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347章 《婚姻法》
  “子由,要不是遇上你,我过得一点都不好。刚来时,我根本无法忍受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日子。从杭州到汴京足足要走一个月,想当初我们还埋汰绿皮火车太慢。”

  苏辙刚来时也很不开心。

  周围的亲人都很陌生,衣食住行没一样是习惯的。

  现代和一千年前的宋朝,落差可想而知。

  有时候他会因为思念家人朋友,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哭过了,第二天醒来还是得扮演好苏辙的角色。

  “存中,若不是你出现,我都快忘了自己以前叫苏草。”

  沈括叹气:“算了,咱们也别抚今追昔了。现在咱们有老婆孩子,有宏大的事业,该满足了。”

  苏辙静默不语。

  沈括转身就走,走了没几步又回头道:“我知道你要面见皇帝。这是我的几条意见,你看看能不能用。本来我还想写一夫一妻制,不能纳妾养妓。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太过超前,根本就行不通。”

  苏辙把纸笺揣进怀中,勾起嘴角:“这倒是,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咱们得小步慢走,循序渐进。”

  沈括道:“但愿你能成功,也算我们为我们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做的一点好事。”

  苏辙和沈括作为现代人生活了十八年,男女平等的观念是根深蒂固。

  他们的原生家庭里,父亲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母亲就和“丧偶”没有什么区别。

  是的,他们是被母亲一手带大,对父亲角色的缺位嗤之以鼻。

  来到宋朝,女子可以任由买卖,逼良为娼之事屡见不鲜。

  一个男人有一个老婆都不负责任,更别说有那么多老婆了。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最重要的就是看他们对女性有多大程度的尊重。

  显然,苏辙和沈括任重而道远。

  第二日,苏辙就进宫见到了皇帝赵顼。

  赵顼见了苏辙一点都不惊讶:“昨日史夫人和莫愁去了后宫,为阿云求情。我就猜到你必定会来,看来还挺快。”

  苏辙道:“看来官家很了解微臣。”

  赵顼道:“你家的女眷个个都被宠着,我就知道阿云案你不会默不作声。说罢,我也想听听你的高见。”

  “高见谈不上。”苏辙躬身道,“臣只是想为自己的母亲、妻女、姐妹说话。”

  “过来坐下,慢慢说。”

  赵顼冲苏辙招招手。

  苏辙跪坐在赵顼的对面,诚恳道:“由历史往上数,有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而臣最喜欢的便是大唐之盛世。大唐之盛世,不仅是因为皇帝虚心纳谏,忠臣直言不讳,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唐的开明。

  大唐不排斥外族,所以万国来朝。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甚至是不同肤色都能在大唐安居乐业,都能得到尊重。臣知道王相国要陛下成为尧舜明君,而臣更希望官家做像盛唐一样的开明之主。”

  赵顼道:“三郎是想说,大宋对女子也要开明,对罢?但是你刻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唐有女帝,所以女子地位超然,不是其他朝代可比。”

  苏辙反问:“难道女子就一定比男子弱吗?她们念书、治国一不定就比男子差。”

  赵顼沉默不语。

  苏辙伏身磕头:“臣妄言,求官家恕罪!”

  “知道是妄言你还敢说?起来罢,我准你把话说完。”

  苏辙不敢起身,只是把怀中的奏折放在赵顼眼前,又继续伏身跪下。

  奏折的内容是苏辙根据沈括罗列的法律条款,进行了润色和修改。

  赵顼看完,半晌不发一言。

  这些融合了现代《婚姻法》思想的建议,对于赵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认知冲击。

  好在赵顼向来比较开明,对苏辙新奇的论调也习以为常,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惊讶。

  是的,赵顼看起来很平静。

  但那平静只是表面,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三郎,你的夫人,小妹确实不输男子。就拿我的皇祖母来说,她的心胸、胆量和气魄就超过了许多男子。她们都是被女子的身份所束缚。不然也能进考场,跻身朝堂。”

  苏辙道:“官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说明您的胸襟和气魄也令人敬佩。臣知道官家很多时候也艰难,奏折的内容只是臣的一点拙见。臣只愿官家能够饶了登州阿云的性命。”

  “三郎,迁都之事还需要你,你快去罢!让我好好想一想。”看書溂

  赵顼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朝堂局势,牵扯众多,但凡贤明的皇帝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做出决断。

  有些事点到为止即刻,说多了反倒惹人厌烦,苏辙没有再说,恭敬退下。

  苏辙走后,赵顼把他的奏折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

  ******

  慈宁殿。

  太皇太后正要用膳,内侍忽然禀报官家到了。

  太皇太后看见孙儿,笑吟吟问道:“仲针用过膳了没有?”

  赵顼温和道:“孙儿正是特意来陪皇祖母用膳呢!”

  “你这孩子!”太皇太后嗔怪道,“你要来,你也派个人先来知会一声。我也好让厨房备几个你爱吃的菜。”

  赵顼坐到祖母旁边,很是乖巧:“和祖母一起用膳,什么都好吃!”

  “仲针就是嘴甜,从小就知道哄祖母开心。”

  赵顼认真道:“孙儿是祖母养大,又悉心教导,自然和祖母最亲。”

  太皇太后被哄得喜笑颜开,赶忙让人添碗筷。

  吃得差不多后,太皇太后给一旁的张茂则使了一个眼色。

  张茂则立刻遣走了其他人。

  正当他自己也要退下的时候,太皇太后道:“茂则,你留下服侍。”

  “下臣遵旨。”

  张茂则上前,给太皇天后和皇帝一人盛了一碗汤。

  赵顼看着祖母和张茂则之间的默契,闭口不言。

  好多事,他是知道的。

  多年前,祖父生了癔症,口中念叨着:“皇后和张茂则要害我!”

  尽管那时的赵顼还小,可印象却十分深刻。

  祖母是个刚强的女子,可祖父执意追封喜欢的张贵妃为后那次,他看见祖母躲在屋子里偷偷落泪。

  还有一次,父亲要把姑姑们赶出皇宫,祖母不许,两人大吵了一架。

  那之后父亲再也不去祖母殿中请安,祖母哭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