信总会会心一笑。

  既然哥哥写了诗,苏辙就一定会应和一首: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在把信和词作寄出去之前,苏辙叫来了歌女,教会了她邓丽君的那首《明月几时有》。

  之后,歌女带着信一同出发前往密州。

  看着弟弟的信,听着那首别样的《水调歌头》,苏轼的心都被温暖占据。

  ******

  向皇后寝殿,宫女急急来报:“娘娘,宸妃在外求见!”

  “宸妃?”

  向皇后很是惊奇,宸妃深居简出,很少同别人走动,今日怎就到自己宫里来了?

  “妹妹,你大着肚子不方便,繁文缛节皆可免去!”

  向皇后扶起正要施礼的寒烟。

  寒烟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妾身今日是有事恳求娘娘!”

  “何事?”

  寒烟向四周望了望,向皇后明白,立刻道:“你们都下去罢,别打扰我同宸妃说话。”

  点心和果子都摆了上来,向皇后道:“妹妹,这里已经没有其他人,有事你尽管说。”

  寒烟扑通一声跪下,弄得向皇后猝不及防,赶忙去扶:“妹妹,你这是作甚?”

  寒烟抓住向皇后的手不肯起身:“妾身恳求娘娘一件事,您要是不答应臣妾就不起来!”

  向皇后又窘迫又无奈:“你得先告诉我是何事啊?”

  寒烟道:“我腹中的胎儿出生后,希望能由皇后娘娘来抚养。”

  向皇后大惊:“妹妹,十月怀胎不易,更何况你怀的是龙子。官家对你们母子是关怀备至,你为何要这么做?”

  寒烟道:“妾身出身卑贱,没有资格做皇子皇女的母亲。皇后娘娘系出名门,母仪天下,若您能还孩子的母亲,寒烟感激不尽!”

  向皇后道:“你说了,我母仪天下,你的孩子也要称呼我一声母后,你勿需这么做啊!”

  当初,寒烟留着自己一条命,甘愿进宫,就是为了盯着耶律海离。

  如今耶律海离已死,寒烟最后的心愿已了。

  寒烟哀求:“求皇后娘娘做这个孩子的母亲,从小教养他。”

  向皇后十分犹豫。

  是的,她没有子嗣,御医说她不易受孕,今生也难有孩子。

  如果能有一个孩子在身边,既能排解寂寞,又能巩固地位,这当然很好。

  只是孩子的生母在宫里,早晚都是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