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第308章 月老牵红线
  “子瞻虽没什么大本事,在京师却有一两个至交好友。我这就去写一封推荐信,让彬儿带着去京城。”

  不过只是小事,热心的苏轼立马命人取了纸笔来。

  好友章惇正在京城,把侄儿拜托给他再好不过。

  写完推荐信,苏轼又写了一封信札,道:“苏家在京城有宅子,彬儿去了可以住在那里。只要把这信札交给守门的仆人,自会有人安排。地址我也已经写在里边。”

  王道远听了无限感激:“子瞻弟,真是多谢你了!”

  苏轼见了大舅哥本就感怀,现下竟有些哽咽起来:“是我没有照顾好令妹,才使得她年纪轻轻就走了。日后王家有事,大舅哥不必客气,尽管来找我。娘子走的时候,我答应过他要照顾好王家亲人。”

  提起妹妹,王道远也跟着红了眼眶:“妹妹去世之前曾给我们来了信。她说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她这一生虽短暂但很幸福。子瞻弟,人死不能复生,你要早些放下。”

  苏轼道:“我和娘子相濡以沫十年,这辈子是不能忘怀了。往后余生,她都会活在我的心里。”

  王道远哀叹,真是个大情种,只可惜妹妹没有那个福分,不到三十就撒手人寰。

  苏轼又把儿子苏迈叫了过来,拜见舅父。

  王道远见侄儿长得聪慧伶俐,倒也欣慰。

  临走之时,苏轼又包了一百两银子送给大舅哥,说是给彬儿上京的盘缠。

  王道远不肯收,苏轼劝道:“哥哥,你就收下罢!这样我的心也好过些。”

  妻子去世,苏轼一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回想夫妻十年的相处,许多事苏轼都很懊悔。

  妻子劝他收敛脾气,结交朋友时要谨慎,可惜他很多时候都置若罔闻。

  那些年要不是妻子从中调和,他不知该有多头疼。

  可人人往往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才追悔莫及。

  王道远无奈,只好收下银子,再三道谢。

  王道远的马车行走在眉州的街道上,忽然,他看见了不远处的莫愁,急忙让人把车停下。

  莫愁正在挑选丝绸,忽然听到有人施礼:“沈家娘子,在下王道远。”

  莫愁抬头,一眼认出王家哥哥,笑脸相迎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王家哥哥,您近来可好?”

  “多谢关心,近来都安好。”

  莫愁问道:“王家哥哥这是要去哪儿?怎么不去苏家坐一坐?”

  “就是刚从苏家出来,看见沈家娘子,想起一事。”

  莫愁懂了,与王道远来到一家茶肆坐下:“王家哥哥有话请说。”

  王道远开口道:“我妹妹已经去世三年多。子瞻弟为父守孝也快期满。他还年轻不可能一直独身一人,早晚要续弦······”

  莫愁沉默半晌,猜测王道远的用意:“虽然嫂嫂已经去世,但咱们苏王两家依然是一家人。王家哥哥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本来这事由王道远开口不太合适,只是现下的情形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看書溂

  “莫愁,家妹在世时就和你感情最深。如今她去了,我也和你说一句贴心贴腹的话。子瞻这么年轻,早晚要续弦。若是别人家的,只怕对迈儿不好。尤其是新娘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迈儿的处境只怕就更难了。”br>
  “王家哥哥放心,迈儿就如同我的亲生孩子。任何人都欺负不了他。”

  看见王道远欲言又止的模样,莫愁又道:“王家哥哥是不是有了中意的人选?”

  王道远叹气:“说来不怕莫愁妹妹笑话,我家堂妹闰之,年少时就见过子瞻弟,自那以后就念念不忘。现下都是二十多岁的老姑娘了,还不肯出嫁。她的房间里摆放的都是子瞻弟的文集,我们都晓得她心系子瞻弟。”

  说到最后,王道远低着头,很是不好意思。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任谁也明白了王道远的意思。

  莫愁道:“我记得的,闰之姐姐只比我大半岁,名唤二十七娘。从前二十七娘也常常来苏家,只是后来我们全家搬去了京城,才未再见。”

  王道远急忙道:“正是二十七娘。那丫头心地善良,又是迈儿的姨母,定会好好待迈儿。”

  莫愁问道:“王家哥哥,你方才说去过苏家,想必是见过我二哥哥了。这事,你可有同他讲?”

  王道远摇头:“这事唐突,男子之间反而难开口,所以才想到了莫愁妹妹你。若莫愁妹妹能促成好事,我们王家感激不尽!”

  说着,王道远起身就要作揖,被莫愁拦住:“王家哥哥,你这是作甚?我是妹妹,哪有哥哥同妹妹行礼的?真是折煞我了。”

  王道远道:“这么说,莫愁妹妹是答应帮忙了?”

  感情之事不能勉强,莫愁不敢随意答应,委婉道:“王家哥哥,如今这苏家是我三嫂嫂当家。这事儿我得回去和嫂嫂商量商量。再者,这婚姻大事需得我二哥哥首肯。”

  “我晓得的,只要莫愁妹妹肯去周旋,结果如何也是天意。”

  王道远一来怕后母不疼苏迈,而来也是担心堂妹二十七娘。

  二十七娘很是崇拜姐夫苏轼,大有一辈子不出嫁的想法,把王家上下都给急坏了。

  反正苏轼早晚要续弦,王家也是愿意把二十七娘嫁过来的。

  莫愁道:“王家哥哥今日且先回去,有什么话我会派人送来。”

  王道远再三感谢才告辞而去。

  此时,莫愁再没了逛街的心思,立马找到了嫂嫂文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文姬道:“王家想亲上加亲,迈儿也有人疼,本是人之常理。只是二哥哥那里······”

  莫愁道:“我也这样想,所以不敢贸然答应。嫂嫂,我们或许可以试试二哥哥的心意。”

  文姬问道:“如何试?”

  莫愁凑近文姬耳边,把心里的盘算讲了一遍。

  文姬听后道:“暂且先这么办罢!”

  几天后,苏轼刚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嬉笑的声音。

  循声望去,莫愁和一个陌生的女子正带着一群孩子玩耍。

  定睛一看,那陌生女子竟有几分眼熟。

  莫愁瞥见了哥哥,把苏轼拉了过去,笑道:“二哥哥,你瞧瞧她,可还认得出来么?”